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斩天封神 > 第352章 尚广思来京(二)

斩天封神 第352章 尚广思来京(二)

作者:依然饭稀特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8:13:04 来源:258中文

说实话,在决定归顺唐朝的时候,尚广思开始还有点后悔,特别是在看到伏羌、秦州等地的情况时。

不过在进入凤翔后,便发现了不一样,来往的商旅络绎不绝,官道两旁的农田农民们正在忙碌,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

当然说真正的国泰民安还为时过早,不过随着关内道恢复,泾原、凤翔几个藩镇被取消,没有了藩镇战争,百姓自然不用担惊受怕。

即便是之前吐蕃犯境,也没有影响到凤翔府的百姓。反倒是由于西征大军的路过,让凤翔府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商业繁荣不少。

看到这些,尚广思才稍微心安。

距离长安越近,他越能感受到大唐的不凡,远远望去,远处的那座雄城让他毕生难忘。

还没等他抵达长安,前来迎接凯旋大军的队伍就已经在长安十里的地方等候,而且还是作为皇帝的李晔亲自相迎。

并不是所有大军都回到长安,李晔已经决定成立安西大都护府,加上陇右新定,需要军队坐镇,所以右天策军和右神武军主力并没有回长安,回长安的军队是右神策军和松州都督府的军队。

盛大的欢迎仪式让尚广思很是震惊,当他看到大唐的皇帝居然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子时,更为惊讶。

“尚刺史,好久不见。”

尚广思本以为欢迎仪式会有自己,可自始至终都没提到自己,这让他有些失望,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当看到穿着一身绿色唐人官服、腰间佩戴者玉饰的男子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来人正是李旺杰,按理说他应该配银饰,可他又是伯爵,可以佩戴玉饰,虽然看着怪怪的,倒也没人去指责这个缺点。

“次旦节度使?”

看到眼前的人,尚广思十分惊讶。

松州一战后,他就没有次旦旺杰的消息了,他还以为是死了或者逃了,没想到投靠了唐人。

“尚刺史,很惊讶吧。本官在松州归属朝廷后,就归顺了朝廷,蒙陛下厚爱,现在为正四品上长松伯,同时担任着礼部主客司员外郎。对了,本官改名字了,叫李旺杰。”李旺杰颇为自得地说道。

“的确没想到。”尚广思整个人愣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

“哈哈,走吧,今天是陛下迎接凯旋大军的日子,跟你没关系,你的事在明天。

今天好好休息,晚上本官会把一些注意事项告诉你,明天你要带着洮州上下的户籍和地图在朝堂上当着一众大臣的面呈于陛下,到时候陛下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只是没想到当初我们兵戎相见,如今倒还同朝为官了!”

说着李旺杰就搂着尚广思的肩膀,大步走去,这让一旁的司马郎中有些着急,这算什么,让你好好招待这些人,你怎么直接搂着就走了。

而尚广思也跟一个提线木偶一样,被李旺杰搂着。

当两人驱使着座驾来到长安城金光门的时候,真正位于这座雄城下,才能感觉到这座城的不一般。

跟这相比,他那洮州城简直就是小村庄,根本就没法比。

虽说这长安城的城墙有些地方有着破败的痕迹,那只是因为朝廷国库没钱,没有修复而已,但城门处却是没有这种情况。

长安城外的城厢地区其实也很繁荣,可当进入了长安城,才发现,两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看到长安城内的繁华,他就像乡下人进城似的,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好奇,而一旁的李旺杰则是很满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就不信看到了长安城的繁华,他还想回洮州那破地方。

对于今天的迎接仪式,昌宁公主本来想亲自去的,可又不太合适,所以便没去,就在公主府中等候,然后派了人去打探情况。

由于仪式繁琐,加上有些事情需要汇报,等刘奎回到公主府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不过当看到刘奎一行人从远处而来的时候,公主府在外等候的下人们都大声的呼喊着。

“殿下,驸马回来了。”

府中的昌宁公主今天本来就坐立不安,当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马上起身,便和一众侍女往外走去。

到了府外,只见驸马刘奎加快了速度,来到府前,便翻身下马,把马缰交给了迎上来的仆人,并没有给身边的亲兵。

看到跟自己一样在外征战有大半年的亲兵们,刘奎笑着道,“给你们放两天假,回去与家人团聚吧,公主府很安全,你们不用都在这儿。”

虽然李晔对下面的大臣这些的私人武装控制的很严,但是也不可能完全取缔。就像公主府,除了右神策军的亲兵,还有自己的护卫,只是这些护卫不能配备盔甲,也不能配备强弩,只能配备普通的刀剑,而且在数量上有着限制。

虽然对于偌大的公主府,这百十个护卫有些单薄,但也没人会吃多了来昌宁公主府闹事。

这里面住着当今陛下的胞姐和陛下最信任的禁军大将军之一,相信没人会那么傻。

赶走了那些亲兵后,刘奎一转身就看到了双眼婆娑的昌宁公主,两人都明显一愣。

刘奎的脸明显黑了,而且皮肤也变差了,但整个人却多了些坚毅,少了很多稚嫩。平时在军中都很严肃的刘奎,看到眼前人,严肃早已变成了满腔柔情。

“参见殿。。。。”

刘奎话未说完,昌宁公主的手便按住了他的嘴唇,摸着那粗糙了的脸庞,喃喃道,“驸马,你这瘦了,也黑了!”

有些触动的刘奎握着昌宁公主的双手,微笑道,“殿下不必如此,我是去打仗了,这并没有什么。”

就在两人旁若无人地撒狗粮的时候,一队人马从宫中方向赶来,旁边的侍女见了,连忙打断了撒狗粮的二人,“殿下,驸马,陛下身边的张公公到了。”

来人自然是张成,作为张威的义子,张成可谓是深受陛下的重视,虽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内侍,但有着之前百余年宦官专权的先例,倒也没人敢怠慢张成。

刘奎夫妇二人这才分开,而张成也来到了两人面前,一到两人面前,张成就笑眯眯地说道,“恭喜殿下!恭喜驸马!”

看着张成身后的车队,昌宁公主不禁问道,“张公公,这是陛下送来的赏赐吗?”

张成点了点头,并没有否认,然后宣读了圣旨,“驸马此次出征,立下了汗马功劳,除了爵位,赐下这些财物。”

李晔的手笔倒也不小,钱有五千贯,绢两千匹,当然这还都是小意思。除此之外,还把一处位于奉先县新开设的一处牧场赏赐给了刘奎,连带牧场附近的1500亩田地也都赏赐给了刘奎。

这牧场本是朝廷新开设的下牧,有着大约一千多匹,其中战马只有数百匹,多是驽马。

在唐朝,侯爵的土地为1400亩,而这牧场可比这1500亩田地还要值钱。

放在盛唐时期,长安周边的土地哪有多的赏赐给这些有功勋的人,也就现在土地荒芜,而人口稀少,无人耕种,田地并不缺。

反倒是这处牧场值钱,在此时一匹普通的挽马就价值30到40贯,稍好的、可以作为战马的,得有50贯以上,若是难得的骏马,超过百贯也有可能。

可以说这处牧场的马就价值几万贯,只要昌宁公主府好好经营,一年也可以获得不少收入。

之所以李晔这么大方,除了因为有愧之外,也是因为此时大唐对于战马并不是那么急缺了。

随着陇右平定,河州和洮州都是非常适合养战马的,虽然不如松州的条件好,但却比关中地区适合。朝廷已经决定在这两个新纳入的州内开设更大的牧场,为朝廷提供战马。而且跟河西的通道打通,朝廷还可以从归义军获得战马,所以几年内,朝廷的战马不会那么紧张了。

对于关中和汉中地区的小牧场朝廷也就不那么重视,便有意处理给那些功勋家族或者商人,还能减少朝廷的压力。

看到李晔让人送来这么多赏赐,刘奎有些惊讶,不过昌宁公主倒是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听完后,刘奎也没说什么,而且陛下也做的很好,给了他爵位,还赏赐了这么多财物。

或许是刘奎的归来让昌宁公主很高兴,反正陛下刚让人送来不少钱,她便对着身边的管事吩咐道,“给府中的下人,每人赏赐一个月的例钱。”

当天晚上,刘奎等一众有功之人好好睡了一觉,然后第二天很早就起来,因为第二天才是重头戏。

昨天只是迎接他们凯旋归来,而今天则是论功行赏。

而对于赏赐,很多将领都很期待。

因为他们已经听到一些风声,朝廷要在陇右重设安西大都护府,这对于这些将领可谓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会有很多职位的空缺。

要知道安西大都护府下面除了几个羁縻州,其他的州暂时都是军政合一的州,意味着刺史掌握着一州军政大权。

这看似不符合李晔实行军政分离的政策,但是因为陇右地区新近收复,不能用关内道、山南西道等地的模式来管理。

之前的陇右属于陇右道,而不是安西都护府。之所以李晔在陇右设立安西都护府,是想把其作为一个过渡,等辖境的治安稳定了,再改为普通州。

而且安西都护府的辖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按照李晔的计划,那就是安西都护府最终还是要设立在西域地区。只不过由于现实的不允许,只能一步步向西推进!

相信终有一日,安西都护府就能恢复当时盛唐时期的强大,威震中亚、西亚地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