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两百三十章 春耕

神鬼迷踪 第两百三十章 春耕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

于秋和李世民的一记混合双打,搞的李建成是焦头烂额,正月出兵的计划,硬是搞到二月底了都还没有成行。

而在海上抓了五六千高句丽俘虏的于秋,却是在安排了一番沙门岛的建设工作后,启程返回洺州了。

有五六千高句丽的青壮俘虏在,会大大的加快沙门岛的建设,未来一段时间,阚棱和刘胜会在最靠近卑沙城的岭山岛和王城岛建立军港,并且在各处岛屿上建立海产养殖,种植基地,晒盐场等等。

当然,他们还不忘了给高句丽送几个俘虏过去,让他们作为信使,传达于秋要跟他们谈判的消息。

如果不来,高句丽想要在海上对外贸易,甚至想要出海打鱼,都不可能,这需要通过洺州都督于秋的批准,具体需要什么条件才批准,得去洺州去慢慢谈。

沧州这边的情况更是让于秋感觉好笑,赵河带着五百人就把所有州县都清理了一遍,高开道却硬是没有派任何军队来收复地盘,也就是说,于秋只用了五百人,就获得了沧州的实际控制权。

这并非是高开道没有领土意识,而是沧州对他来说,就是块鸡肋。

因为这么大一个州,只有几千户百姓,而这几千户百姓中,还有一大半已经被于秋收拢到了海边,他即便是收复失地了,又有什么用?又没有人口给他种地,贡献税收,将兵力和人口收拢在北平郡和苏州境内巩固防御,才是他的战略目标。

于是,于秋在河口县停留的时候,顺便给李渊上了一封奏折,沧州他顺带手帮朝廷收复了,让李渊派官来接管,前提条件是不要动河口县沿海的海洋产业,这是洺州投资开发的,可以带动沧州经济,养活沧州百姓的支柱产业,动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冰雪融化之后的洺州,田地其实早就已经开始种上了,虽然于秋让人开了不少蓄水库,但是洺州的水浇地仍然不多,所以,更耐旱的小麦才是洺州的主粮作物。

系统出品的良种小麦种子今年的种植面积仍然不大,依旧只能作为明年的种子,不过于秋给农户们提供了很多有机肥作为小麦田的底肥,现在洺州所有种粮的田都是上田,加上有机肥和一些农药除虫,即便是种植原种小麦,产量也会比以往高出许多。

燕麦和小麦不同,产量更低一些,食用起来也更粗糙一些,优点是不挑地,生长力强,纤维含量高,更适合牲畜食用,草原上,就有很多野生的燕麦,而于秋,也是将其当做牲畜饲料来种植的,浅耕之后,撒上种子就成。

桑杰的训练效果还不错,一百多头牛,在他的哨子和皮鞭下,基本能踩在一个节奏前进,于秋跟着他学习了一个时辰之后,就开始亲自上手了。

被春雨淋过的田地有些松软,九十米宽的排犁开始发动之后,只需要走上几步,就能耕出一亩地来。

排犁上面有漏斗式播种机,每走不到半个时辰,于秋就需要停下来,将属下们用车马装载过来的燕麦种子,倒入漏斗之中。

装粮种的漏斗比较大,每次要加九十包,每包一百多斤,要不是原主将身体练的比较好,于秋又有在系统里面学习了一门初级武技,给力量加持了不少,拧起一百来斤的包包根本不觉得重,光是这个给播种漏斗里装种子的环节,就能活活累死他。

一个上午下来,效果还不错,耕种了一百多亩,到了下午的时候,于秋就更加熟练了,直耕种了两百多亩,让一整天的耕种数量达到了四百亩,这才停下来休息。

“照这个速度,三月下旬我就能完成一万亩燕麦田的耕种,你带人去山庄那边,帮我将河坡上那块地整出来,肥力都下的充足一些,用河泥和腐土做好营养钵,我到时候又有好东西种。”于秋在临时休息的房间里泡了一个澡之后,对侍候在一旁的于安吩咐道。

“又有好东西?和大棚里的红果一样的么?”于安惊喜的道。

即便是种植番茄的时候,于秋将名称告诉过大家,但是,看到那些在苗物上逐渐变红的果实之后,负责打理大棚的农夫们,也很自然的将其喊作了红果。

被于安这么一提醒,于秋顿时想起了年前自己种在武安县大棚里的番茄,问道,“番茄的果子已经开始转红了吗?”

于安点头答道,“是的,农夫们按照您的吩咐,在化雪了之后就将顶棚掀开了,苗物上的果挂的密密麻麻的,每一个都有拳头大小,估摸着,一亩至少都有好几千斤,甚至接近万斤,一些日照比较充足的地方的果实已经转红,农夫摘了一些红果送到山庄去了,孩子们尝过之后都说好吃,属下也吃过两个,酸甜酸甜的,很可口。”

“既然大家都喜欢将它叫做红果,那就叫红果吧!此外,进入三月,除了育苗棚,其它所有大棚的顶棚都可以掀开了。

而且,转红了的果实就要摘,趁着天气还凉快,蔬果不那么容易坏,尽快的将其包装好运送到长安的酒楼售卖才是,零售的价格可以定高一些,相信那些世家子们见到了之后,都会跑来咱们这求取的,你可以何贤在武安县办个品果大会,让那些有合作的世家子们尝尝鲜,将其中一大部分批发给他们分销,咱们留一小部分做种,接着种就是。”

有大棚在,番茄就是一种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的作物,而且番茄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籽多,只要是自然熟的番茄,一个里面的籽,就可以种出很多株番茄苗来,不像小麦和水稻种子,需要好几轮,长达几年时间的种植,才能将规模扩大推广出去。

“将红果批发给他们分销?那他们会不会自己留种之后自己种植?”于安有些担忧道。

番茄可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高产,且还能保持味道可口的食物,几个月的生长周期就能结出这么多果子,比种植果树还划算十倍,早就已经被他判定为可以保持于氏千年昌盛的神品物种了。

最近这段时间,他可是没少往武安县跑,就是怕这红果种子会流失出去。

于秋笑了笑道,“放心,就算他们得到了红果,也不知道如何留种,更加不懂种植技术,三五年内,他们是种不出来的,而三五年后,红果的种植技术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不重要了,公子是说,您还能种出比红果更厉害的作物?”于安瞪大眼睛道。

于秋点了点头道,“所以我让你回山庄整田,做好准备。”

“属下这就回山庄帮您整田。”于安有些激动的道。

他本以为于秋放着那些政务不管,跑到鸡泽县来种地,是不务正业,却想不到,种地才是于秋最大的正业,高产作物带给于秋的,可不止是利益而已,如果将其传播出去,所有百姓都要受他的恩惠,这样的光环,即便是皇帝也不敢轻视。

上次于秋拿出了高产稻种和麦种,李渊就不得不给于秋加官进爵,这次于秋种出了红果,李渊自然也得表示表示。

未来,于秋如果有更厉害的作物种出来,世袭罔替的王爵,甚至是独立的封国,也未必是不可能。

到了于秋现在的位置,就算是想要做甩手掌柜,其实都已经不可能,因为他名下的产业太多了,即便是每一个产业问一句,关注一下进度,也需要不少的时间,幸好,有董放去了东边帮他打前站了,等完成了换装的鬼面骑士出行之后,整个东边的事务,就可以交给他处理了。

越冬场的事情,于秋则是将其交给了高雅贤负责,毕竟,他属下的人手最为充足。

而今年于秋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建设洺州内部,打造一个更加牢固的基础,毕竟,未来的挑战还很大,光靠他一个人有技术有经验,不足以支持各个产业的持续发展,任何大的工程,大的事业,都是由一个庞大的团队来完成的,这样的团队,必须得靠于秋自己从头培养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