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三百零九章 什么是科学技术

神鬼迷踪 第三百零九章 什么是科学技术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于秋既然打算在洺山书院教科学技术,那么,自然是需要向大家展现一些科学技术,才会显得更加有说服力。

照相机,就是一个凭古人的脑洞,完全想象不到的东西,要不是洺州弄出来的新奇玩意很多,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甚至会怀疑自己的魂魄被什么东西摄取了。

发言席上,于秋的讲话继续。

“我想,在座的人大多都知道,我洺州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快速崛起,是因为我们拥有科学技术,可是,什么是科学技术,大家的脑海里却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今天在这里,我就首先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科学技术,让在坐的所有人知道,你们送孩子们来学院,能够学到什么东西。”

于秋说到这里,主席台上所有见过了照片和台下还在好奇照相机是什么东西的人们的思维,便全部都收回来,开始注意听于秋所讲的内容了。

“去年二月,我初到洺津渡,那个时候,这里还只是一只有寡妇和孩子,没有青壮男丁,所有人,只能按计算好的份量,吃谷糠粥的穷村落。

那个时候,我心里唯一想的事情,就是多种几亩地,让大家都可以吃一口饱饭。

可是,当我告诉喜儿,我想开荒种地的时候,她拿给了我一把木铲,半个月的时间,我足足挖断了十几柄木铲,然而,田地却只是开出来了两亩地不到,很多泥土比较硬的位置,我甚至根本翻不开。

当村里最后一柄木铲被我挖断的时候,我意识到,用这种落后的工具和笨拙的体力来蛮干,是完成不了开荒种地的工作的,根本不可取,我需要应用在师门学习到的科学技术,来改变这个现状。

于是,我先教会了村里的妇人们蒸馒头,用蒸馒头卖出来的钱,换取了铁制工具。

这个蒸馒头的技术,就是一种科学技术,叫做发酵技术。

这种技术是大家所熟知的,酿酒,制酱,腌菜,都可能会用到。

但是,我师门教我的发酵技术,却又与大家日常所用的发酵技术有些不同,当在面粉里面添加了一种叫做碱的物质之后,就会使它的体积膨胀很多倍,从而,蒸出来蓬松好吃的馒头。

碱这个东西,外地来的客人或许不熟悉,但是咱们洺州本土百姓,现在应该家喻户晓了吧!

不过现在洺州各个集市上,有专门制好的适合发馒头的碱水卖,直接购买使用,会更安全。

用碱来发面,使得馒头变的蓬松好吃,改变死面馒头的口味,让我们赚到了钱,但这还不算是真正的生产科学技术,只能算是制作科学技术或者说,制作工艺。

当我们卖了馒头得到了钱,在苏定方苏将军的帮助下,弄到了铁器之后,又开始研究另一种科学技术,那是真正的生产科学技术,它能够让咱们耕种的速度提升很多倍,这个东西,就是现在大家在洺州的田间地头可以看到的曲辕犁了。

当然,研发这个曲辕犁,我只占了一小部分功劳,主要将其制造出来的,是沈三娘,下面,我们就有请沈三娘站起来给大家亮个相,就是她根据我的构想,将原先的直辕犁改成了现在的曲辕犁,然后,又制作出了双头曲辕犁,四头曲辕犁,六头曲辕犁,以及三十个犁头的曲辕大排犁,让我们洺州的耕种效率,提升了十倍以上。”

于秋说完这句话,双手开始带头鼓起了掌,并且将目光看向了在舞台第二排座位上坐着的沈三娘。

从没见识过这种大场面的沈三娘紧张的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在旁边的赵七娘,王二娘的推搡下,她终于是站了起来,朝台下数千学子和一万多的家长点了点头。

顿时,操场里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掌声,尤其是各县赶过来送孩子上学的农夫们,在他们心中,沈三娘就是英雄。

在掌声响了近一分钟之后,于秋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又举起话筒道,“改变耕犁的结构,让它耕地的速度成倍的提升,这就是科学技术,而且,是最厉害的生产科学技术。

只要在这个技术上不断的研究发展,耕种这样的事情,从此将不会再是困扰我们人类的事情。

然而,发展一样技术还不行,还需要用其它的技术与之作为支撑。

比如,铁质的犁头,在翻耕破除坚硬的泥土的时候,很快就会磨损,那怎么办?

咱们需要坚韧度更高的钢铁来打造犁头,才能让它在耕牛的带动下,快速的,持久的翻耕土地。

大家都知道,百炼钢的价格有多么贵吧!

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好的矿料,还需要铁匠非常多的时间来反复锻打锤炼,一柄简单的百炼钢刀,可能都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来完成,像构造比较复杂,不适合反复锻打的犁头,那就更难打造了。

在这个时候,我不禁想到了师门中高超的冶炼技术,其实,并非是需要反复的烧灼,锻打,才能得到坚韧度很高的钢材的,只需要在熔炉里面添加一些其它物质,比如说炭,就能让它的坚韧度提高。

不过,我在师门中,并非是学习冶炼专业的,这个时候,我就不得不向大家介绍我们洺州的另一位女英雄了,赵七娘。”

还不待于秋喊出自己的名字,介绍自己的功绩,就有些迫不及待的站起来的赵七娘,不断的向台下的学子们挥手,给自己鼓掌,笑的门牙都露了出来,不过,台下的学生和百姓们,也为她献上了热烈的掌声。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赵七娘所带的团队,摸索出了至少五种快速炼钢的技术,并且还冶炼出了十二种特殊材质的合金,包括咱们现在所使用的洺州钱,都是一种以铜料为主的合金,加入了其它的一些金属材料之后,洺州钱的颜色变的极其漂亮,硬度也更加强,而且,很难锈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坚韧度超强的金属,支持着洺州军的战甲变的坚固,武器变的锋利,延长了滚珠轴承的使用寿命,加大了它的承受能力,也因此,咱们洺州有了不用牲畜也能拉动千斤重物的人力车,不用船桨,也能靠螺旋桨推动的水轮船。

这就是一种打破固有生产壁垒,让咱们人类各方面生产效率,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科学技术。”于秋在赵七娘享受了一分多钟的掌声之后,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道。

听完于秋这一席话,魏征终于知道,在山东的那些墨家子,为什么在造了几千架床弩和投石车之后,却不敢立即向洺州发难了。

因为,他们还没有把握。他们在仿制洺州的人力车和滚珠轴承水轮船的时候,遇到了技术难题,没有精度和坚韧度那么高的金属材料,来打造关键部位。

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快速造出上千架床弩或者投石车,洺州也可以制造出来,而且,造出来的车子,会比他们的车子跑起来更快,更轻松,制造出来的床弩,射程也可能会更远。

因为,作为内行的他们,可以看出许多门道,滚珠轴承技术加入到床弩中,能让其拉开的时候更轻松,弹射的时候扭力更大,箭枝飞的更远,穿透力更强。

要知道,在他们的设想之中,公输家,也是一个和墨家一样,发展成庞然大物了的严密组织。

“除了生产技术和种植技术之外,我再跟你们讲讲种植技术,大家刚才在自助食摊上,应该吃到过一种干锅烧制的菜叶吧!它叫包菜,又叫做甘蓝菜。原本大家是不是没有见过这种菜?”于秋向大家提问道。

闻言,众多人都回忆起了刚才食摊上烧的很香,吃起来很脆甜的那种蔬菜,以前确实没吃过,不由纷纷摇头回答于秋道,“没有。”

于秋再度开口讲解道,“当然没有,因为,此前世界上,就没有这种菜,是我带领着武安县的菜农们,用数十几种十字花科的蔬菜和植物,相互交花,做杂交试验之后,得到的一种变种的新蔬菜,它的味道好,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也就是俗话说的非常补身体,能够满足咱们人类很多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种植科学技术了。

当然,我们洺州因为种植科学技术得到的成果,还不仅仅是包菜,能够颠倒四季常年种植蔬菜果物的大棚,能够无惧冰雪,在冬天能也能生长,而且十分可口的大白菜。能够比普通种子长出多一倍,甚至几倍产量的粮种,都是因为种植科学技术产生的。”

他说到这里,不用暂停,台下的学生和洺州本土百姓们,也都疯狂的鼓起了掌,天大地大,吃饱饭最大,在他们看来,于秋所说的种植科学技术,就是能够活人无数的神术。

此时他们心里,已经直接将科学技术与神术挂上了钩,乃至于还准备讲讲医药,化学,物理等等其它方面的科学技术,能够让人们的生活发生多大改变的于秋,也只能暂停,让他们宣泄一下心里的情绪。

倒是系统里面的积分,又出现了一轮上涨,只可惜,不刷足够多的材料收集任务,他空有积分,能兑换的物品也不多,看来,今后收集各种材料是他主要需要做的事情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