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战

神鬼迷踪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战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21:54:31 来源:258中文

李世民在政治上的悟性和他在军事上的悟性一样出色,半宿的时间,居然还真被他悟透了‘民富国强’这四个字。

前隋的时候,税收制度不可谓不严苛,国库钱粮不可谓不充盈,然而,最终的是什么样的结果?

朝中一有人作乱,百姓顿时揭竿而起,成为了推翻朝廷统治的急先锋。

这是什么原因?

朝廷无恩德于百姓,不得民心。

同样也证明,富国穷民政策的错误。

反之,藏富于民则不一样,物资在百姓们手上,朝廷若真有急事,需要征调的时候,一样征调的上来,出现大灾大难,百姓们有储备在,轻易的也饿不死,同时,也让那些地主士绅们,不能轻易的拿捏百姓了。

此外,钱粮税收少了,官员贪腐情况也就少了,因为贪污的空间不大了。网更新最快 电脑端: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情,关键是,你轻税赋,薄徭役,甚至不征徭役,百姓们在能够吃饱穿暖的情况下,又有几个人会把自己的性命不当一回事,跟着别人造反呢!

不过,悟透了这些道理,想要真正在朝廷改革并且落实,却不那么简单。

李世民考虑了大半个晚上,也就想出了三条。

第一条,是以各地气候不同,并不全都适合养蚕或者种麻为由,免除百姓们在丝麻方面的税收,稍微增加一些各类粮食谷物方面的税收。

以现在丝麻和粮食巨大的价格差异,算是直接给百姓们节省下了一半的税收开支。

第二条是为了方便计税,将繁杂的纳税项目全部剔除,只保留一项田地税,而且每年只收一次,由朝廷中枢派专门的总税官去逐州逐县收取,地方官只负责理清账目,不实际收钱,一个出账,一个收钱,同样也避免了贪污。

他稍微计算了一下,觉得每亩田纳粮一斗,即可保证国用,并且有很大的富余。

因为李唐现在除开洺州之外,还有两百六十几万户,按平均每户授田一百亩田来计算,每户差不多要纳十石粮食,每年收上来两千六百多万石粮食,按照现在的市价算,价值都在一千三百万贯以上了,足够养活朝廷的军队,和给朝廷的所有官员发更加优厚的俸禄,每年还能有几百万贯以上的结余。

而按照粮食现在亩产一石多的产量来算,大多数拥有一百亩田的百姓,每年只需要用七八亩地,甚至五亩左右田地的产出来交税,就足够了。

这样的话,他们只需要将朝廷分发给他们的田地中的两成拿出来耕种,即种上二十亩左右的田,就可以保证交完税以后,自家全年的食用了,而只要种到三四成,则不仅衣食吃用不愁,还能有不少的结余,百姓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耕种能力,选择种植多少,休耕多少。

第三条,就是关于徭役方面的改革了,只允许朝廷中枢因为某些特事征发徭役,比如修宫殿,陵墓,清理或者开挖河道等等大工程,地方官员因公征发徭役百人以上的,须向朝廷报批,私征徭役百人以上的,则视为聚众谋逆。

这一条,是从降低地方官员权力,和减轻百姓负担两个方面入手的,能大大的降低地方官员盘剥老百姓的可能性。

要知道,普通老百姓根据时节种地,一年之中,是有不少时间可以休息的。

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地方官员会以征调徭役的名义,让他们去给自己干活,修庄园,种私田,喂养牛羊牲畜等等,一干几个月那是常有的事,老百姓根本反抗不了,朝廷也基本不会派人去查这种情况,反正是农闲时期,百姓们自家的生产没有受到影响,一般也不会往上闹腾。

当然,还有一条附加的关于官员俸禄方面的改革,为了增加上面三条的通过率,他也一并加在了奏章里,意思就是以后朝廷除了食邑和职田之外,只会按品级发放钱和粮两种俸禄,但是其总额和比原先发放的柴碳,丝麻等等各种俸禄补贴的价值加起来要高三到五成。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www m

其中高级官员涨薪三成,因为他们本来的俸禄就高,从五品以下的低级官员则是涨五成,因为他们原先的俸禄低一些,而且日常开销越来越大了。

作为朝廷的尚书令,李世民的奏折交上去,就直接代表了政事堂的态度,只要李渊同意,就可以执行,可是,李建成并不会坐视他买好百姓和大臣。

然而,长安今年的丝麻根本没有卖出去,李世民这个时候提出免征丝麻方面的税收,改征粮食,属于合情合理,太多那东西积压在朝廷的库房里,也是坏。

反而,粮食的价格虽然一直在缓缓下跌,但是变现非常容易,洺州,以及其商业联盟的各家,都在定期收购。

而且,在国家出现重大灾难等问题的时候,有大量的粮食储备在,就能确保安然渡过,多征粮食更加划算。

至于反对李世民的第二条和第三条新的税收法和新的徭役法,那就是反对中央集权,这一点,肯定是李渊和朝堂上诸位所不喜的,所以,他根本不会拿这个出来说事。

最终,他想到了一条不让李世民买好百姓和官员的办法,那就是,提议加大惠民政策的幅度和官员加俸的幅度,将这个买好的功劳给抢过来,反正李世民现在是尚书令,财政有困难的话,归他着急,是他的失职。

“父皇,二郎的建议确实可行,不过,相比于洺州来说,力度太小了,百姓们会感觉不到多少实惠,官员们也解决不了日常开销日益增大的困难,现下朝廷的商税每年在以倍数上涨,国库的结余也是逐年递增,是时候出台一些较大力度的惠民和加俸政策了。

儿臣建议,将田地税由二郎提出的每亩一斗,降低到每亩半斗,将官员俸禄三到五成的涨幅,提升到五到八成,国库收益若有不足的部分,自有商税和藩属国的供奉来补足。”李建成在众多大臣们纷纷开口表示赞同李世民的提议之后,出班道。

要说李世民的改革三条最有利的是谁,当然是这些在朝廷中枢做官的人了,给百姓们定的税收是多少,他们且不管,钱粮不过地方官的手了,自然是要他们这些京官下去督收的,过手就会留一成,这是官场的潜规则,在运输损耗上面做做账,谁也查不出来,他们自然不会反对。

而听到李建成的建议,他们就更加高兴了,由于洺州的布料霸占了市场,现在丝麻一类的东西不好出手,钱粮才是比较实在的东西,而且,一下子涨五到八成,一年算下来,就非常的可观了,二三品的顶级官员,都有千贯以上的差距,五品左右,甚至只要带品级的官员,都有过百到几百贯不等的差距。

于是,一大帮子朝臣纷纷出班表示支持李建成的建议,直到李世民也拱手弯腰,表示支持李建成的这个建议的时候,李建成才反应过来,这里面恐怕有坑。

然而,话一句说出去了,反悔肯定是不成的了,他只希望李渊不要那么快同意,让自己搞清楚情况,有转圜的余地。

哪知,李渊看两个儿子和满朝大臣都赞同,而且,这些政策,也是能够为中央集权,惠及百姓的好政策,当场就大手一挥道,“制可,中书门下即刻拟旨,昭告天下,本月起开始施行。”

于是,李唐建国以来,最大幅度的降税加俸政策就这么落地了,百姓们在看到了朝廷的告示之后,纷纷敲锣打鼓庆祝,一时之间,倒是给长安的中秋节添了很多色彩。

而正好这个时候,王门在沙门岛送了好几大船梭子蟹到了长安,感觉自己受到了百姓和官员们真心爱戴的李渊,大手一挥,赏赐臣子。

于是,中秋节吃螃蟹的风气,又在长安盛行了起来,要知道,今年的端午和七夕两个节日,大家也都是吃海鲜,现在这些长安的权贵大户们都感觉,过节不吃点螃蟹海货啥的,都没有过节的气氛了。

长安洛阳的螃蟹有卖脱销的趋势,沙门岛和河口县大量的出货,将今年养殖的成蟹几乎清空,盈利超过两百万贯,算是给即将开始融资配股的海产集团,交出了一张完美的业绩表。

当然,他们清空了养殖海产的箱笼,还有另一个原因,渤海湾的一场大海战即将展开了,渔船短期之内不会出海。

八月十八,中秋节刚过去了三天,登州码头大小战船过千艘战船一齐起航,向沙门岛杀来,这些战船打的是倭国人的旗帜,总兵力接近五万,而沙门岛的实际守军,却还不到三千。

大家本以为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会摧枯拉朽般的结束,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沙门岛上的三万多居民完全没有感受到战争的气氛,负责管理他们的那些洺州军,只是让他们将起了螃蟹的竹制箱笼进行修补,捆扎结实,然后再度投放入海中,准备养殖战后渔船打捞上来的虾蟹。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该开荒的继续开荒,该建房的继续建房,按照于秋此前对于沙门岛的规划,有条不紊的推进。

只是,那艘每隔几日就会回来休整一两个晚上的拓海号,却不见了踪影。

“憨子哥,秋哥儿说,这一战是咱们的宿命之战,必须要由咱们几个代表村里的孩子亲手取得胜利,这是什么意思?”在瞭望台上,有些无聊的狗儿翘着腿坐在瞭望镜专用的高脚凳上,向正用撬杆打开装了炮弹的箱子的憨子问道。

“这些墨家子之所以盯上咱们洺州,是因为咱们都姓公输,秋哥儿从头到尾不跟他们解释,是因为他要保护咱们,而且他知道,咱们公输家和墨家的仇怨,不打过一场,是解除不了的。

所以,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咱们洺州与山东世家之间的战争,还是咱们公输家和墨家子之间的战争,秋哥儿出了船和炮,我们自然要出人了。”憨子将一枚炮弹从装满干草的箱子里取出来,用抹布擦拭干净了之后,装进炮膛道。

“可是,咱们这次要是杀了墨家的许多人,那仇怨不是越结越大?”狗儿不解的问道。

“不管是大仇怨还是小仇怨,解决不了的才是仇怨,解决了的,它就不是仇怨了。而想要他们坐下来和咱们谈如何解决仇怨,首先要他们老老实实坐下来不是。”憨子很是通透的道。

听他这么说,心中明了的狗儿点了点头道,“那你就把炮口调到东南方向三十度的位置,把炮口向上调到四十七度,打一炮试试看。”

“怎么,那帮家伙已经已经过来了么?”憨子有些意外的站起身子,向东南方向看去,仅凭他的肉眼,还只能看到海平面上的一条很细的黑线。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在对面五公里左右距离的海面上,许多举着竹筒望远镜的人,正兴奋的盯着他们,加速向他们靠近呢!

对于墨家那些人来说,在海上遭遇到一艘落单的洺州战船,而且钢甲战船,那可是喜事一桩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