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神鬼迷踪 > 97.朝中有人

神鬼迷踪 97.朝中有人

作者:来一碗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54:50 来源:258中文

邱英倒是很愕然的样子,“怎么可能呢,这茶是几天前,从京中快马送到我这里的,君山银针被圣上钦点为贡茶,选取极上品贡与京中,一年只有二十斤。皇上知道我喜好茶道,特意派了人从京中送来了几两,那既然朱老爷喝不惯这君山茶,那就当作罢了。墨竹,给朱老爷拿些龙井来吧。”

岁贡二十斤中拨了几两出来,为这几两茶还派人快马送到杭州?朱文康的手一抖,差点把瓷盖子摔了,赶紧又喝了一大口。

“哪里哪里,是朱某见识少,喝惯了龙井,既是圣上钦点,怎么可能错呢。这君山银针需要细品出滋味,朱某不懂茶道,牛饮而已,糟践了好东西,望邱大人见谅。”

“没什么,朱老爷不必自谦,这个世界上啊,一叶障目的人多的很,谁还没有个自己看不清楚,误解的地方呢?”

看来这位后生还真是有点度量,皇上钦点的茶,不就是借喻皇上钦点的他吗?朱文康没有回话,邱英也自低头闻香,还真是沉得住气啊。

“朱老爷,最近有没有关注福建战事啊?”

福建战事?朱文康以为是邱英想找一些共同话题开始闲聊,也就没有很在意。“有些关注,毕竟益和源的商船途径福建和琉球。”

“是得关注关注了,而且福建的战事,还和许多你想不到的,人口,土地,息息相关呢”

朱文康低头喝了口茶,越发觉得这位邱大人不简单了。

“对了,皇上最近有件事情挺忧心的。近来啊,西安府和成都府的生意做得非常好,长安丝绸之路,成都茶马古道,还有,开封、洛阳,依靠内河,行商如云。但大政虽然开放了陆商和海商,但还是以农为本,这不是刚入秋的时候,就下达了农业用地不得商用,违者处以十倍罚金的禁地令吗?”

朱老爷听到这里已经是云雾缭绕了,这西安府和成都府,都属西部,跟杭州有什么关系啊?

邱英低头品了口茶,手中茶碗盖子发出清脆声响,“可还是有人屡屡触犯这条禁令,因为商业的油水实在是太厚了,舍不得呀。所以当今圣上很是担心商业化越扩越大,伤及农本,毕竟大政的农民占了总人口的近六成。可动了商业,影响也必然不小,所以给我送了封密信,问我是不是应该再把商税加重一些?因为前几个朝代都是实行重农抑商的,但饥荒年份非常少,人口数目也是空前地多,我们大政开国一百余年都没赶上前朝的人口数。再加上大政前些年连年征战,人口伤了不少。如果加重商税,对圣上来说权力更加集中,人口也会增多,减少了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啊”

这下朱老爷可真是惊出全身的冷汗了,倘若真如邱大人所说,皇上要重新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那这几十年的辛勤打拼则一朝化为乌有了。当时圣上刚刚即位,因其年幼,决策几乎都由太皇太后来做。杭州城先有的宽松的经商环境,就是全凭十年前太皇太后对合法经商的鼓励包容。

商人的商税养活了战争过后的大政重新富庶繁荣,如今福建琉球与荷兰的海战也动用了大量商税。可现在一句“伤及农本”就要弃伤人利益于不顾,虽然京中有京中的权衡考量,却也实在太伤商人的心。

“不过”偶有一只燕子掠过桂树梢,引得一阵哗啦响声,邱英抬头看了看,低头看着茶碗说道,“我知道朱老爷心里想必是十分忐忑,但我给皇上的回复是,最好不要全面抑商。就像这棵桂树,这枝干相当于土地和人口,这桂花相当于商业和繁荣。可是光有枝干,光秃秃的谁去看它?只有上面的桂花都开放的时候,金黄芬芳,才能说这是一棵桂花树,才能吸引人来观赏。所以我和皇上说,决不能抑止商业的发展。”

朱文康突然抬头看着邱英,若他真是这样说的,那他实在是对这位年轻的知府大人很感兴趣了。

“你也知道的,我们这位皇帝,虽然年轻,但却是出了名的雷厉风行,比起太后的怀柔政策,皇帝若铁定想做一件事,必定是从严下达。吸取了前朝的教训,皇上是必然不会让商人太富庶,以至于造成土地贫瘠,人丁不旺,城市富庶,国家却弱小的‘丰亨豫大’的假象。但我的建议是,农业要振兴要扶持,但对商业的处理也决不能从速,单按照杭州城来说,登记的商户大大小小六千余户,让他们都回去务农,都不卖布匹,都不开酒楼,那杭州城不也得一下子垮了吗?”

“对对对,邱大人您说的太对了!商人是很勤勉的,朱某年轻时候也是一个村庄一个村庄挑货郎挑出来的,现在朱某都已经年过五十了,和南洋的贸易有时候还要亲自乘海船,冒着风浪做生意呢。所以断不能贸然抑商啊!”

一位衙役过来传话,“大人,梅记者回来了,这是她今天记述下来的所见所闻。”

“好,那今天天色不早了,你们先下班吧。”

“谢谢大人。”

朱文康不知道是对熙平街罢工的采访,邱英说麻烦让他稍等一下,他便等着,只是奇怪,这天色还大亮呢,这府衙下班也太早了些。

“哎呦,这上面怎么说,朱老爷的益和源珠宝行曾经有一位出色的女员工,因为怀孕了向上头告假,却直接被开除了呢?朱老爷,你知道这件事吗?”

朱文康记得这件事,可是这件事简直太小了,完全没有必要让邱大人知道啊。“朱某不记得益和源出过这样的事情啊,也许是底下的掌柜做的决定吧?”

邱英把梅记者的报道让墨竹收好了,“这些都没什么,我们做官的还有句话叫‘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呢。女子怀胎十月,再做个月子什么的,一年都过去了,可朱老爷的生意做得大,实在是没法等她一个人耽误进度啊,理解,我太能理解了。更何况今天熙平街罢工的百余人,唉,我也有点奇怪,不光是你一个人有压力,大家都有压力嘛,还摔算盘,算盘就不是公家的财产了?你罢工一天,给朱老爷造成多大损失?他们这些底下的员工啊,根本没法体会身居高位的压力,其实高处才不胜寒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