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木叶书屋 > 第31章 相逢

木叶书屋 第31章 相逢

作者:木蚂蚁MM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03 19:52:14 来源:258中文

一秒记住【书迷楼小说网 shumiloutw】,!

姬初一接过和离书神情就变得耐人寻味起来,眉眼像是喜不自胜,但眼底笑意又很凄迷。

她凝视纸上朱红的陈王印,点头道:“痛快,我明早就走。”

宇文思起身拉开门出去,问:“你要回到宫里?除了东宫,别的大殿怕是不好住。”

“岂止是不好住,他们根本不会让我住进去。如今的我,算什么?”姬初带了几分落寞的冷冽,笑道,“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不住东宫,以免叫你还能不时看见我,没有好心情。我住东山行宫去,离得远远的,你再也不会看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了。”

宇文思一瞬间很讶然,但很快又不动声色地平静下去了,笑道:“那样很好,活得长久。”

“有多长久?”

宇文思头也不回地道:“不会比我长久就是了。”

翌日清晨,宇文思命李为带人送姬初去东山行宫。

东山地处长江支流一侧,距帝京有五日车程,骑马会更快些,但也要两三天。行宫原是皇帝春季围猎的住所,方圆二十里内均为高山深林,古木参天而起,鸟兽不绝,三十里外才有人家居住。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官道上一眼望到底,半个人影也没有。李为眼见已经出了帝京的范围,便放慢马速,渐渐与马车齐头并进,慢慢地感叹道:“东山是个好名字啊。”

姬初静静地笑:“说的很对,一骑绝尘的谢安有个大名鼎鼎的典故,就叫‘东山再起’。”

李为也笑了笑,但好似始终小心翼翼地放不开,刚抿嘴弯了弯,立刻又收回去,脸色严肃地谈起正事:“景相如今岌岌可危,太子急需扶人上位,掌握一定兵权才好说话。我知道你冒险杀连池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连池死了,神策军执金吾位置虽然空缺,可要让太子的人上去,也还是几乎不可能。我不能明目张胆地支持你们,而太子……恕我直言,太子朝堂势力日渐萎靡,陈王一党也无政治把柄在太子手中,要他们让步实在困难。尤其是陈王,别的位置尚可一谈,神策军带兵戈行走在宫闱之中……”

“这个我知道。”

姬初与他隔着帘子说话,车辕滚动间仍有白雾弥漫进来。她鼻尖冷得微红,仿佛刚哭过一样,但其实神情很镇定。

她闻言沉默了一会儿。

李为听她沉默不语,只得提醒道:“其实并非全无转机,还有一个办法——”

“在刑部定罪之前,杀了景相。”姬初闭上了双眼,像是再也无法忍受自己的恶行,口中的话却还要继续说下去,“只要形成景相被严刑逼供致死的假象,太子手中就有了他们的政治把柄,此时再推举景相公子景铮代替连池,他们不得不做出利益让步。”

李为安慰她道:“不错,这是唯一的办法。你用不着太难过了,景相毕竟已经在劫难逃,在定罪留下骂名之前结束一切,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再说刑部是什么样的地方,你也许不知道。我倒进去见识过,那真是个让人生不如死的炼狱。景相在里面,必定又是被刻意‘关照’的对象,想来更加痛苦。”

姬初心底一抽一抽地痛,不太锋利剧烈,像迟钝的刀子一下一下地磨练精神。

她强忍着微笑道:“是,一石二鸟,再好不过。只是刑部都是宇文思的人,我们不好插手进去。”

“我早已经想到这一层,刑部给事中是我的人。”李为道,“他办这件事再合适不过。”

姬初诧异道:“确定可信么?这个节骨眼儿他投靠你,未免也太是时机。”

“也不是他主动投靠我。因他口无遮拦,秉性轻浮,急着阿谀奉承陈王,却偏偏连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也不明白,反倒惹得陈王不高兴。我提点他,他没奈何,只得跟着我。”

她明白了,道:“原来是‘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李为忽然笑了起来,不知是燥热的汗珠还是清晨的露水,细密地浮现在他的鼻尖。他摸了摸,连忙扯过袖子一把擦干净了,才道:“我未必不是他的良木。”

“但你事后会立刻除掉他,这也好算是良木所为?”姬初现在已经看得很通透,不在意道,“你也说了:他口无遮拦,秉性轻浮,不是个可堪大任、保守秘密的人。”

“所以尽早送他入轮回的人,才是他的良木。”李为微微低头,像是因为自夸而羞涩地笑。

五日后队伍抵达东山行宫,姬初不在帝京之中,也能遥控局势。

初春的一个深夜,红素交给她刚接到的密报:刑部给事中已见过景相,并将他们的计划告诉了他。景相闻之欣然赴死,只有一句话想让人带给景铮:了却君王天下事,何计生前身后名。

景铮听了泫然泪流,一下子跪倒在地。

众人都只怕他一时冲动,然而翌日迎回景相尸骨安葬时,他却安静得可怕,丝毫悲愤的神情也没有。

姬初看到这,忍不住一把撕烂了密报。

她知道,他们这个自诩皇室正统的势力,也早已经跟宇文思一党没有什么区别了。

都是会因为自身利益而轻易放弃——甚至主动结束别人生命的群体。包括自己身边最重要的支柱,只因为他陷入了囹圄,不再对他们有用,便连他的死也要成为他们最后能利用的武器。

而替他们杀人的人,因为他的性格具有不确定因素,可能会泄露秘密,他就要被灭口。

这是十足黑暗残酷的手段,应该是罪恶的人才能做得出来的,可是他们都默许了,她甚至是最先提出来的那个人。他们都是罪恶的人,再也没有资格以绝对的正义指责宇文思的行为。

剩下的交锋只是不同的立场。

红素看着她的神情,问道:“主人在担心景铮公子吗?”

姬初叹气:“自己的父亲因为太子愚蠢的决定而被关押待罪,太子非但救不了父亲,反而还要亲手将之灭口,以达到某种对太子有利的目的。我若是景铮,我非恨死了太子不可。甚至他像我原本那样冲动,就该直接提把刀杀进东宫去要个公道。他若沉稳一些,就虚与委蛇,等手掌权力再反戈一击,让太子一党再不能翻身。如此方可算大仇得报。”

“景公子再难过,对太子殿下和主人也仍旧忠心不二,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不会这样做的。”

“正因为如此,我才更觉得愧疚。要让他为杀他父亲的人鞠躬尽瘁,他心里不止是难过,他的纠结挣扎,压抑的恨与礼教的约束,他所有的痛苦都是我无法知道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仍对我们忠心。”

“可是不这样做,会有更大的牺牲,更多的性命死去。景公子深明大义,自然很清楚。”红素不忍地皱眉。

“所以,罪恶的根源在于什么地方呢?”姬初凝视着东山行宫宽阔而寂静的庭院,夜幕笼罩下,没有月光洒落的草木散发一种令人窒息的幽深。

姬初有一刹那的失神。她对自己感到茫然。自己是谁,为了什么而变成如今的模样?等她成功了又将得到什么?她会感觉到淹没全身的喜悦溢出胸口吗?

早春时节,帝京风景如诗,乱花渐欲迷人眼,吹面不寒杨柳风。

宫城金殿内正上早朝。因景相在未被定罪之前死去,且故意布置成了刑讯致死的情形,刑部侍郎与刑部给事中都只得引咎辞职。

只是这并不能平息此事,每日上朝,太子一党都要步步紧逼地针对刑部及陈王一党。他们有口难辩,不堪忍受,故在太子一党提议景铮接替连池的职位时,整个朝堂上一片和谐,无人反对,都知道这是太子的目的。

太子见状,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恍惚间以为自己已经继承大位。还不等他继续提议丞相的新人选,宇文思已经任命李为出任丞相,总领百官,议三省诸事,尚书令官复原职。

于是太子的脸色又继续沉了下去,阴冷地睨着一干朝臣。

他们却已经谈到了另外的事,兵部尚书道:“自立春与突厥交战以来,宇文将军捷报频传,突厥一溃千里。诚然宇文将军与宋将军智勇双全,理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据传回的军情捷报来看,突厥出战的兵马数目颇有些蹊跷。上次大败后,至少还剩了六万人。且突厥蛮夷一向人人善骑射,大单于再次出兵,要招满十万人甚至十五万人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宋将军却认为突厥所有的兵力加起来不过四万。而且这四万人并非聚在一起,而是兵分五路地突袭。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

宇文思看着他道:“为了掩饰真实人数。”

“君侯睿智,一语中的。他们如此处心积虑地掩饰人数,如此大败也不肯增加援兵,必定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可调派的援兵了。可是如此一来,问题就出现了,臣百思不解,突厥消失的那几万兵马又在哪里呢?”兵部尚书愁眉紧锁,显然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多日,只是迟迟得不到答案。

有朝臣道:“此时不出,未必再过几日也不出来。我看就是他们故布疑阵,企图令我军看穿他们的人数后以为他们调往了别处,不能增援,掉以轻心,到时候再诱敌深入,一举歼灭。”

“不一定,不一定。交战近二月,大大小小的战事没有五十场,也该有三十场了。突厥损失的兵力统计下来,不低于一万四千人。这必定要算是重创了,此时就是最好的时机,过犹不及,再打下去,突厥只剩一两万人的时候,纵使再来三四万也无力回天了。可是援兵并没有出现,这足以证明他们另有谋算。”

“我看突厥大单于因上次一意孤行的出兵大败,失去了民心,所以很可能没有人愿意继续送死……”

群臣就此事激烈地谈论了大半个时辰,也并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宇文思微凉的眸光落在魂不守舍的宋行俭脸上。他皱了皱眉,旋即抬了抬手,群臣止声。宋行俭仍心不在焉,没有发觉。

宇文思笑了起来:“兵部宋侍郎欲言又止,似乎有话要说?”

宋行俭回神,吸了口气,道:“回君侯,臣的确有事要禀。”

“你说。”

“臣蒙君侯提携,自去岁出任兵部侍郎以来,能力不足,毫无建树,深感有负君侯信任,故今日下定决心,自请调离兵部,将官职让给有能者居之。”宋行俭咬牙拱手,深深地垂头,不敢看宇文思的眼神。

他一言令群臣都惊讶不已。

宇文思仍面色冷静,只玩味地微笑道:“这样吗?我倒不觉得,你做得尚可。”

宋行俭一下子跪下去,道:“臣去意已决,请君侯成全。”

宇文思的眼神锐利起来了:“你要去哪儿呢?”

“臣愿驻守东山行宫。”

“宋行俭!你——”知道其中究竟的陈王一党都忍不住大怒,纷纷低斥道,“简直不知所谓!”

宇文思摆手,哼笑道:“东山离帝京可有点远。你怎么会想从兵部调到荒山野岭去驻守行宫?即使不能胜任兵部侍郎,也还可以在京中领别的差事。”

宋行俭急忙道:“臣生性散漫不羁,就适合那样没有人的荒山野岭。”他知道宇文思已经看穿了他的想法,可他还是要坚持这么做。毕竟他们已经毫无瓜葛了。

宇文思道:“没有人?那也未必。我记得我就亲自命李为送了前任陈王妃去东山行宫。”

李为觑了一眼宇文思的脸色,发现平静的面具下已经冷得可怕,看着宋行俭的目光已经有了隐隐约约的杀意。竟在朝堂上说出这种话,让宇文思的颜面往哪儿搁?

“宋侍郎还是等令兄长凯旋后再做决定吧。”李为掐着宋行俭的胳膊,郑重地提醒道,“令兄长正在战场上保家卫国,若此时听闻宋侍郎的所作所为,一时乱了心神,可不是什么小事。”

宋行俭想了想,茫然地抬头去看宇文思,宇文思耐人寻味地对他微笑,拂袖散朝。

李为随即跟上去,转出大殿后来到华林园,询问道:“君侯以为突厥如此战况是什么意思?”

“我如何知道,他们讨论了那样久也没个结果。”宇文思伸手揪下了一朵海棠,一把揉烂了,冷笑道,“所幸不是他们领兵与突厥大战,否则等他们争论出结果,突厥早已经把他们拿下了。都是一样的人,实在猜不出对方计策就做好两手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值得争到国破的地步。”

“学生以为,诸位大臣也是替二公子与宋将军着想,才会如此忧心忡忡,君侯不必介怀。”

宇文思回头定定地看着他笑:“我记得你方才没有开口,莫非你就不替他们担心了么?”

李为垂眼看向地面,也笑着答道:“学生深知二公子与宋将军的厉害,任他什么样的阴谋诡计也不过尔尔,他们必定能领兵凯旋,所以学生倒是真的不担心。君侯沉稳冷静,想必也是不担心的。”

宇文思看了他一会儿,失笑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话果真不错。你看你都快把我的心思猜透了。”

李为忙笑道:“惭愧,君侯的心思,其实学生从未真正猜透过。”

“那就对了,你是聪明的。”宇文思笑了笑,换了话题,“宋行俭这个人,我用错了。”

李为感叹道:“君侯大度,看他与宋将军是亲兄弟,宋将军又有功在先,才提拔他做了兵部侍郎,本以为他会好好做事,不负所托。没想到他竟是这样的人,脑子里竟像是缺根筋似的,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也敢去做。学生也看错了。”

宇文思眯了眯眼,一言不发。

沉默了须臾,李为问道:“那么君侯打算如何处置他?”

“处置?”宇文思叹道,“罢了,看在凡生的份上,就再让他一次。”

“君侯的意思是准他所求?”

“嗯。”宇文思淡淡地应了一声,一拂袖大步走远了。

李为识趣地退出宫去,随行的宦使见宇文思脸色有些不对劲,不禁笑嘻嘻地问:“君侯这是想做什么去呢?不然奴婢传刘姑娘进来吧。”

宇文思回头露出两颗白森森的獠牙,似笑非笑道:“我想杀了你。”

不久,又是一年围猎的时候,礼部上奏,宜按先帝礼制,陈王与太子率百官亲往东山,旨在不忘骑射,时时谨记安宁来之不易。

宇文思看着“安宁”两个字,觉得异常可笑,现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形势,也敢称之为“安宁”吗?

他哼一声,道:“不去。”

礼部群臣好生作难地看看宇文思,又看看太子,一声不吭,等着头上的二位统一决定。

太子瞪着他,目光凛冽愤怒。在自己明确表示同意后,宇文思却像是故意让自己下不来台一样地断然拒绝,实在过分。太子道:“陈王这是连先帝的遗训也不放在眼里了吗?”

宇文思微带嘲笑的神情温和地看着太子,似乎在说:我何时把先帝放在眼里过么?活着都不怕他,死了以后,一个不知道怎么回事的遗训我还理它?

奇怪太子本不是个极度聪明的人,这个神情的含义他却一瞬间看明白了。但看明白了比没看明白还生气呢,顿时勃然大怒:“你大胆!”

“太子在说什么?”宇文思诧异地挑眉看去。

“你——”太子懊恼不已,讪讪地坐下,不痛快道,“没什么,那就依陈王的意思办吧,不去了。”

“我又改变主意了。既是先帝礼制,自然是应该遵循的。”宇文思笑呵呵地道,“你们拟个章程上来,择日出发吧。”

礼部群臣欲笑又不敢笑,忍得嘴角隐隐抽动,闻言立刻道:“臣等明白。”

太子阴沉着脸甩手疾步出了大殿,在廊柱下停了停,一拳砸在红漆上,剧烈的痛感将他的神智拉回来。太子吸了口气,慢慢绽开异样的笑容。

“宇文思,看你还能猖狂几日,这一去就是你的死期。”

出发那日,陈王与太子都是骑马,文武百官更不敢乘车了。神策、禁卫、千牛三军开道,浩浩荡荡的一列长队整齐地冲出城门,马蹄生风,带起的烟尘蔓延一整条长街。

第三天的下午他们就到了东山。驻守行宫的属官领着卫士在山下迎驾,宋行俭也在其中。

宇文思经过时,打量了一眼他,微笑道:“看你春风得意,神采飞扬,想必此地的风水很养人。”

宋行俭不好意思地笑,他有话很想告诉宇文思,但又觉得十分尴尬,当着群臣的面讲不出来,只好忍住,答道:“君侯说笑了。”

“我从不跟男人说笑,怪没意思的。”

刘姑娘一直在他身后随行,闻言不禁“噗嗤”一笑。宇文思回头道:“我说正经的,你别笑。”他说完策马上山,在东苑休息。

李为到了南苑,推门看见姬初静静地坐在秋千上,自己有一下没一下地晃动,身边没有人。他顿了顿,上前道:“近来可好?”

姬初忽然抬头,看着他笑道:“好得不得了。宋行俭挺会逗人开心的。丞相似乎清减不少?”

李为听她口中说出“丞相”二字,默然片刻,才左右看了看,道:“我一直是这样,没有什么变化。红素呢?怎么不在你身边?”

“她去太子那边说话了,我不太方便去,怕惹某人怀疑。”姬初站起来,“我这里没有问题。”

李为点点头:“好,晚些时候细谈,我不便久留,先告辞了。”

姬初起身也出门,转到院子里,瞥见杨柳岸边有一堆人影,仔细看看,有两个熟人,一个是宇文思,一个是他的刘姑娘。

姬初笑眯眯地盯了一会儿,正打算走,终于刘姑娘回头看见她愣住了,宇文思便也顺着刘姑娘的眼神看来,停了一停,朝她走过来:“姬姑娘……我是不是该这么叫你?”

“你随便怎么叫,我不搭理你就是了。”姬初笑一笑,继续向前。

宇文思也没有挽留,只是道:“隔着这么远了,怎么还是能见到呢?”

姬初道:‘这不应该问我,问你自己呀。你不来,我再怎么乱走也不会让你看见的。打扰你们,见谅。”

“是有一点打扰。”

姬初没好气地白他一眼:“客气客气而已,你别太当真。”

宇文思笑:“你什么时候客气过?”

姬初道:“现在毕竟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呢?我看你那脾气还是没改一丁点儿。”

姬初渐渐笑道:“我又要成亲了,自然是对人礼貌客气一些为宜。”

宇文思凝视她眼中闪烁的笑意,忽然觉得头痛欲裂——真不该来,他真不该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