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最佳修仙狂婿 > 第三百六十九章讽刺片

最佳修仙狂婿 第三百六十九章讽刺片

作者:平凡老蜗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4:03:47 来源:258中文

“后现代电影典范之作--《低俗小说》”

约翰一早起床,坐在餐厅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芝加哥太阳报》上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对《低俗小说》评论。

“《低俗小说》以消解情节反叙事姿态进行碎片化拼接,颠覆了传统影片中主角的主体性,以贯穿全片的黑色幽默带来异于传统的暴力感受,通过简单粗暴的视觉感受将拒绝说教的理念植于影片中,完全当得后现代电影典范之作。”

最后罗杰·艾伯特还为《低俗小说》打了9分,约翰看到这样的高分憋了憋嘴,《低俗小说》是还不错,单从叙事上来说值得这样的高分,但电影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用综合的角度来评判《低俗小说》值不得这样的高分,它也就胜在稀有上,其他的一无是处,《这个杀手不太冷》都要比它优秀,更不用说《肖申克的救赎》。

约翰看完罗杰·艾伯特对《低俗小说》的评论,接着继续看他对《肖申克的救赎》的评论。

“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肖申克的救赎》”

“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但《肖申克的救赎》让我们知道了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就能冲破桎梏、冲破牢笼,重获自由与新生……。”

罗杰·艾伯特为《肖申克的救赎》打了十分的满分,这样一部影片获得这样的分数约翰绝得理所应当,而且他本人也十分喜欢《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不错的影片。

看完了罗杰·艾伯特对《肖申克的救赎》和《低俗小说》的评论,约翰将《芝加哥太阳报》丢到了桌子上,这位著名的影评人对《阿甘正传》也有评论,只是约翰看了一点就没看了,这老头把《阿甘正传》说成是一部愚人电影,字里行间看起来绝对是收了CAA和米拉麦克斯不少好处。

影评人的收入除了报社提供的工资,自己出版书籍的版权费,最大一块来源就是在暑假档、圣诞档、颁奖季为各大影片摇旗呐喊。

而像罗杰·罗伯特这个级别的影评人随便写一篇影评最少30万美元,竞争激烈的时候还会达到50万美元,所以《肖申克的救赎》与《低俗小说》这两篇影评CAA和米拉麦克斯最少付出60万美元,甚至可能是100万美元。约翰和迈克尔·奥维茨的竞争不是什么秘密,罗杰·艾伯特这个时候如果不趁火打劫加价才怪。

为了两篇影评付出100万美元,这样的手笔就连约翰这个有钱人都感叹他们出手的大方。

约翰没有请任何影评人,也没有拿钱让影评人歌功颂德,不是他舍不得钱,50万美元在他这里不算什么,但他虽然有钱,可不会浪费钱。

把钱交给影评人和丢水里差不多,影评人的作用真不大,以前或许还有点用,但新一代影迷并不买他们的帐,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传统影评人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他们影响力将会变得越来越低。

而且就算在颁奖季影评人的作用也很小,真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丢点钱给影评人奥斯卡的小金人就是你了,如果这样想,你就真想多了。

事实上奥斯卡从来不会被影评人左右,说得难听些影评人在他们眼里跟本不算什么东西,更不会在意这些人的声音。否则影评人大吹特吹的《低俗小说》、《肖申克的救赎》、《现代启示录》……就不会与奥斯卡的小金人失之交臂。

所以,对于这样一群可有可无的影评人,约翰为什么还要把钱丢给他们,尤其是现在的影评人已经完全被金钱攻陷,丢掉了以前那些影评界大师们恪守的职业素养,变成了一群一切像钱看齐的“商人”,当然影评界还是有没有为金钱丢掉信念影评人,但这样的影评人已经很少很少,比如宝林·凯尔,但这老太太已经退休。

“boos!这有篇《阿甘正传》影评你想听听吗?”一旁的黛妮拿着一份《洛杉矶时报》问道。

“不想。”约翰憋憋嘴回道:“我没折磨自己耳朵的习惯。”

约翰没给这些影评人钱,期待这些人为他摇旗呐喊是最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他觉得与其听这些人废话,还不如多喝两碗小米粥有益健康。

“但这篇影评是宝琳·凯尔写的,你真不想听听。”黛妮拿着报纸晃了晃。

“这老太太不是已经退休了吗?如果是她写的可以念出来听听。”约翰对宝琳·凯尔的影评还是蛮敢兴趣的,这位老太太是他为数不多尊敬的影评人。

“这不是一部爱情或励志片。”

黛妮拿着报纸读起来,但刚读出标题,一旁的约翰心里就吃了一惊。

“《阿甘正传》绝对不是一部爱情片或者励志片,更不是大多影评人口中的愚人电影,它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的完美之作。

导演克里斯邓巧妙的结合技术手法和准虚构性质,尖锐的对当代美国现实精神空虚的批评,隐喻的揭穿了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社会,为当代美国电影增添了活力……。”

黛妮一边念,约翰一边在旁惊讶宝琳·凯尔不亏是著名影评人,对《阿甘正传》的评论准确、独到,一针见血的就指出了内核,揭开《阿甘正传》表面的面纱,将真实一面展现了出来。

正如宝琳·凯尔所说《阿甘正传》确实不是一部爱情片,也不是一部励志片,这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它运用了隐喻的手法讽刺现下的美国社会、讽刺所谓的流行、讽刺政府、讽刺观众、甚至讽刺自己本身的一部作品。

而这样的手法和内核自然要比《低俗小说》单纯的炫技,《肖申克的救赎》**裸的表达,来得更高级,不显山不露水的才是高人。

就像卓别林和星爷一样,很多人都把他们拍的电影当成喜剧片,将他们奉为喜剧之王,但其实卓别林拍的不是喜剧片而是血泪史,而星爷曾经也说过,自己拍的压根就不是喜剧片。

喜剧只是一个形式,一个外壳,外壳之下才是他们想表达的真实,就像《阿甘正传》一样,爱情、励志也只是一个形式,一个外壳,它真正想表达的是讽刺、是批判。

这也是《阿甘正传》为什么不仅能在美国获奖,也能在欧洲获奖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