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最佳修仙狂婿 > 第106章 称臣(二合一章节)

最佳修仙狂婿 第106章 称臣(二合一章节)

作者:平凡老蜗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20 14:09:34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辽于太原大胜,大破匈奴的消息很久就传播了开来,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都在注意着这里的战事。

对于秦华居然让韩遂做卧底的事情,各方的反应都剧烈。

在这个兵慌马乱的年代,能够让麾下独自拥兵十万,这种事情是各大势力绝不敢想的,尤其韩遂还是降将,并非秦华的亲族之类的。

其实最初郭嘉提出这个计谋的时候,秦华是想让马腾前去并州的,但是马腾一直代替秦华镇守凉州的消息早就传开了,很难取得太卑等人的信任。

而韩遂就不同了,作为一名降将,背叛的几率比起马腾要高的多。

不过秦华也不是完全的就相信了韩遂,在计划开始之前,秦华曾经亲自会见过韩遂。

许诺他的事成事成之后可以获得并州牧的职位,而韩遂也很识趣的表达了自己的诚意。

就像韩遂对太卑说的一样,韩遂的家眷全部留在了武威郡中,除此以外,在韩遂的身边全部都是秦华的亲兵。

为了以防万一,秦华还将手下不多的射雕手混入了这些亲兵之中,一旦韩遂真的叛乱,那就是他小命终结的时候,当然这件事情秦华并没有对韩遂说。

击败匈奴军队的事情不光是这件事本身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各大势力的君主也对秦华的用人之能深表佩服,而他们麾下那些文臣武将也对秦华有了不小的改观。

之前很多人都是将秦华当成了一个偏僻地方的州牧而已,即使是秦华在击败李傕时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他们也不过将秦华当成了董卓一类的人。

“在这种主君麾下,应该还不错吧。”

这是许多人在听说了这件事后的反应,能够完全信任麾下的君主确实少见。

纵观现在的天下,除了秦华外,估计也就曹操能做到。不过经历过屠城事件后,曹操的名望可是不怎么好,再加上曹操的祖父是一名宦官。

虽然曹腾和十常侍完全不是一个类型,但是宦官之后的名声确实不好听,也只有真正认识过曹操后的人才有可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如果只是看名望的话,现在的曹操不要说是袁绍、袁术了,就是刚刚崛起又很快落下的徐州牧刘备都比不上。

“主公,张辽将军已经率领军队北上了,需要他们做到什么地步?”

“称臣即可。”

相比于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几年,秦华从最初懵懂,到慢慢适应杀戮,最后甚至有些嗜杀,慢慢也归于平静了。

随着势力的日益增强,秦华已经不需要再用杀戮来威慑敌人,现在的他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在秦华看来,匈奴人现在是敌人,以后也是自己的子民,无需过多的杀戮。

“只是这匈奴人生性残暴,恐难掌控。”

“公达(荀攸的字),你认为汉人的先祖是什么人?”

秦华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让荀攸有些懵了,不是在说对待匈奴的态度吗?怎么忽然问起这个了。

“我大汉子民拜炎黄二帝为先祖。”

不过荀攸还是回答了秦华的话。

“错。”

秦华的话让荀攸有些无语,书上明明说的是就是炎黄子孙,为什么是错的呢?

“公达可知炎黄二帝之时,有哪些异族?”

“应该是蚩尤的黎族吧。”

“那黎族又去了哪里呢?”

“自然是被黄帝吞并了。”

“吞并之后他们还是异族吗?”

“这...应该不算吧。”

荀攸似乎明白秦华要说什么了。

“那我再问你,夏商周时,异族又是什么?”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这次荀攸回答的很迅速,他已经大概明白秦华要说什么了。

“那如今这些异族在哪里?”

“大多已经被吞并融合了。”

荀攸恭敬的回答道,他没有想到秦华的志向居然如此远大,根本不只是争霸大汉天下而已。

“炎黄二帝时,中原仅比司隶大一些,如今的大汉却拥有天下十三州,如何能说汉人就只是炎黄二帝的子孙?”

“臣受教了,那主公准备如何融合匈奴?”

“匈奴虽然已经开化,并非那些茹毛饮血之人,但是他却依然在遵循本性生活,我们只需将大汉的文化在匈奴推广开来,让他们学习圣人之说,时间一久,他们必然心慕中原繁盛,又岂会在回到以前的生活?你且看青羊城这些年来的变化。”

“主公英明。”

荀攸一直都觉得自己的这位主公智商忽高忽低的,经过今天这次谈话,他最终确定了秦华是属于大智若愚型的。

秦华有两点让荀攸非常满意,一是他能识人、能用人,自己本是洛阳一阶小官,却能被予以重任,包括贾诩、张辽、韩遂等人。

都只能算是微末出身,但是秦华却丝毫不怀疑他们的能力。

二是秦华都大局的把控,就好像他能够知晓未来一样。

这些的让荀攸非常佩服,这才是一位明主该有的才能。至于像是他不通诗书,对一些小事不甚了了,以及写的字比较丑这些,都只是小节,根本不足为虑。

秦华其实已经很努力的在读书了,不过要他将这些文言文全部背下来还真是为难他了,秦华也只是求理解书中意思就行。

至于字比较丑嘛,他也有过一段的刻苦的锻炼,但是敲惯键盘和手机输入法的人,不要说毛笔字,就连硬笔字都写的很丑,现在秦华也就能将字体练到勉强能看而已。

不过笔走龙蛇之间,那股刚毅霸气的笔力还是得到一部分称赞的,不过却不包括荀攸。

秦华的命令传到张辽这里的时候,他刚刚击败了匈奴左贤王的军队,这是匈奴除了右贤王带走的军队后仅剩的一支军队。

纵使军队的数量依然还有十万之数,却依然抵挡不住张辽的大军,以及那些强悍的战争器械。

现在张辽的军队正在往匈奴王庭逼近中。

匈奴单于因为年事已高,收到消息后居然一急之下直接去世了。

最后由匈奴左贤王出面向张辽乞降。

郭嘉出面作为谈判代表与匈奴左贤王谈判。

根据秦华的意思,郭嘉与左贤王顺利完成了谈判。

作为战争的失败方,同时是战争发起者,匈奴需要赔偿秦华大量战争赔款,当然这些赔款都是用牲畜代替的。

除了战马两万匹外,还需要赔偿羊十万头、牛三万头以及羊皮二十万张。

同时允许秦华在匈奴王庭附近驻军,并且与匈奴展开贸易,匈奴这边所收取的税收需要将一半交给秦华。

还有就是秦华会在匈奴王庭附近建立数个公塾,用来教导儒家学说。

所有部落首领的子女,以及那些匈奴贵族的子女,只要年龄满足要求都必须上满五年才行。

最后秦华表示愿意扶持左贤王为匈奴新一任的单于,同时赐给左贤王秦姓。

左贤王最担心的是自己能否顺利继承单于的位置,既然秦华都已经答应了,他也就答应了秦华的全部条件。

因为按照现在的情况,凉州军纵使不能将匈奴灭族,杀光王庭附近的部落还是很简单的。

秦华所提的要求比起自己预期的要好很多。

在与郭嘉签订契约的时候,左贤王也没有继续使用自己匈奴的名字,而是顺着秦华的意思,将自己的名字写成了汉字的秦豹。

收到郭嘉带回来的契约书之后,秦华没因为上面的内容而高兴,因为他早就知道了谈判的过程,不过秦华还是被最后左贤王的那个秦豹给逗笑了。

匈奴向秦华称臣,步度根也表示希望和秦华结成攻守同盟。

这件事情其实早在秦华攻打匈奴右贤王前,步度根就提出来了。

不过秦华却要求他们先帮自己击败右贤王太卑,然后再来谈。当然除此以外,秦华还许诺过战后的红利。

这次从匈奴这边获得这么多战利品,秦华本来是准备分出三万头羊、一万头牛给步度根的,结果没想到步度根却拒绝了。

他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与秦华建立攻守同盟,这些战利品就作为礼物送给秦华。

见对方这么有诚意,秦华自然不会拒绝,而且有了步度根作为北方的屏障,秦华的后方基本上已经算是安稳了。

郭嘉和高顺率领五万军队留在匈奴处理战后的事情,步度根与扶罗韩回到了自己的地盘。

张辽则是率领大军返回长安,因为秦华下一步目标就是洛阳的郭汜。

张辽出征的时候是十万大军,回来的时候却变成了十一万,这些其实都是从韩遂这边补充的。

韩遂在收编白波黄巾与黑山黄巾后,兵力暴增到十万之众。

之前为了消灭太卑,秦华自然允许他这样,但是现在匈奴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他怎么可能还会让韩遂掌控这么多兵马呢?

除了有高顺掌控,驻扎在匈奴的五万军队外,张辽这边也带走韩遂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因为张辽这支军队是秦华的主力部队,当然需要最精锐的士兵。

这样就导致韩遂现在麾下只剩下了不到三万兵马,还要分配到各郡中,真正在韩遂手下的已经只有一万之数了。

不过韩遂却并没有抱怨,因为秦华果然守诺的向朝廷为韩遂请了一个并州牧的官职。

作为本次功臣之一的张扬依然做他的上党太守,虽然麾下的军队不但没有增加,现在还只剩下了五千人,但是张扬却没有丝毫不高兴。

自从加入了秦华之后,他反而感觉自己的日子好过多了,再也不用会有人来攻打他。

就连并州境内的黄巾也全部被秦华给解决了。

黑山黄巾的首领张燕也一位不错的人才,秦华本想将他招募到自己的麾下,但是张燕却表示自己要照顾那些黄巾旧部。

于是秦华就给张燕封了一个上郡太守,张燕就将自己的黄巾家眷全部安置在了上郡。

在并州之战结束后,秦华终于开始大规模的整治并州的局势,有了匈奴冢那个六万人的大坟在旁,并州的异族人再不敢轻易忤逆秦华的命令。

韩遂就按照秦华的指示,开始收拢流民,建立屯田,一个个新的村落出现在了并州的土地上。

除此以外,一座座公塾也在各大城市出现,城门口的位置处也像凉州一样有了公告栏,会有人不断的在那读公告上的文字,向普通百姓讲解秦华的政策。

同时科举也正式向并州敞开,并州的读书人也可能在本地参与科举选拔,然后前往长安参加大考。

这样做是因为随着秦华的教育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来科举试试,只设立一次考试的话根本不够用,所以就只能先从地方开始选拔。

不过这样话外地的读书人就很难参与进来了,所以秦华在长安还设有一个招贤馆,这里是给那些外地的士人居住的,同时也是对他们进行第一步的筛选。

因为秦华举行科举的时日尚断,有能力担任太守与县令的依然还不足,尤其是拿下并州以后。

秦华只能继续从各地的世家中选择一部分人来担任。

不过随着教育与科举的不断推行,秦华相信这种情况会大为改观,到时就能将一些临时凑数的世家子弟换下来。

只是那样的话,世家的心中肯定又不会高兴了,好在世家这边还有秦煌管着。

“世家们都被自己老爹管的服服帖帖的,应该问题不大。”

秦华这样想道,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一个隐患也慢慢出现了。

在初平二年的冬天来临之前,张辽的大军回到了长安城中,百姓们自发前往城外欢迎。

秦华自己也亲自出城迎接张辽等人的归来,以及犒劳大军。

因为军队不能进长安城,这些事情只能在城外做。

秦华准备给士卒们放个假,冬季休息一下,等到来年春天直取洛阳。

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初平三年的春天还没有到来时,秦华就收到了洛阳的一封请降书。

落款却不是郭汜,而是许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