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64章 曲线前进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64章 曲线前进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程县尉和董主簿对视一眼,微微摇了摇头。在一起半年多,大家都看出来了,别的本事不说,杜中宵赚钱的本事是一等一的。说是叫大家来商议,多半他的心里早已有了预案。

见大家都不说话,姚安乐高声道:“我们这些人比不得长官,读了那么多年书,高中进士,满肚子都是治国安民的主意。似我们这些人,若是有赚钱的法子,哪个还来做官?长官有什么好办法,尽管说出来,我们照着做就是!”

程县尉和董主簿连连点头,一起叫好。

杜中宵带着本县的兵马监押,新任巡检寨主姚安乐是他属下,正是要向长官套近乎的时候。他本是个到西北作战的禁军,负过伤,想方设法讨了这么个养老的差事。军营里的习惯,什么都是直来直去,就连巴结长官也是。不用怕不好意思,军营里的人做起这种事来,都是争先恐后的。

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杜中宵道:“我倒想了个办法,也不知可行不可行,说出来大家斟酌。”

“县里最难的,其实不是我们,而是那些公吏差役。他们大多不但没有俸禄,时不时还要自己出钱为上官做事,着实可怜。去年县里不少公人因马蒙一案而受牵连,虽然多数人是心术不正,其中总有几个是无可奈何的。我们为官的,要为他们着想,衣食无忧,谁会再去做那些作奸犯科的事?他们能够养家糊口了,再有人勾结地方蛇鼠,我们处置起来也理直气壮。”

听杜中宵一个劲讲公吏的难处,几人不由面面相觑,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自己这几个当官的日子就过得够苦了,哪个还有闲心管那些公吏们。

杜中宵又道:“做县官最难。每一文钱都归州里管,一应政事都要听州里指挥,我们哪,就是州里伸在这个地方的手脚而已。或者说,我们这些官员,对本县来说,就是外人。外人怎么好在地方赚钱?县衙里的一切使用,还要着落在公人差役身上。我是如此想的,县里专设一库,委专人经营,凡赚得的钱财都存入库里。这库的用处,便是为县里的公人差役发俸钱。他们衣食有了着落,便就不再刻剥百姓,平日里你们支使他们去做些事情,也可以从这里面支钱,你们说好不好?”

董主簿是管钱的人,听了这话,略一思索,便就明白了杜中宵的意思。不管是用衙门的名义,还是用官员的名y县一级都是无权设立自己的财库的,经济实体也不行。那么要想赚钱,只能够经过公吏这一道手。官员不能够从库里支钱有什么关系?只要让公吏做事买东西,不给他们钱就行了。这种事情,县里的官员以前可没少做,有几个知县吃喝是自己掏钱的。这样一个库,名义上是公吏们的,实际上是官员的小金库,是一个变相的公使库。州里公使库的钱其实也一样,只能用,不能把钱拿回自己家里。

想通了这一点,董主簿第一个拍手叫好:“知县如此体贴下人,正是我等之福!”

程县尉一时没有想通,见董主簿叫好,便也跟着叫好。这种钱粮的事,还是主簿最明白。

其他人见两个领头的称妙,不管明白不明白,都一齐拍手。

杜中宵道:“好,那便在县里别设一库,以劝公吏差役禀公守法。此库的本钱不可用公帑,也不好科配于民,我想还是赊些来的好。最近这些日子为衙前的,多是本地的上等户,让他们凑一凑,利钱可以商量。我们这些人作保,哪个信不过?等到经营有了利息,把本钱还了就是。”

董主簿道:“知县说的是。马蒙那厮闹得满县不得安宁,先前的衙前多不中用,最近几乎全部换过了。他们本就是大户人家,凑些本钱出来何难?赚了钱还他们就是了。”

姚安乐看看杜中宵,再扭头看看董主簿,一时怔在那里。原来还可以这样吗?一分本钱不出,就要建个库出来,还是为公吏们做好事的。也不对,这些本钱就是这些人出的啊。

杜中宵堂堂知县,为了公事做生意,怎么可能掏本钱。以自己这赚钱的本事,应该是别人拿出本钱求着自己用才是。要不是县里的财权完全被州里剥夺,他哪里需要费这么多事。以公吏的名义建库,相当于公吏们自己集资做生意,赚的钱作为他们的俸禄,既满足了朝廷,又给了他们衣食。至于到底哪个环节好像不对劲,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关杜中宵什么事,自己不过是有个赚钱的本事而已。

县不是一级完整的政权,本质上是州里的派出机构,财权是彻底被收到州里去的。不管杜中宵做什么,只要赚了钱,都是州里的产业,代管都难。便如他做烟花爆竹赚了些钱,第二年便就被收了去,州里还顺手安上了一个监当官的官位。

知县这个位置就是如此。杜中宵总算是看清楚了,在这个位置上,小打小闹赚些钱,改善一下自己和一众属官的现状是可以的,大的产业做不起来。只要做大,就会被收到州里去,脱离自己掌控。所以做知县,还是老老实实研究些新技术,积攒从政经验是正事。

马蒙一案为什么牵连那么广?是因为牵涉到了州县两级公吏,衙门被渗透得像个筛子一样。如果不能解决公吏的待遇问题,这种事情以后还会发生,而且是一定会发生。

县级财政完全被上级抽走,不要说是兴建工程造福地方,就是简单维持,州里剩下来的那点钱也不够。从哪里补?实际就是要在衙门里当差的公吏差役自己掏钱出来。如果不作奸犯科,这些职务不但赚不到养家糊口的钱,还要把自己的家产搭上。向治下人户加苛捐杂税是不行的,因为只要立了名目,这钱就要被收到州里去,县里只剩下汤汤水水,与官员的操守无关。

要想把县里搞好,杜中宵想来想去,只能以公吏的身份建一个单独的库。这库还不能用官钱,不然一个不好自己会被戴上滥用公帑的帽子,只能由公吏们自己集资。道理与营田务其实是一样的,即朝廷对地方财政控制太严,只好设立一些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实体,为地方争取利益。杜中宵有赚钱的手段,发展起来这些地方的经济实体,就是为县里做好事了。至于以后换了官员,会不会被收到州里,那就是后任别人的事了。县这一级注定只是仁途的跳板,杜中宵也是一样,其实没有太多发挥的余地。

杜中宵费了这么长时间,动了许多脑筋,其实就是想清楚了自己前世,为什么有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本就是为地方提供财富,以弥补财政过于集权的弊端。当然,自己把集体经济玩垮了,怪不得谁。好在这个年代没有保就业的政治任务,官方经营的实体,没有赔钱一说,赚不到钱卖掉关掉就是了。

看着众人的神情有些迷茫,显然还是理解不了自己这么做的意义,杜中宵有些无奈。他也没想到这个年代还有这么严重的产权问题。有什么办法?大宋的集权,首先就是财政集权,号称天下一文之入一文之费必经三司。州一级还有一些财政灵活性,县一级一点经济独立性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