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111章 首告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111章 首告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县衙里,董主簿捧着册子,交予杜中宵,口中道:“知县,这是本季的公人差役名录,若知县觉得合适,便就如此。”

杜中宵笑着摇头:“这些人我一个不识,看了何用?主簿治下公人,不必问我。”

董主簿道:“下官岂敢!现在不比往常,为公人不会破财,还有俸禄足额发放,县里不知多少人户想当差呢。不得知县同意,我定下员额,只怕有人要来县衙吵闹。”

听了这话,杜中宵皱起眉头,想了一会道:“就只是贪图俸禄,没有以私害公之人?”

董主簿有些尴尬,犹豫一下才道:“这些事情在所难免。公吏差役都是本乡人,又多用大户,以公害私,偷逃赋税,总是难免的。总要这些人干活,也不能尽查,不然无人可用。”

杜中宵点了点头:“不错,做事的是人,难免都有私心。我们为官的数年一任,又不得在治下置办产业,最多收些钱财而已——”

见说到这里,董主簿的脸红了一下,杜中宵装作没看见,继续道:“那些公人吏人,本就是当地的大户人家,谁家里没些产业?以前是他们差事应接不暇,能够不破家产已心满意足,现在县里多了这么多收钱的勾当,只怕就不满足如此了。我听说,公社的那几处产业,便就有县里有力的公人吏人,安插自己家的人在那里做主管。若只是贪图俸禄也就罢了,就怕他们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此次公人轮差,便就有手力莫伦贪图俸禄和手上的一点小权,不舍得放弃,向董主簿行贿。董主簿家无余财,受不了诱惑收了,见杜中宵就有些心虚。刚才杜中宵说的话,好似知道了自己受贿一样,让董主簿分外难堪。好在杜中宵不追究,董主簿才放下心来。

其实杜中宵哪里知道董主簿收了别人的钱,他只是不关心罢了。这种事情防不住,只要看好了把事情办好,别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现在的官员不许在治下置办产业,官员没有动力参与地方的经济事务,公吏可不一样。他们本就出身大户,政策靠他们执行,好处当然是他们先得。

这就是一些职位的公吏必须轮差的道理,既然防不住他们舞弊,那就大家轮流来做。官员最怕的不是公吏营私舞弊,而是怕他们私下里把持政务。只要权在自己手里,随时可以收拾他们。

见杜中宵彻底把权放给自己,董主簿便不再坚持,把册子收了回去。临离去,想起一事,对杜中宵道:“对了,我进来之前,见一封州里来的公文,说知州相公要来本县巡视。”

听了这话,杜中宵不由皱起眉头:“都是通判每季遍巡各县,怎么知州要来?”

董主簿道:“哪个知道。许是本县夏税最早交齐,知州要来奖赏吧。”

杜中宵摇了摇头,心里不信。虽然与夏竦接触得不多,杜中宵却知道,依夏竦的性子,要奖赏只会把自己叫到州城去,断没可能自己跑到县里来的。他这次要来永城,对自己只怕不是什么好事。

祝文行走在汴河大堤上,路边的小贩不住地向他问好。

见到一个挎着篮子卖桃的半大孩子,祝文行随手抓了一个最大的,咬了一口,对那孩子道:“你倒是伶俐,这些日子附近卖桃子的少,当能卖个好价钱。”

那孩子躬身谢过祝文行,挎着篮子向人群密集的地方去了。

祝文行吃着桃子,看着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感叹自己命好。在码头做拦头,以前可不是个好差使。衙门里每日有定额,要是收不上来,可要自己掏腰包补足的。而衙门定的数额,从来是不可能用正常手段收足的。要么违法收税,要么跟游手闲汉勾结,到处去查行人带的货物。可祝文行一当差,县衙便就废了码头这里的每日定额,改为收多少是多少。当然,与此对应,另加了查税的人员。

现在码头收税,是由商户去买税纸,祝文行收税之后填写画押,然后由另一个吏人稽查。至于像那孩子一样的流动小贩,现在规定不许收税。是以现在码头这里,基本没有固定的水果摊,多是这种半大孩子的小贩。至于固定的水果店铺,是给汴河上买卖大宗货物的人准备的。

杜中宵当然知道这样管理其实对商业不利,因为小贩不收税,他们的成本又低,会让一些特定的店铺经营不下去。比如水果小吃,有这些小贩在,店就开不起来。开的店少了,收的税也少,最终影响经济发展。但这样做的好处,是给贫民提供了一条谋生出路,减少游好闲的人。

经济发展与惠及民生,并不总是合拍,能够保持步调一致的。这之间有个平衡,官方把握着大的方向,使整个社会平稳前进。不许流动小贩做生意,当然就会有人在这里多开几家店出来,会多几户家境殷实的人家,衙门也可以多收税。简单地说,禁止小贩,得利的是衙门和中上等户。而小贩不税,得利的则是家无余财的中下等户,杜中宵的选择是向中下等户让利。

在码头与城门之间建立公社产业,相当于从城里的中上等户人家抢了一些产业过来,再加上对小商小贩免税,向中下等户让利。杜中宵是在衙门经济宽裕的条件下,人为减小县城的贫富差距。至于让大户人家聚集资金,摧生资本主义萌牙,根本就是无匣头的事情。别说现在没到那个阶段,生产力再发展也不会出现那种需求。人口聚集实际上是为了扩大市场,市场需求再催生产业。而不是资金聚集,让富人追求利润投资产业。私人资金再多,能比得过官府?官方有足够的能力去推动产业升级。

祝文行在码头优哉游哉,看着忙碌的人们。拦头这份苦差,轮到他身上,却当得有滋有味。反正收税的商户是固定的,就连税纸都是他们自己买的,自己是个经手人,不用跟商户勾心斗角。

就在祝文行走得累了,靠在一株大柳树上看人群里的小娘子的时候,一个鬼头鬼脑的闲汉过来,对祝文行叉手道:“节级,那边有一桩富贵,不知节级可有意?”

祝文行哪里肯信这些人的鬼话,漫不经心地道:“什么富贵?你自己不取,倒来告诉我?”

闲汉道:“节级是衙门里的人,富贵可以取,小的平民百姓不当差,却只能白白看着。”

祝文行摆了摆手:“莫拿这些话来哄我!你们闲汉,每日里不做正事,惯会骗人。你是不是想从我这里骗几文赏钱,好去买酒喝?我被你们骗得多了,哪里还会上当!”

听了这话,闲汉有些急,跺了跺脚道:“节级如此说,是冤枉小的。直说了,我见那边有个客人向船上装了许多酒,这是犯禁的事,首告必有赏钱。节级,我们两人分赏钱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