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4章 三项任务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4章 三项任务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看着一两百匹马沿着南下大道,迎面而来,徐徐前行,杜中宵忙带人避在道旁。

直到马群过去,才道:“以前常听说河东路产良马,今日见了,才知不是虚言。这样的马群,在中原哪里见过?这一两百匹,作战马皆中格,岂是内地驽马可比!”

陶十七缩了缩脖子道:“这里已是极北,天气寒冷,马性喜凉,自然出好马。”

杜中宵听了大笑:“这里哪里算得上极北,沿这里北上,不知还有几千里路呢!胡地纵横万里,并州离着边境还有数百里,也敢说极北!”

说完,抬头北望,只见山谷夹峙间,汾河之旁,一座雄城立在那里,极是壮观。太平兴国年间平定北汉,毁太原故城,移来这里。早就听说新城远不能与旧城相比,新城已是如此,旧城该当如何?心中感慨,太宗还是小家子气,既然已经统一,何必毁了那几千年历史的老城。

催马前行,不多时便就到了并州城外。守门军士验过文书,见是本州签判来了,一个小军官急忙跑前跑后,亲自带着杜中宵一行人到驿馆落脚。

在驿馆里诸般收拾妥当,杜中宵道:“天时不早,今日已经来不及拜会州里官员。十七,你随我到子城去,递个名贴给知州相公,告知他我已经到了。”

陶十七应了,随着杜中宵出了驿馆,一路向子城而去。

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装束与中原有些不同,多戴范阳笠,紧身打扮,带些胡风。陶十七觉得稀奇,看个不停。这里是南北交通要道,农牧分界线附近,贩羊贩马的客人极多。

子城是并州内城,绝大部分的官衙都在这里。杜中宵问了人,径直到子城北门,走不多远就是州衙的后门。这里行人稀少,只有三三两两巡逻的兵士。

上前向守门的士卒递了名帖,杜中宵道:“我是本州新任签判,今日刚到。你进去向知州相公通禀一声,看有何吩咐。”

那兵士仔细看了名帖,不敢多问,径自进去了。

看着天边升起的一轮圆月,感到秋风起来,陶十七紧了紧衣领,对杜中宵道:“胡地冷得早,这才刚进八月,晚上已是冻得不行。官人,明天可得加衣裳了。”

杜中宵道:“这哪里算得上胡地,上古之时,这里正是汉人腹地。十七,以后不要说这种胡话。”

陶十七不服:“这里已临近边境,又如此之冷,只听说胡人住在这种地方。若上古之时我们汉人住在这种地方,那要穿多少衣服?”

杜中宵摇了摇头,也懒得理陶十七。他前世学来的知识,这里可是汉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要是这里都算胡地,那中原还剩下什么。不过现在契丹和党项对河东路两面夹逼,这里已是边地倒是没错。

不多时,就见守门兵士出来,后面跟了一个吏人。

那吏人出了门,看见杜中宵眼睛一亮,急忙上前拱手行礼:“小的祝三省,是州衙贴司,正在官厅当差。相公正在后衙歇息,签判随我前去拜见。”

杜中宵点了点头,让祝三省前面带路。

州里的衙前人吏等皆归使院管辖,签判负责他们的差使、奖罚和保明出职等事,是这些人的顶头上司。杜中宵一来并州,便被祝三省撞上,格外殷勤。

进了州衙,绕过天王堂,到了夏竦住处,祝三省引着杜中宵进了花厅。

夏竦坐在花厅里,脚边放了个炭炉,烧得通红,等在那里。杜中宵上前,见礼毕,夏竦吩咐落座。

看杜中宵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夏竦道:“签判远来辛苦。”

杜中宵连道不敢,拱手道:“卑职今日下午才到州城,一在驿馆落脚,便就来见相公。”

夏竦点了点头,口中道:“这几日正是州试,诸事繁忙,你且在驿馆歇息两天。等州试的事情一切料理妥当,我再为你设筵,接风洗尘。”

夏竦一说,杜中宵才想起来,下年又是大比之年,现在正是州试的时候。对于地方来说,州试是一件大事,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在这个时候接待自己,必须选好时间,才能确保所有官员在场。签判是州里最核心的官员之一,可不是刚中进士时任的小推官可比,按理说应该所有官员都在的。

问过了杜中宵路上的情况,夏竦道:“并州是大州,河东路之首,非其他地方可比。趁着这几天无事,你在州城里多看一看,将来如何做事,心中有数。等到莅职,我这里的打算,你主管的,一是州境保伍乡兵,二是措置营田,三是境内两监。州里南面永利监产盐,每年收钱不少,不可小视。只是自从与党项罢兵之后,多与不法之徒运那里的青盐入境,以致永利监的盐卖不出去。盐场里的盐大量积压,州里收不到钱,总要想办法。大通监产铁,兼有石炭,铁课极多。不过近些年来那里的铁卖不出去,又有不法之徒私铸铁钱,乱子不少。把这两监理得顺了,州里的事情就好做。”

杜中宵拱手称是。河东路是铁钱、铜钱并行的地区,偏偏这里产铁,私自盗铸的根本管不过来。钱法一变再变,混乱异常。更有契丹在北边偷偷铸铁钱,换大宋境内的铜钱出去。以至并州坐拥河东路最大的冶铁之地,得不到好处,反而乱子不少。

讲过了并州的大致情形,夏竦又道:“并州比不得中原,这里地近胡地,驻军众多,第一要务就是养兵。并州有汾河流过,土地肥沃,而且旷地不少,若是措置得力,营田得利甚广。你在亳州时提举营田务甚是得法,如果能在并州做成几处,方是大功。有营田务的粮养兵,并州的政务便少大半。”

杜中宵拱手:“谨遵相公吩咐。卑职来时,一路看过来,汾河两岸闲田不少,又有水浇灌,确实是营田的好地方。只是河东比不得中原,人口稀少,只担心难以招募人力。”

夏竦笑了笑:“签判想得错了,这一带招募人力最是容易。自晚唐以来,河东路多被战火,地方残破,百姓多避难山中。虽然本朝平灭北汉已经数十年,山中百姓还是不少。只要你措置得力,可以从山中招募人手,又有何难?只是切记,不得招募胡人。”

杜中宵拱手称是。这个时代人口就是最重要的资源,不管是跟契丹还是党项,宋朝都跟他们订有契约,不收留对方百姓。现在战事刚刚完全平定,这种事情容不得半点马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