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26章 文还是武?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26章 文还是武?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看着炮口随风飘扬的硝烟,石全彬对杜中宵道:“试了两日,看来火炮威力也只是如此了,昨日筑的墙,怎么也轰不塌。明日上元节,开封城里要放灯三天,我要在今日赶回去,禀报官家。不然上元节三日诸事繁忙,不知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杜中宵道:“太尉,能轰塌多厚的城墙,还要看火炮多大。现在的炮威力如此,铸得更大,又自不同。不过攻城没必要轰塌城墙,只要能够让将士登城,便就足够。”

石全彬道:“那我问你,炮最大可以做到多大?”

杜中宵想了一会,摇了摇头道:“没有试过,哪个知道?只要能铸得出来,就可以做理更大。”

石全彬笑道:“难道还能铸几万斤的炮?那样的大炮,怎么能用!”

“几万斤有什么稀奇?直舍得下本钱,几十万斤说不定也可以铸出来。”

杜中宵说着,自己也有些怀疑,火炮到底可以铸得多大。自己没有记错的话,有名的巨大铜炮,应该是奥斯曼进攻君士坦丁堡时候用的炮,不知道有没有几十万斤。不过隐约记得,奥斯曼最后攻进君士坦丁堡,也不是靠大炮轰塌城墙,而是破坏了防御体系,又严重影响了守军士气。不说那种巨炮,历史上的明清时期,就有很多几万斤的炮。

石全彬不信,几百斤的炮威力就如此惊人了,要是几万斤,那还了得?

想了一会,石全彬又问道:“火炮的威力如此惊人,那以后城池岂不是没朋用处了?要防用火炮攻城,有什么办法?若是等在那里被人用炮轰,早晚有城破的一天。”

杜中宵笑道:“太尉,这话就说得差了,有了火炮,城池用处更大才是。现在是我们有炮,我们攻城,如果反过来,我们有炮,我们守城,那又是另一副模样。防炮攻城,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炮守城。如果城头有这样的大炮,不管用什么攻城器具,都一炮打烂,城不是更容易过关了。”

石全彬想想,笑道:“还真是这个道理。城头摆上数十大炮,多少人也攻不下城来。不过,若是敌军制出来更大的炮,还是守不住。”

杜中宵道:“那守城时便铸更大的炮!城头的炮,总比攻城的炮打得远,总是占上风。”

这就是炮战的时候,制高点的重要性。谁的炮位更高,射程就远,射程就更加开阔,有了这个便利守军说总是占上风。哪怕城外堆土成山,城头也可以用炮火压制,贝州那是欺负城中没有炮而已。

当然,这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而大部分的攻城战,守军力量都是远不如攻方的。

这涉及到很多问题,石全彬想了一会,也不能理清楚,便就不再想。又问道:“学士,这几日试炮都是在这里,不知若是铸了更大的炮出来,会不会打得更远一些?”

杜中宵道:“其实不会。便以现在军中的两种炮来说,铜炮是小铁炮的十倍,但发起炮来,两者打得差不多远。这道理其实也简单,炮管粗了,才能装更多的火药,才能打远。但炮弹要足够大,能够封住炮口,不然药力外泄,就不行了。如此一来炮弹也更重了,药量增加,其实还是打那么远。”

制青铜火炮的时候,杜中宵也曾经以为,炮大了射程会远。等到火炮铸出来,不管怎么试,最佳射程还是跟铁炮差不多。因为炮管粗了,装药量增加了,为了封住炮管,弹丸也大,重量增加。至于用空心弹,缩小弹丸重量,杜中宵没有试过。

现在不管是铜炮,还是小的铁炮,射程都在约一里左右,相差不多。至于看过的书上,有记载这种火炮能打十几里,甚至数十里,只能说夸张得太厉害了,想打几里都不容易。

要想增加火炮射程,加大口径用处不大,应该是要加长炮管。不过这又涉及到黑火药的性质,没有那么大爆速。总之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杜中宵没有试过,也没有必要去试。

火炮的技术不可能永远封锁不外传,要不了多少年,契丹和党项这些敌国,总会想方设法得到相关的技术。杜中宵只想在传播出去之前,自己先利用技术代差,能够立场军功。只要一场大胜,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技术外传了也不怕。

如果火炮在战场上被广泛人使用,城池攻防战必然会越来越少,野战越来越多。到了那个时候,野战炮对军队的作会更大,不会再追求更粗的炮管,更大的威力。

这两天跟石全彬一起试炮,杜中宵感觉得出来,这次皇帝的态度,跟上次自己回京不同,变得非常重视。看石全彬的态度,杜中宵觉得,这门青铜炮,已经为自己得到足够的东西了。

将近中午,石全彬离开了咸平县。他要在天黑之前回到京城,向皇帝禀报试炮的结果。

送别了石全彬,战士宁与杜中宵一起回到住处,要了些酒,相对饮酒。两天时间,几乎不停地把墙轰塌,石全彬又命人筑更厚的出来,战士宁和杜中宵都有些疲惫,

酒过三巡,战士宁对杜中宵道:“学士,此次在贝州城下立了大功,有没有想过朝廷会如何奖赏?”

杜中宵摇摇头:“我们做臣子的,只想着做好自己的事就罢了,何必操心那些。不怕承旨笑话,读书做官,谁不想飞黄腾达?可明知道想了没用,何必去想。”

战士宁笑道:“怎么知道没用呢?学士,我这里倒是有些消息。”

杜中宵一怔。战士宁有消息不奇怪,他是枢密院都承旨,消息最是灵通。奇怪的是,他为什么要告诉自己?两人的交情没那么深,没有上边授意,战士宁不可能放出口风来。这个职位,最要求嘴严。

想了一会,杜中宵问道:“不知承旨有什么消息?若是方便,可否泄露一二?”

战士宁道:“我听枢密院里的相公们意思,是想让学士换武资,超迁庄宅使,带遥郡,到沿边三路为一钤辖。只是以文换武,这几年文臣多不愿意,不知学士意下如何?”

听了这话,杜中宵一时没有说话。听战士宁的意思,这哪里是泄露消息,分别是枢密院的长官让他来询问自己的意思。连官职都定了,就等着自己点头了。

以文换武,此时人称为文臣换右职,要求四十岁以下有武干的文官才可以。换武后的官阶更高,武将的俸禄也比文官优厚,但是地位就要低一些,各有优劣。主动要求换武职的文官不多,不过前几年对西北作战,还是有一些,如张亢。这种人分两类,一种是贪图更高的俸禄,看在钱的份上换的。还有一种本身有武略,想要建功立业,刘平和张亢便是这一类。

杜中宵现在是都官员外郎、直集贤院,换武职应该是供备库使、带遥郡刺史。升到庄宅使,相当于超迁三阶,待遇相当优厚了。

如果现在是战争年代,到处是立功的机会,杜中宵很可能就同意了。换成武职,用军功先把官升上去,等到仗打完了,再换回文资,也是一条路。当年范仲淹和韩琦到陕西,同样是换武职,等到几年后再换回文资,官阶不知升了几十级。当年两人的本官,比现在的杜中宵也高不了几阶,区别是他们带的是待制的职,一换武就是观察使,是用职换的,不是用官换的。从西北回来,两人就做了枢密副使。

可这和平年代,除了平侬智高,没有仗打了,自己还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当武将有什么意思?要是一个不小心,被坑了,从此在军中被束缚住手脚,一生蹉跎找谁说理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