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74章 压力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74章 压力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杜中宵站在大柳树下面,看着前面陶十七带了人向焦炭炉里面装料。天气炎热,做活的人都汗流浃背。身后树上的蝉虫叫个不停,丝毫不停歇。

装料完毕,陶十七指挥着两个人推了一辆独轮小车,装了一车焦炭,到了杜中宵面前。

把小车放下,陶十七道:“官人,前一炉的焦炭已经凉了,您看一看效果如何?”

杜中宵道:“你让那边装炉的人歇一歇吧。旁边的大桶里的有绿豆汤,让他们每人喝一碗,去去暑气。这样炎热天气,在炉边做事,最怕中暑。”

陶十七应诺,口中道:“不防事,热不了几天了。看看就到秋天,现在早晚已经凉了。”

去吩咐了工人歇息,陶十七重新回来,一起看新烧出来的焦炭。

试了这么多次,焦炭的质量已经能满足冶铁所需。结成大块,坚硬如石,疏松多孔,比较轻,透着光泽。惟其坚硬,才能支撑住矿石。

陶十七道:“官人,这炭已经算是不错了。我们试过,不惟是远胜木炭,炼出来的铁,也比用煤炼出来的好许多。无甚渣滓,而且坚硬不发脆。”

杜中宵道:“不只是看炼出来的铁如何,最重要的是看炒出来的钢如何。只有炒出好钢,才能算是好炭。若只是炼铁,何必如此麻烦?”

一边的苏颂道:“炼出来的铁,前几日不是也试着炒了钢出来?看起来也纯净。”

陶十七道:“是比以前炒钢纯净得多。不过到底如何,还是要打制铁器来试。”

杜中宵其实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焦炭好,什么样的差,只能按照使用的效果来定。现在对于焦炭的了解,其实陶十七还要强于自己。实践出真知,事情一直是陶十七在做,他脑子灵活,从实践中掌握了不少冶铁知识。他还有在杜中宵身边多年熏陶出来的习惯,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看过了焦炭,杜中宵道:“既是炼出来的炭已经能用,这些日子便就开始准备建炼铁炉。煤从百里外运来不易,要物尽其用。冶铁炉和炒钢炉建在一起,铁水出来,直接炒钢,省许多煤炭。”

陶十七拱手:“官人说的是,这几日正在选址呢。还有一件,现在烧出来的焦炭虽然冶铁好用,出炉却不容易。粘结一起,难以推拉。而且块太大,要想均匀如一,还要重新砸了重选。这些日子,我正与匠人一起,用几种煤配在一起,看能不能炼出更好的来。”

杜中宵点了点头:“如此最好。你记住,每烧一次,都要详细记录。用了哪几种煤,不只是要记下样子,还要留下样品,以实物对照。烧的时候怎么装炉,火候如何,多少时间,一一都要记清楚。”

这个时代,没有办法测量火焰温度,只能看火焰颜色,也就是看火候。不同的温度,火焰颜色有细微的区别,经验丰富的人能用肉眼观察出来。测不出温度,用温度记录就没有意义,不如用火焰颜色。

陶十七应诺,一一记下。这些经验积累是宝贵的财富,形诸于文字,更是意义非凡。让直接操作的工匠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每次详细记录,比文人听人说了写文章强得多了。

看罢了焦炭,杜中宵道:“还有一样,就是炼焦时出来的气,要分门别类,馏出不同的东西来。现在你们馏出来的还是太粗,没什么大用。那做馏的塔,要多动动脑筋,怎么一样一样把东西分出来。”

陶十七看了一边的苏颂一眼,不由苦笑。这工作就难为他了,从炉子里出来的烟气,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闻个味道,谁知道里面是什么鬼东西。杜中宵就记着个分馏的概念,费了许多心思,才建了个分馏塔起来。这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分了许多层的烟道,每隔一断收集冷凝的液体。杜中宵对自己仅凭一个分馏的概念,就建了分馏塔出来十分得意,对实际作用分外在意。他又没有时间,就把事情压到陶十七身上,不时询问。陶十七根本不知道杜中宵要什么,他说的也模糊不清,十分头大。

炼焦的这些副产品是重要的化学原料,杜中宵记得的,就有煤焦油,粗苯,还有煤气。这些东西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他就记不清了。反正副产物分得越详细,就越有好处,这是肯定的。而且借着分馏炼焦的煤气,还能积累经验,说不定以后还能分馏石油呢。

苏颂对这些兴趣不大,心思更多的是在焦炭,以及后边的炼铁上。

见陶十七答得口不应心,杜中宵道:“你不要小看了这件事,做得好了,以后有大用。而且最后出来的烟气,你也知道是能点燃的。要想办法,把那些烟气用起来,不管是炼铁还是烧焦炭,都能够少用煤不是?百里之外运煤,这价钱可是不便宜。”

陶十七答应着,只觉得头大如斗。官人在火山军的时候,借着柜坊的生意,一年轻轻松松赚数十万贯,花大钱习惯了,现在手头不宽裕,便就对成本分外在意。这么大一处铁监,一年不能够赚出百十万贯的钱来,那是无论如何不行的。没有充足的资本,后面陆续到来的一十万拉纤厢军,怎么安置?再像这一年在青台镇一样,事事都将就着,杜中宵可是不满意了。

可问题是,天下铁课也不过七千多万斤,按二十文一斤铁,不过值一百余万贯而已。除去巨大的成本,又能够赚多少钱?要想赚大钱,就必须把大部分的铁炼成钢,再制成各种铁器,这工作量就大了。

现在铁监没有开工,只有出项,没有进项,杜中宵对属下要求越来越严。朝廷答应的五十贯依然没有发下来,营田务才能赚几个钱?等到后面大量纤夫来了,杜中宵都要没钱投入了。

钱从江西路运来,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到了汉阳军之后再入汉水,到了襄州再入白河,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唐州。杜中宵要的是现钱,可不是银行一划拨就有了。

煤矿到铁监距离一百余里,看着不远,可维持数百辆大车人吃马嚼,可不是个小数字。现在驿站马铺的粮草,是杜中宵朋汝州和唐州借来的,等着营田务秋天收了之后偿还。可营田务现在的样子,也不像能产很多粮草,杜中宵不得不急。

正在陶十七觉得头痛的时候,柳涚从外面进来,手中捧着一块铁道:“运判,外面民间的冶炉已经出铁了。我特意找人去买了一些来,看看他们做的怎样。这是一块好的,你们看如何?”

陶十七看了一眼,不屑地道:“这铁色泽不好,里面又多渣,还有气孔,着实是粗糙。这种烂铁若是能卖二十文一斤,我们炼出来的就能五十文!”

杜中宵道:“产铁之地,怎么可能卖到二十文的价钱?我们产出好铁,能卖二十文就足够了。至于民间这些小冶炉,且得意几日,等我们大量产铁,再看他们!”

这里的铁监大量产铁,铁价必然下跌,这是必然的。到时这些小冶炉,只怕都会成赔钱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