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94章 钱堆出来的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94章 钱堆出来的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与杜中宵印象中的车床比起来,现在的车床极为简陋,每台只能加工一种规格。为了保证精度,车刀不能调整,加工出来的直径是定死的。轴一端夹住,一边用顶尖,上了车床不能调整,不管余量多大反正就是一刀下去。加工完了,把加工件调头,再车一遍。一种规格的轴,粗车、半精车到精车,要用三台车床。几种规格的轴承,用来加工滚珠的车床,就摆了半个屋子。

对于机床来说,难道最大的就是控制和调节。没有那个技术能力,这里一台通用机床都没有,全部都是用来加工特定零件、特定规格的。放弃了控制和调节,机床机构被极度简化,名字高大上,其实就是固定和简单的走刀,操纵机床成了力气活。

这里制造的所有机器,包括机床在内,各种零件,轴、孔等等,全部只有少数几种规格,精度更是只有一种要求。往往一个零件,就要使用几台特定的机床。不是铁监,根本无法承担高昂的成本。

杜中宵也不想这样,但没有办法。这实际上就是用后世的流水线专用机器,小批量生产,最不经济最不灵活的做法。但如果不这样,根本无法保证精度,也无法保证零部件通用。

一台蒸汽机,使用的机床排满了几间大屋,一台挨一台,看着非常壮观。几个月的时间,这近百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制造这些专门机床,有时候还要从铁监调人过来。

杜中宵一路看过去,心中不无感慨,这都是固定资产啊。如果蒸汽机做不出来,光这些机器就浪费了多少钱。当然,机器型号一旦确定下来,产量爆发的速度也是惊人的。

用如此大的成本生产机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技术达不到,而且不成体系。当然也有好处,别人难以仿制。别说照着机器测绘,就是把图纸别人,别人也造不出来,这些机床你哪里买去?这个年代想自己制造,别说是个人,就是国家也没几个有这种物力财力的。

相对来说,刨和铣的机床相对少一些,通用性强,不像轴和孔有那么多规格。车床、磨床和镗床则数量众多,几台排成一组,堆得满满都是。好在结构相差不多,制造并不特别困难,只是规格不同。

走过漫长的车床队伍,最后是一些特殊零件的地方,现在他们用心的,是制造齿轮。

齿轮是机器行业的重要零件,历史悠久。具体到这个年代,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已非常常见,有一些可以批量铸造,水车和水磨,都大量使用。不过技术细节上,理论和加工都还原始,齿形基本全部都是三角齿。对于铁监的机器行业来说,三角齿这种原始齿形,已经达不到技术要求了。

齿轮满足啮合平稳要求的数学知识并不复杂,大致齿形的计算并没有超出铁监数学小册子的知识范围。说起齿轮,杜中宵到底记得渐开线这个名字,用代数知识列出方程就是。理论知识不难,实际加工可就难了。这种复杂曲线,用机器工非常难,设计是个难题。

有了那边以百计的机床练手,这些人正在制造能够加工系列齿轮的机器。还是那种思路,每一种格格使用一套专门机器,每台机器只完成一道工序。机器还在制造,零件大多要靠手工磨制,非常麻烦,报废率也高,杜中宵根本就不敢跟他们算成本。反正铁监大量的钢铁产出来,很多都卖不掉,由他们去了。

蒸汽机上基本用不到齿轮,历史上瓦特使用行星齿轮,是因为连杆机构有专利,现在可没有这个麻烦。不过蒸汽机作业通用动力机,带动其他机器,就需要大量用到齿轮了,这一步终究要走。

看过了制出来的零件,和堆满几间大房子的各种机器,杜中宵实在不知该说什么。这么多机器,后世就是一座巨大的工厂,应该机器轰鸣,产品成千上万。可这里却静悄悄的,只造出了一台蒸汽机,技术还不成熟。这里的东西,几乎全是用钱堆出来的。当然,铁监的销售渠道没有建起来,产品积压,铁换不成钱无所谓罢了。

尽头一张桌子上,上面摆了一本册子,看起来这里的人非常看重,特意用木板做了个封皮。不过翻的人太多,还是遍布油污,显然擦都来不及。

杜中宵上前,把册子翻开,只见每一页都画了图形,旁边写着说明文字。到底了经过训练,这册子上的图画非常精细,是按照三视图和轴测图画的。虽然这些知识是杜中宵教的,不过这些人画的水平比现在的杜中宵可高多了,非常准确。没办法,手艺这东西,不经常练就会手生。

册子是一本各种机构的集合,从曲柄连杆,到齿轮凸轮,再到棘轮链条,既有杜中宵提出的,也有他们总结的,琳琅满目。最后一大半是白纸,看来是在实践中总结出之后,继续加上去。

这是机械设计的基本功,掌握了各种机构,才能在机器设计中灵活运用,完成各种动作。这种工作不能靠灵机一动,而要靠不断地学习实践,积极总结。

这本小册子的价值无法估计,没有这么多优秀人才,没有这么机器让他们学习实践,没有这种团结向上积极学习的氛围,很难产生。

一个陶十七,跟在杜中宵身边几年,都能够对蒸汽机出很多改进意见。这近百人,是从一两万的纤夫厢军中选出来,又在很多州招募人才培训挑选,层层选拔出来的。既有学习上一通百通的,也有动手能力特别强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有这个成绩。杜中宵不惜工本,他们不管什么想法,都不计代价地支持,对了有奖,错了不问,总结经验,吸引教训。过了这个特殊时期,再找这样一批人,提供同样的条件,也很难做出同样的事了。

把册子合上,杜中宵慢慢走回最开始的屋子里。近百人站在已经运转转起来的蒸汽机旁,眼巴巴地看着杜中宵。这一段时间每个人都醉心于研究技术,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不知上司眼里如何。

看着众人,杜中宵点了点头:“好,好,都很好。你们用心了,今天晚上吩咐食堂加菜。”

众人看着杜中宵,人人一头雾水。好是什么意思?那么多机器,哪台有什么长处,哪台不足,怎么改进,一字不提,让众人心里没底。

杜中宵怎么提?以前做的东西简单,他一眼看到,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就能知道优点缺点。现在做的这么复杂,哪里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自己早已经没有精力,去精研每一台机器,当然也就没有了具体意见。不知底细,你以为错了,说不定人家是对的呢。搞乱他们的思路,技术上就要走弯路。

起动的时候,一个人就可以推动一辆汽车。但车辆开起来,你再想靠着人力去拨弄车辆行驶,那就是螳臂挡车了。铁监就是这样,现在已经运转起来,过了杜中宵指点具体问题的时候了。

看着运转起来的蒸汽机,运转平稳,单听声音,就比原来那台悦耳许多。

看了一会,杜中宵指着巨大的飞轮对苏颂道:“这机器要做得更好,就靠你带着这些人干了。现在要紧的,是如何把机器用起来。你看,那边飞轮转得飞快,当今之用,是选合适的带,能够用那轮子带动其他机器。连到锻锤上,就可以代替水力。连到输送物料那里,可以代替人力。若是有余力,让这些人做台风机,就可以不用人力鼓风了。”

苏颂点了点头:“若是有带相连,大轮带小轮,小轮到大轮,便就有快有慢,极是方便。”

“对,就是这样。不过这带要谨慎选择,务必结实耐用。千万不想用绫罗绸缎,就是选那些特别结实的,如各种麻,还可以用许多种编织起来。什么都试一试,选最好的。”

作为通用动力,蒸汽机主要靠飞轮输出动力,皮带传动。像火车那种,直接带动轴也可以,当然也可以使用齿轮、链条等,但与皮带比起来,适用范围窄了许多。

杜中宵哪里可能记着皮带用什么材质,反正除了橡胶之外,应该还有其他许多材料。具体什么材料合适,就靠他们去试了。自己提供人力物力,给钱支持就好了。

站在那里看了小半个时辰,杜中宵吩咐停了机器,对苏颂道:“两件事。第一是不要只顾忙,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讲和学。谁有了什么新想法,讲给别人听,让别人提意见。一件事做成了,就赶快总结出来,及时教给别人。第二件,便是蒸汽机多做,快做,不要怕做出来有毛病,慢慢改就是了。这里面已经制了这么多机器,也不差几台蒸汽机了。不只是铁监冶铁,这里的许多机器,有了蒸汽机,也都可以随时随地用。虽然这里就在水库边上,用水力还是不方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