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194章 南下人口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194章 南下人口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这一日无事,杜中宵带了十三郎和几个随从,到了襄阳县,看一看这里新开的民营商场。

襄阳城里,各衙门多在城南,新开的商场则开在了城北。那里有几亩菜地,被这些商人和牙人买了下来,建成了商场。此时的商场当然没有后世百货大楼的影子,只是在平地上搭棚子,分成许多区。

杜中宵一行没有走正门,而是从一个小偏门进了商场。一进商场,就见路两边蹲了许多百姓,面前摆着几样东西,各自叫卖。有卖蔬菜的,有卖鸡蛋的,还有卖活鸡活鸭的,当然更少不了卖鱼虾蟹的。

杜中宵觉得稀奇,走上前,看一家卖的河虾肥大,便上前问道:“这虾多少钱?”

摆摊地道:“客官好眼光!这虾是新从河里捕上来的,最是新鲜!若是拿来做醉虾,入口鲜美,难得美味!我这里没有虚价,五十文钱,全部拿走!”

杜中宵看他面前大半桶,道:“我家里人口不多,如何吃得了这么多?”

那人挠头:“这可如何处?我又没有称,不能分开卖。客官,五十文没多少钱,便就全买了!”

杜中宵道:“委实吃不了。这样吧,我算你一文钱三只,来三十只,我给你三十文钱。”

这样算倒也方便,卖虾的数了三十只虾,用个荷叶包了,交给杜中宵。

杜中宵把虾交给十三郎,付了钱,随口中问道:“这里不是新开的商场么?你如何在这里卖虾?难道也是商场里的人?”

那人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我们这些人是租了商场地方,给他们几文钱,在这里卖些货物。这处商场是城里牙人们开的,卖活物不值当,便让我们来摆摊。”

杜中宵点了点头,明白了是怎么一会回事。牙人们是以前生意的经手者,他们控制市场,决定着货物价格,可让卖货的人分文不赚,也可以让他们满载而归,是商场的主宰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知道有多少手段。这些生鲜活物,对于商场来说生意难做,他们便专门空出块地方来,租给小贩。既收了租金,又完善了商场的货品种类。不用问,除了禽畜生鲜,其他一些他们一时难做起来的生意,只怕都是如此处置。只要有地方,有客流,还愁找不到在这里卖货的?

杜中宵告别了卖虾的,一路看过去,这一带全是如此摆摊的小贩,或者还有一些种菜养鸡的。场面乱糟糟的,如同外面的菜市场,气味也有些难闻。

走不多远,便看见前面的空地上,搭了几个棚了,有人在那里卖吃食。

樊城的商场里有饮食区,有少量棚子,大多数都是店铺。商场收他们的租金,同时打扫垃圾,管理卫生。这里则完全没有服务,也没有管理,只是划个地方出来,交了钱就可以在这里做生意。

杜中宵道:“正好饿了,我们过去买碗汤吃。”

十三郎道:“提举,这个地方看着恁地腌臜,如何吃得下去?不如我们到外面,寻间食店,买些来吃好了。这里没个人照看,谁知那边下到锅里的是什么东西?”

杜中宵道:“无妨,我们过去看看。若委实不能吃,再出去吃不迟。”

一边说着,一边到了棚子前面。

第一家是卖各种河鲜的,附近最多,价钱便宜,两口锅放在灶上,都是旺火来炒。这种做法还是杜中宵推行开来,因产简单易行,出现了很多这样做的小吃摊。

看灶的旁边摆了几个大木桶,里面的鱼虾都鲜活,指了之后老板在一边加工,倒是新鲜。

杜中宵正要点条鱼吃,十三郎道:“提举,你看那边他们用的锅,一家做完了,刷也不刷,便就做下一家的,看着如何有胃口?我们已经买了虾,晚上回去吃虾好了。”

杜中宵笑笑,绕过这一家,到了下一个棚子。

这里卖的是大锅羊肉汤,锅里的汤香味四溢,案上堆着煮好了的羊肉,细细切作薄片。另一边则是切好的香菜和葱花,翠绿可爱。旁边有面饼,可以泡到里面吃。

杜中宵道:“这里的汤看着干净,用具也都清洁,便喝碗肉汤吧。填填肚子,傍晚回去。”

十三郎看着确实干净,点头道:“喝汤好。来两碗肉汤,能顶一天了。”

几人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杜中宵和十三郎坐一桌,其他人坐了一桌。

小厮过来,杜中宵道:“我们一人来一碗肉汤,多加些肉。他们每人几个饼,我就不要了。”

小厮道:“客官,我们这里只喝汤,是五文钱一碗。若是加肉,有加十文钱的,十五文钱的,还有二十、三十文钱的。越贵肉越多,加肉的汤可以随便添,而且面饼免费吃。”

杜中宵道:“好,那便每人来一碗三十文的。既然出来,何必小气!”

一听要最贵的,小厮答应一声,高高兴兴飞快地去了。

不一刻汤上来,杜中宵一看,好大一个海碗,里面大半碗熟肉,着实实惠。上面浮着一层翠绿的葱花和香菜,看着极是清爽。

拿起筷子,杜中宵吃了几块肉,赞道:“好,好,这汤清香,肉煮得绵软,着实不错。”

十三郎连夹几大块肉,嘴里嚼着点头:“官人说的是,这里好汤,好肉!”

话音刚落,就听旁边一个清脆的声音道:“阿爹,你看那些人吃肉!”

杜中宵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一对二十多岁的年轻夫妻在喝汤,旁边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几人。那孩子目光清澈,看见自己看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

杜中宵心情不错,叫过小厮来道:“那边一家人,送一碗三十文钱的汤过去,算我请的。对了,有了这一碗汤,他们再喝汤吃饼就免钱了吧?”

小厮看看那一家人,看起来并不能吃多少,点头道:“官人说的是。”

端了汤过去,男子大吃一惊,忙问小厮怎么回事。听说是杜中宵请的,忙拉着孩子过来道谢。

杜中宵道:“不值得什么。若是不够,可随便加汤吃饼,有了肉就不要钱了,一直吃饱。对了,你们一家是附近人吗?到这里来逛商场?”

那男子道:“回官人,小的是河南府偃师县人,因家境艰难,到荆湖南路投亲去。我一个亲戚在鼎州居住,听说那里水土丰美,正缺人手,带了老小去投奔他。”

杜中宵点了点头。

那一家千恩万谢,回去吃肉喝汤。两口把肉挑出来,尽着小孩吃,自己拿了两个面饼泡着。

随着火车通到了江陵府,很多在中原不得意的人,纷纷南下。京西路的营田务人员已经很多,现在不随便招人,大多都进入了荆湖路。这一条铁路,开启了两湖开发的热潮。

随着人口涌入,移民难免与当地原有的蛮族发生冲突,惹起一些小型的乱子。荆湖路多年对付蛮族叛乱,了铁路物资的支援,应对起来游刃手余。

这就跟后世的美国西部大开发类似,在土地的吸引下,纷纷进入未开发地区。生产习俗与文化的差别,自然会引起土著的反弹。不过宋朝是以招安为主,美国人则是进行种族灭绝。

这些开发出来的土地可不是殖民地,而是扩大的领土,与原有的领土是联在一起的。不管是宋朝开发荆湖,还是美国开发西部,都是有效领土扩张的过程,与殖民地是完全不同的。

经过开发,这里会成为国家的一部分,融入到国家当中。其商业是全国市场的一部分,而不是原料提供地和商口倾销地。这种扩张出来的领土,才会成为国家的一部分。与此相反,殖民地由于最根本的开发目的,哪怕人口与主体民族相同,最终也会独立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