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198章 定期储蓄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198章 定期储蓄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与木版相比,铜版线条可以细得多,画面精细得多。而且使用油墨后,可以进行凹版印刷,特别适合于印刷货币。杜中宵的印象中,制铜版用蚀刻的办法方便得多,而且可以表现复杂的画面,甚至他都记得蚀刻铜版的是三氯货铁溶液。可惜,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出制备三氯化铁的办法来。

至于用强酸,像硫酸和硝酸,杜中宵没有进行尝试。这两种酸是可以制备出来的,不过这个时代非常不经济,而且危险,还是等到化学进一步发展,再走这一条道路。

现在用来制版的,是机械方法。用一台蒸汽机做动力,通过软轴带动刻刀旋转,进行雕刻就简单了许多。经过简单培训,一般的刻字工匠都可以操作。其中的关键是软轴,用钢丝卷绕而成,虽然远不如后世的柔软,已经足够用了。

铁监每一台卖出去的蒸汽机,都是有登记的,地方官会定期上门检查,防止用于不法用途。钢丝软轴看起来简单,其实制作非常不容易,也可以进行控制。如同营田务衙门这种印刷方法,民间其实不可能伪造假钞。不过人对金钱的渴求,民间技术人才丰富的想象力,还是让杜中宵不敢掉以轻心。

仿假钞,杜中宵认为最可靠的,还是印刷。用的油墨是特制的,画面是专业的画师用透试的方法画实际景物,伪造者直观上一眼就可以认出来。而是凹面印刷,摸上去有特殊的手感。这些技术成熟,杜中宵打算要推出纸钞了。先从储蓄所的存据入手,试一试民间的反应。

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已经成熟,难的是字体。没有合适的印刷字体,印出来的书籍看上去就让人觉得不舒服,不适于大规模推广。杜中宵试着自己写了一些仿宋字,让刻工仔细钻研,还没有完成。

出了房门,杜中宵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自己对于金属活字印刷技术想了许多,没想到最后却卡在字体上卡住,实在出人意料。开始的时候,完全没想到这会是个问题。

离了制金属活字和铜版的房间,杜中宵和苏舜钦到了旁边常规制木版的地方看了看。这里的刻工同样使用蒸汽机带动的刻刀,现在刻版方便得很,拿着刻刀便如写字一般,制出来的木版又快又好。有了这个办法,活字印刷没有什么紧迫性,可以慢慢完善。

蒸汽机作为动力,几乎各行各业都需要。学着营田务制版的方法,转运司和发运司同样买了蒸汽机刻字,甚至京城里几个重要衙门,也都买了好多台。

随着蒸汽机被各行各业使用,工业革命已经露出了曙光。只不过纺织业的大头是麻纺织,因为工艺的关系,反而对蒸汽机的需求并不迫切。只能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一步一步慢慢来。

时间总是匆匆忙忙,不知不觉就到了秋天。

贺大背着个包袱,到了阮得功的店外,见阮得功站在外面,行个礼道:“员外好清闲。”

阮得功看看贺大,笑着道:“贺大,你家里好生意,隔几个月就到这里来存钱。”

贺大不好意思地道:“员外说笑,我家里哪有许多钱?因为我时常在外走动,乡亲们的手里有了余钱,也让我帮他们存。我自己只是一点小钱,顺便而已。”

阮得功与贺大一起进了房门,听了这话,道:“贺大,这我可要说你。钱财最动人心,也最让人觊觎,轻易不要帮人钱财上的事。他们在存钱,只管自己来好了,怎么好经别人的手?”

贺大道:“都是乡亲,不是外人,也没有什么。”

阮得功开了门,关门进了柜台后面,推开木栅下的小窗,对外面站着的贺大的道:“今日要存多少钱?都在哪些人的名下?存钱的凭据拿给我看。”

贺大答应一声,从怀中掏出五六张存钱凭据,一张一张按数了钱,递到柜台里去。

营田务卖了田的大户,阮得功一家是发展最好的。他在这里开了间铺子,儿子到外面学习,再没染指其他产业。正因为他生意稳定,名声好,许多生意自动找上门来。常平司开了存钱的储蓄所,这处镇子便由阮得功来经营,每月有优厚的佣钱,多了好大一笔收入。

两个月前,储蓄所推出了新的政策,可以存固定期限的存款,有利息可收。这项政策一出,着实引起一阵轰动。只要把钱存进去,没有任何风险,就能领到钱,这可是从前没有的事情。

以前要用钱生钱,只能放贷,要保人,要看着贷钱的人防止跑了,许多风险。存进常平司,诸事不管,到了时间就能收利息,人人心动。仅仅两个月时间,储蓄所的存款翻了几番。

贺大存完了钱,对里面的阮得功道:“员外,你看一看,我这些日子散存的钱,可满了一足贯?”

阮得功翻了翻账本,道:“一贯多喽。怎么,要存成定期么?是三个月还是半年?”

贺大道:“三个月吧。等到再攒一攒,够了数目,一起取出来,存成个整年的。”

阮得功口中称好,提笔把贺大的账改过,凭据递了出来。口中道:“新近常平司行下公文,以后你们存钱,只要过了三个月时限,可以在京西路的任一州县储蓄所,提举现钱。只能州县,镇子下面却是不行。你记住了,以后出门做生意,不必再带现钱了。”

贺大道:“员外说笑,我就在本乡做些小本生意,怎么会到外州外县去?”

阮得功道:“你不知道,最近铁路上跑的车多了起来,沿路的几个州县多了许多生意。像是襄州和叶县这等有大站的地方,天下货物,应有尽有。就看各人的眼色,不定买些什么货回来,就赚到大钱。”

说到这里,阮得功叹了口气:“自开了这处小店,我的日子安稳,跑不动了。若是前几年,少不得我也出去转一转,看看有什么生意可做。我家大郎写信回来,叶县那里商铺林立,不知道多么繁华。前两年还想着学些手艺回来,现在信里的意思,是怎么也不想回家了。”

贺大听了,有些神往,道:“什么时候我家里有了钱,也带着一家人出去转转。日常里只听你们讲外面多么热闹,可惜无法亲眼得见。樊城那里听说开了一个大商场,什么货物都有,周围许多人家都去过了,我一直抽不出身。家里浑家和孩子有时吵闹,都说要去看呢。”

阮得功收好账,从里面出来,把门锁了,口中道:“那里可是热闹,货物不胜枚举。还有一样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就是里面有诸多名品的铺子,卖的货物十分精良,都是外面看不到的。只是价钱太过于昂贵,不是我们这些人用得起的。到了那里,就是什么不买,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贺大连连点头:“是的,是的,我听许多人讲过了。等到攒些钱,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也带着家人去转一转。买些城里的用具,不然老是被人笑话没有见识。”

贺大做着小生意,照顾着家里私田的粮食桑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村社里有活,他妻子便就去做,也能挣些闲钱。那里腌制咸蛋松花蛋,非常轻松,女人做来合适。

狗头已经上学了,时常得到先生的夸奖。贺大留了心思,平时一家极是简省,把钱存起来。要是狗头真有那个命,能够学些知识,到铁监那种地方去做工,也就算熬出头来了。

几年的时间,铁监里待遇好的消息,就连这几百里外的偏远地区也都知道了。在那里面做事,只要出力做工,便就钱粮不缺,生活富裕,比在衙门里做个公吏还要强。那里只看本事,不问家世,对于贺大这样的穷苦人家来说,是一条不错的出路。更不要说那里学了本事,就是不做了,出来也可以靠着技术做起自己的生意,让人羡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