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215章 常平判官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215章 常平判官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来的是卢革,之前知婺州,任满到京述职,来做第一个京西路常平判官。本来京官到任,离京应该是走驿路的。从唐州下车,经湖阳县到枣阳,见仍兼营田务的杜中宵。铁路经过唐州,与原来的驿路分道而行,绕过大泽,刚好走的湖阳另一边,经过新野。铁路已经运行数年,朝廷终于改了原来路线。

卢革年少成名,十几岁的时候得到了知州马亮的赏识,参加发解试,马亮特意叮嘱通判让卢革过发解试。卢革听说了此事,以得私荐为耻,没有参加。下一届进士及第,年仅十六岁。

这个人很奇怪,少年进士,升官不算慢,政绩也好,但从来没有得到越级提拔的机会,也没有入馆阁,也没有做京官,一直都在地方任知州。现在四十多岁,为官近三十年,还是知州资历。绝大部分官员如果没有朝中重臣赏识,大约一生就是如此了。

前几年在广南西路知龚州的时候,卢革遇到一次蛮乱,全路震动。他曾经提醒安抚使杜杞,广西地少人贫,数州不如中原一大县,应该即早修缮城池,调防兵马,防备蛮人作乱。当时没有得到重视,今年侬智高事发,显出他当时的先见之明,来做常平判官是受到重用了。

杜中宵几人迎了卢革进来,分宾主落座,问了路上辛苦,杜中宵道:“你来得正好。自建常平司以来,这几年都是与营田务合署办公。这两年常平司发展起来,不比从前,正商议要建自己官廨。只是放在哪里,是襄州,还是唐州、邓州,一直定不下来。你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官廨定下来。”

卢革拱手:“提举,以京西路论,首州应该是河南府,第一大城该是洛阳城。常平作为监司,主管钱粮工商,与其他监司职责并不相同,何不设于北路?”

杜中宵知道他说的是洛阳,对他道:“洛阳为西京,除转运使同,其他监司也皆有官衙。而且那里有西京分司,虽然不理事,高官众多。管钱粮工商更加易受这些人的话语影响,离远一些好。再者现在常平司在北边数路事务,都是委河南府通判代管,也算有衙门了。”

通判与知州不同,是真正的朝廷派出官员,而且一手监察一手钱粮,职责正跟监司对上。几个监司委派地方官做事,首选通判,其次才是幕职官。常平司初建,官吏不足,北路几州事务,都是由河南府的通判代管的。杜中宵完全放权,铁监以北,除了本司的条例公文和通行事务,日常事务一概不插手。

河南府作为西京所在,与其他地方不同,一向是两员通判,一治留守司事,一治河南府事。两员通判资历要求都高,必须是知州资历,一任相当于知州一任。而且治河南府事的府通判,与签判有分工,不管理城内事务,只管属下郊县。此时的府通判是孙长卿,代管常平司北路事务。

听了此话,卢革道:“不设于河南府,那只有一个地方可设,就是襄州。邓州虽然也是大州,但火车是过其辖境新野,并不从城里过,有些不合适了。襄州虽然偏南,但地方富庶,又通火车,是前朝山南东道所在,不是其他地方可比。不过,其实还有一个地方,就是铁监。”

杜中宵点了点头:“是啊,除了襄州和洛阳,现在最合适的地方就是铁监所在了。那里跟其他的场监不同,治下人口众多,而且富庶,又是几条铁路的交汇地,我也委决不下。”

当时设立铁监的时候,本是选的偏远山区,但有了煤和铁,那里迅速发展起来。又有几条铁路在那里交汇,交通便利,反而成了京西路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真正较真起来,那里的经济腹地太小,以后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不利于作为掌管一路的衙门所在。但现在衙门本就简陋,选在那里又有什么不可以?

商议了一会,杜中宵对张昷之和卢革道:“这样吧,现在南方侬智高作乱,朝廷秋后必然派兵。我们这里的营田厢军是离那里最近的大胆兵马,当为朝廷分忧。这一个月各军士卒俱已招齐,我便带他们到铁监去,进行整训。营田务的事务,交给张主事。常平司的事管,便交给卢判官。卢判官可到襄州设常平司的官衙,将来是做判官用,还是提举用,再议吧。”

卢革拱手:“下官初来,诸般事务俱不熟悉,如何就敢接此重担?此次出京,圣上和宰相都再三叮嘱,常平司管一路钱粮工商,一年经手的钱无数,一定要做好。现在京西路的钱粮对朝廷特别重要,一旦这里有失,天下的许多事就无法办了。”

杜中宵道:“无妨,边做边学就好。常平司诸般事务,都有条例,有合适的官吏,很快就会了。这几个月,我一直整训厢军,常平司还不是好好的?樊城到铁监有火车,有紧急事务,一日可达。你每隔一个月,到铁监见我,有事商量就好。”

卢革没有办法,只好拱手道:“如此,下官就只好勉强先如此。以后有了事,到铁监见提举,莫要嫌我罗嗦。委实出京的时候,圣上和宰相再三叮嘱。”

此时是庞籍独相,权威很重,没人敢把他的话不当一回事,杜中宵也不敢。铁监交通便利,不管是南边的襄州,还是北边的洛阳,都有铁路相通,一日可达,在那里耽误不了事。正是如此,杜中宵才决定带厢军到那里整训,同时协调南北事务。

以前显不出来,常平司设储蓄所和钱引务后,里面的存款直接展现了京西路的发展成果。朝廷本来多是从京西路调运实物,现在钱的数额在那里,看得更重。现在钱引,可是有本钱,跟现钱挂钩的,储蓄所几千万贯的数目,特别扎眼。只是朝廷还没想出动用存款的办法,只能看着就是了。

前几年王尧臣做三司使的时候,曾经统计过钱粮。现在朝廷每年收入约一亿几千万贯石匹,支出也大约此事,基本收支相抵。天下的大工程,主要是铁路的修建,全部是由京西路负担。如果把这些折成现钱,京西路的分量就更重了。其中营田务和常平司的收入,早已经远远超出了转运使司的税赋。主管两项的杜中宵,地位水涨船高,早就不是前几年那个资历不足只能带权的官员了。

去年开始,朝廷仿京西路制度,推广常平司,先设在京东和淮南两路。这两个地方不在前线,地方经济较发达,又在黄河以北,与京西路有相似之处。京东路仿京西柏亭监的例子,重建莱芜监,只是因为人才和技术不足,还没有发展起来。淮南路看着眼馋,从今年起要求京东路把徐州划归他们,各方牵扯朝廷还没有同意。除此之外,两路常平司下的商场都开设起来,一切制度学京西路,迅速见到了利益。最近谋划,在开封府也设立常平司,加上京西路联结起来,通买通卖。

对于杜中宵来说,营田务和常平司都已经发展成熟,制度基本完备,做日常事务没大意思,心思转到了军事上。虽然朝廷盯得紧,地方看得重,大多数权力他还是放下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