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65章 胸有成竹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65章 胸有成竹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 杜中宵把文书放在一边,拿起杯子,喝了一口酒,从旁边盘里摘几颗葡萄来吃。

铁路一修到镇戎军,党项人的态度立即变了,再不像前些日子那么强硬。朝廷来书,让杜中宵约束赵滋,暂不攻黑水城,等候京城消息。

杜中宵要的是交通线上的黑水城,并不想打仗。河曲路的兵多了,整训可不容易。这十几万人要想形成战力,怎么也要一两年的时间,短时间不适合再开战。党项人自愿把黑水城交出来最好,省了许多麻烦。现在已是夏天,新来河曲路的军民不管农牧,都赶不上季节,不如多建些工程。

党项出使京城的两个使节,诺移赏都是顾命大臣,代表了党项皇族。李守贵是朝中大臣,太后临朝的新贵。两人一个代表皇族,一个代表太后,说明了前次大败,没藏讹庞在党项的势力有所衰落。

党项太后没藏氏原来是野利遇乞的妻子,李守贵是野利遇乞的管家兼谋士。元昊杀野利遇乞,没藏氏出家入佛寺,李守贵随侍。不知道是那个时候两人勾搭上的,还是以前就有奸情。后来元昊后悔杀野利遇乞,找寻他的家人,没藏氏被野利皇后接入宫中。偶尔元昊见到没藏氏,贪图其美貌,与其私通。私情被野利皇后发现,再次逼没藏氏出家。元昊赐没藏氏为“没藏大师”,安置于戒坛寺,时时到寺中与其私通,甚至于夜宿佛寺,私毫不加掩饰避讳。后来立没移氏为新皇后,废野利皇后,一直没有舍弃没藏氏。

党项太子宁令哥因新婚时妃子被父亲元昊夺去,怀恨在心,怀利刃刺元昊重伤,最后不治。没藏讹庞杀宁令哥,又以没藏氏有身孕为由,强行不遵元昊遗诏,不让委哥宁令为国主,而等没藏氏生子,即是现在夏国主谅祚。没藏氏由此而成为太后,临朝称制。

没藏氏当时生的是不是谅祚?当时生的是不是男孩?当时都说不清楚。党项有传言,谅祚其实是没藏家的孩子,被抱入宫中,指为元昊之后。这种事情外人根本不知道,没藏氏当政,大家也不敢说。

没藏氏当政后,李守贵平步青云,成为党项新贵,朝中大臣。他本是汉人,喜欢读书,肚子里有些墨水,这大臣当得也似模似样。当年丈夫野利遇乞被元昊所杀,没多久没藏氏就与元昊双宿双飞,这种事情想来也做得惯手。如同当年元昊一样

样,丝毫不遮掩,现在没藏氏也与李守贵同居同起,如同夫妻一般。

杜中宵得到这些情报,对党项啧啧称奇。元昊那皇帝,不管后世怎么吹嘘,他的朝廷从头到脚透着草台班子的味道。皇室成员的私生活,男女关系,那就更是乱得一塌糊涂。不过不管怎么说,李守贵作为与太后同居的男人,在党项必然有非同一般的地位。他和诺移赏都一起,基本就能决定党项朝政大事,说是回京请旨,不过借口而已,黑水城十之党项要献出来了。

杜中宵喝着冰凉的葡萄酒,想着党项的事情,许多关系一时都理不清楚。这个没藏氏想来长得该十分美貌,不然以元昊性情,不该保持关系那么久。自己的太子娶媳妇,元昊一看媳妇漂亮,夺过来就立为新皇后的性情,没几分美色,怎么可能庞遇不衰等到元昊死。

现在没藏氏不过二十几岁年纪,喜好游猎,还喜欢夜游,显然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就光是她身边的男人,就能搅得党项不得安生。

正在这时,包拯走了进来。见杜中宵坐在树下的交椅上,一边小桌上一个搪瓷盆,盆里面放满了冰块,里面一把酒壶,还放了些瓜果。不由笑道:“今日节帅好逍遥!”

杜中宵起身,笑道:“几年月来忙得昏天黑地,今日得闲,放松一番。偷得浮生半日闲吗。”

对于杜中宵偶尔冒出的这些一句两句,不知道来历的好句子,包拯习以为常。

各自落座,杜中宵道:“龙图过来,不知什么事情?”

包拯道:“度支司下了本路印的钱引数额,前日还用火车运了印钱引的机器来,并运来了作为本钱的铜钱。来问经略,可不可以印钱引了?”

杜中宵道:“应该要印了。胜州地近边疆,用铜钱交易,容易流出境外。不过,钱引事大,不能随便就印。最好有巧手画师,精心制版,除了防人盗印,也容易让百姓接受。”

包拯道:“此事巧了。即将到任的胜州推官文同,便就以书画名世,尤其善于画竹。”

杜中宵没有详细看文同的资历,听了这话,急忙问包拯。

包拯道:“文同是川地永泰县人,皇元年进士。天圣进士苏涣为其表叔,对了,其弟苏洵也甚有文名。文同善不但善诗文,还有一手好丹青,尤其善于画竹,特别是

墨竹。若是用来刻版,必然极好。”

杜中宵点了点头,把包拯说的理了一遍,虽然想不起历史上有这号人物,他的亲戚倒是有名。苏洵是他表叔,那么苏轼就是他表弟了。突然起来,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好似与苏轼有些关系,莫不是就说这个文同的?有这么个人,还是自己属下,刻个以竹子为题财的钱引版,也是一桩趣事。

河曲路是边路,兵马众多,花费耗繁。偏偏人口少,税收自然更少,户部现在收不到多少钱。度支给的钱引数额不少,户部只能向这里运钱。好在有了钱路之后,运铜钱也方便了。

杜中宵想了想道:“钱印出来,最重要的是要花出去。我们这里与内地不同,内地只要官府收税收钱引,民间就喜欢用。我们这里民户绝少,数额又多,印出来花不出去,也无处去收。”

包拯道:“那该如何?现在度支对各路只放钱引数额,不肯拨现钱过来。户部运来的钱,非是用钱引到储蓄所换,不许官府挪用。”

杜中宵道:“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从胡商身上想办法了。他们肯用,一切就都好办。”

包拯听了摇头:“本朝铜钱他们喜欢,换成纸印的钱引,哪个肯要?此事只怕有些难办。”

杜中宵道:“正是因为难办,才要想办法办到。不然我们手中没钱,事情要怎么做?地方上修铁路筑城池,哪一样不要钱?这里又是到中原的大门,番商运了货来,没有钱交易,生意就做不起来。我们想一想,如何能让胡商认钱引,我们不缺钱用。”

包拯道:“除非,让胡番可以用钱引到储蓄所换铜钱,并允其带出境外。”

杜中宵摇头:“那样怎么可以?铜钱流出境外,再难回来,用的可是钱引的本钱!不能在这上面打主意,还是想着怎么让番商在境内用钱引换到货物,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包拯道:“这就要户部司帮忙了。本来我们发了钱引,收回去就是户部司的事情。本地新拓,收税不多,那就让他们在商场上用功。让商场多卖些胡人喜欢的货物,把他们手里的钱引收回来。”

杜中宵道:“商场现在是个草市,哪有内地商场的样子。算了,让户部司在本路设提举常平,专人负责此事。现在本路各州,官吏俱是将领兼任,不是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