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137章 什么教育?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137章 什么教育?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送走了众人,王普泡了一壶好茶,美美喝了一口,心满意足。梁都彭从厨房进来,道:“员外今日好惬意!想来羊毛的生意好,卖的价钱合适?”

王普摇了摇头:“说起来,价钱是不错的,只不过生意好就说不上了。我不瞒你,羊毛生意比这间铺子可是差了不少。一年两季,我通算下来,也只有这铺子赚的钱的几分之一,算不得什么事。”

梁都彭奇道:“既是如此,怎么看员外一副格外高兴的样子?”

王普道:“虽然生意差强人意,却去了我一桩心事。前些日子总是想,这里的生意,不似去年那么红火了,这铺子开着还有没有意思。如果家里的生意好,这里我便少待,多在家里帮忙。等到今年的羊毛卖了,才知道,乡下赚钱如何跟城里做生意比?还是老实守着这里,多赚些钱好。”

梁都彭坐下,道:“是啊,乡下赚钱谈何容易!说是乡下好赚钱的,无非是跟在城里做工比,跟老板比那是万万比不上的。而且这铺子,关键是日日有进账,是活钱哪!”

王普连连点头:“正是这个道理,铺子赚的是活钱,每日里都有进账。主管,以后你安心在我店里做活,工钱必然不会负你。家里的那点营生,就交给家里人好了。”

梁都彭点头。他父母还年轻,家里的活做得了,自己在外面多赚些钱,也是应该的。妻子住在胜州城里,夫妻两个租了个小院,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喝了会茶,王普道:“你可听说,这里官府要办学校了?”

梁都彭道:“听人说起过。没什么稀奇,以前在随州的时候,营田务便就办过学校。都是乡里十岁以下的孩子,集合起来,请两个先生教一教。教一门识字,都是极浅显的文字,学会了也当不得大事。再一门书算,也并不难,学会算账。在随州时是教三年,其余不管,也不知这里教几年。”

王普道:“想来是跟随州时一样,无非是教三年而已。这是个机会,比自己私塾先生,不知省了多少钱。我想着,家里两个孩子,虽然大的已经十一岁,还是让他们进学校里学一学。”

梁都彭道:“似员外家里,倒是应该。学会识字,学会书算,还多些见识,以后有好处。”

王普连连点头:“就是这个道理。我自小没有上过学,后来做了首领,才跟着别人学识字,多少能看两本书。自己的孩子,一直想找个先生来教,哪里能找得到?以前任泽在我族里,曾经教过几天,两个孩子当时太小,也没学到多少。如果学校里教三年,能够认识些字,日常再买几本书看,想来会好很多。”

对面商场里卖的不少小人书,王普自己买了几册,闲时经常看。那些书文字意思浅显,不是骈四骊六之类,学校学过就能看。等到再大一些,帮着自己做事,识字书算的本事就拉不下了。

随着日子慢慢稳定下来,后代的教育就是大事。随着这里生意稳定,王普本来想的,就是把儿子带过来,再找个先生。胜州识字的人不少,大多如梁都彭这般,是以前营田厢军教出来的。这种人,请回家里做私塾明显不合适。既然读私塾,当然就要读各种经典,将来考进士的。但是官府开学校,进去里面交钱不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对于王普来说,也不敢奢望儿子中进士,那种事情现在连想法都不会有。只要能够识字,守住自己创下的产业,就是极好了。

听梁都彭说着随州时开办学校的事情,王普越听越是心动。原来那里还有别的学校,大子之后可以去考,许多都有了一世的饭碗。哪里像河曲路这里,一切都是新开始,谁知道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梁都彭喝着茶,道:“我浑家也有身孕了,想着等孩子大了,是要进学校。不足十岁的年纪,做不了什么活,闲着能干什么?进了学校,学上个三年,能识几个字,一辈子受用。”

王普连连点头:“主管说的不错。便似我一样,若不是做首领的时候认了字,就是有机会,又哪里能开这店起来?开店不识字,买东西便有许多不便,更不要说平时的时候。”

梁都彭道:“是啊,人在世上不识字,有许多不便。乡下倒还好一些,特别是在城里,连个榜文都看不懂,这如何处?不是考进士,认字多了也没多少用,一个大字不识更加不好。”

王普对此深有同感。这个年代,市面上的书还很少,一个人识字,也没有几本书看。不过一个字不认识,连个书契都写不出来,就更加麻烦。

此时书铺重要,而且是半官方的性质,就跟识字率不高有关系。百姓大多不识字,官府又时时要求文书证据,可不就需要书铺了么。没有官方的认可,得不到百姓的信任,这种生意也是难做。

杜中宵帅府,陈希亮拿着公文,对杜中宵道:“节帅,开办这么多学校,哪里有教书先生?”

杜中宵道:“去年军中除役,许多人并没有回乡,在河曲路落脚。那些军中除役的人,大多都可以做教书先生。不过是寻常村学,教人识字书算,都是极简单,并不多么费人力。”

陈希亮有些犹豫:“军中自己办的识字班,就极是简陋,这里学出来的人可以做先生?”

杜中宵道:“教些乡野儿童,又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只要措置得当,只要认字,会做书算,就能教得了他们。最关键的,是官府要组织考试,要及时发下粮饷去。”

陈希亮道:“教这样的内容,考试倒不难于组织。不过一旦考试,就必然有人学的好,有人学的不好。考的好的该如何?考的不好的又该如何?有奖惩,此事才能办好。”

杜中宵想了想道:“此事我倒没有深思。本来想的,就是给百姓办件好事,让他们自小有个学习的地方。学的好的,将来要做什么,倒是没有细想。要不然这样,就以官府的公吏和羊毛工厂的工人,让考的好的人再学上几年,到这里面做事如何?”

陈希亮摇了摇头:“如此做,也有许多难处。羊毛工厂自己生产,招人该是他们的事,官府插手就容易生事,让管理者无所适从。衙门的公吏,本来要的是身家清白,在本地有产业,不过这不是大事。只是考的好的人,适不适合可就难说。”

杜中宵道:“那就让他们自由选择好了。考的好的人,可以进衙门,再建一学校而已。至于有的善辞赋,则可以入州学,将来科举。羊毛工厂可以让他们考试选人,怎么选官府就不管了。”

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