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156章 不去管了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156章 不去管了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杜中宵坐在帅府,看着赵滋发来的公文,眉头不由皱了起来。依他现在知道的消息,高昌一是对契丹留恋,再一个对宋朝有所怀疑,一直下不了派使节的决心。随着赵滋进伊州,高昌与黑汗的战事已经停了,正在抽兵回高昌,似有武力对抗的意图。

把公文放下,杜中宵想了一会,对另一边的李复圭道:“高昌的物资,可以支撑多久?还有,前几天下了大雪,冬天风又大,铁路运输受不受影响?修铁路的那些人,是不是停了下来?”

李复圭拱手:“回节帅,高昌的物资按储量计,粮草可以支撑半年,火药枪弹则不行,如果发生大仗,一战可能就打完了。火车可以走,只是速度会比较慢,一个时辰可能就二三十里,不足以前正常时候的一半。修铁路的大部已经停了,只有修路基的人,还在施工。”

杜中宵道:“赵滋三千兵马在伊州,给高昌的压力太小了。高昌虽小,还不会怕几千人。如果几万人在伊州,整个西域就会震动。你命西边修路的人,只要有可能,就要继续修路。”

李复圭拱手应诺。

杜中宵又道:“修到西域的铁路,朝廷拨付了许多物资,只是拿下伊州,那是远远不够的。最低限度,要把西域的商路打通。现在高昌在犹豫,只允许商路向北到契丹,实际断了商路。此事,不能够一直这样下去。等到来年,铁路到了伊州,高昌要么臣服,要么就只能打一场了。”

李复圭道:“节帅,如果与高昌作战,不知黑汗会如何?”

杜中宵摇了摇头:“还能够如何?朝廷一进西域,就是双方共同的敌人。现在只到伊州,高昌与黑汗的战事就已经停了。如果大军进驻,高昌和黑汗合起兵来,与朝廷作战也不稀奇。”

李复圭道:“听说黑汗与高昌相比,是个大国,如果两国合兵,会不会有威胁?”

杜中宵道:“只要我们是沿着铁路进攻,不冒进,他们两国联合也没有什么。黑汗是绿教,高昌则是佛国,双方矛盾很深。一时联合可能,如果作战失败了,哪里能够亲密无间?此事不用考虑,只要铁路到了伊州,一切就都不是问题。西域实在太大,两地之间动辄数百里,修路可不容易。”

说到这里,杜中宵站起身来,走到了官厅之外。转身看去,北方的阴山山脉如一条巨龙一般,横亘在天际之下。天上艳阳高照,却没有什么暖意,寒风轻轻地掠过树梢。

从高昌到于阗,沿着沙漠边缘、大山脚下行进,还有约摸三千余里。就是修河州到居延这样的简易铁路,也要几年的时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己所能做到的极限,只怕就是来年铁路到伊州,大军直进高昌城,拿下那一带的盆地。尉迟三郎要复国,不知道要多少年之后了。

想到这里,杜中宵有些烦躁。河曲路其实也不小,自己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占住了,现在面对西域却感到无从下手。那里地方实在太大了,而人口又太少了,必须要时间。

自中晚唐以后,西域的丝绸之路实际就已经断了,中国的对外交往改为了海上贸易为主。最主要的原因,只怕还是宋朝兴起之后,无法恢复前代疆土,路不畅通。中亚地区,粟特商人依然数量众多,但向中原地区贩运的道路,却被党项遮断了。失去了中原市场,丝绸之路也就没了存在的意义。

杜中宵要进军西域,还是想在这个时候,中亚依然兴盛的条件下,打通陆上的东西商路。此时的拜占庭帝国依然存在,只要打通中亚,东西商路畅通,一切就有了不一样的条件。

想起此事,杜中宵就觉得有些烦躁。河曲路没有什么事情,对契丹和党项开战的条件不成熟,没有什么难度的西域,却因为距离和人口,就是摸不到。

李复圭从里面出来,对杜中宵道:“节帅,居延的张副使来信,问现在居延到伊州的路依然可以通行,是否多派一些人到伊州去。铁路通到居延,那里的兵马,活动半径已经大了许多。”

杜中宵摇头:“告诉张副使,兵马先在居延,只要护住修路队伍即可。居延到伊州之间,只有两处要地,一是马鬃山下,可以到达党项瓜州,另一处就是星星峡。这两个地方都不能驻大军,人多了连水都没地方去找。这种情况下,增加伊州驻军没有用处。等到铁路到星星峡,才可以大军进伊州。”

李复圭应诺,又道:“张岊大军,前些日子已向河州转移,分布于胜州到河州的铁路线上。听闻党项这两年不断地铸炮筑城,增加兵力,如果张岊大军一走,会不会——”

杜中宵道:“贾逵到河曲路之后,一直在武都军城学习,同时带麟府路兵马。他所部两万余,再加上鄜延路兵马的协助,党项没有能力进攻。两年来,秦凤路的兵马已经完成整训,大军集中于镇戎军,党项要防着灵州。他们多大的胆子,敢对河曲路兵马动手?我们兵马布置,不必考虑党项。”

说到这里,杜中宵叹了口气:“加上麟府路贾逵手下兵马,现在河曲路有大军十七八万人。若是没有战功,岂不跟其他各路一样?所以此次进西域,铁路只要修到伊州,要重兵出击!”

李复圭一惊:“节帅的意思,如果高昌不及时来朝贡,要动用武力?”

杜中宵点了点头:“诸事齐备,不能坐等他们来。这些人还是以前的性子,以为一两年的时间,不会有什么变化。却不知有了铁路,一两年间,铁路到了地方,就不能按以前的地理来了。”

按照以前的习惯,从高昌到京城路上的时间,就要一年左右。河曲路战后,高昌用几年的时间探听消息,慢慢找到合适的与宋朝相处的方法,其实是正常的。可现在不同了,铁路一旦修通,遥远的距离就再是距离,大军可以迅速到达。对于宋朝来说,远距离出征的成本大降低了。

契丹两帝并立后,宋朝的铁路向前线沿伸,河北路到了保州,数十万大军随时可以前出。按照以前与契丹作战时,宋朝的动员程度,前线集中百万大军也不是难事。这样数量的大军,对于契丹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特别是宋朝还没有充分发挥国力。

有了铁路,国家的动员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战争对民间的影响则大大缩小了。杜中宵对西域的想法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一个方向十万大军,对于现在的宋朝,并不是特别大的事情,而对于西域的高昌和黑汗来说,则是不可抵挡的。手握绝对优势兵力,枯燥地等在这里,不是什么令人高兴的事情。

叹了口气,杜中宵道:“铁路修起来不容易,特别是在这一带,冬天必须停工,没有办法。等到来年铁路修到了伊州,就不容高昌犹豫不决。无非是大军齐出,在西域再打一仗。当年三万兵马,便就打了河曲路来。现在手中十数万大军,还解决不了西域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