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157章 护路的人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157章 护路的人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 “快看,那里竟然有一株桃花!”听见声音,几个人一起跑过去看,啧啧称奇。

来友谅直起身,看着那一群人,不屑地道:“前边就是马鬃山下驿站,来往的人多了,有株桃花何足为奇!这种路边长起来的,大多不结果子,只是开花好看。”

丁效忠道:“结不结果子,哪个管它!大家只是看花!漫漫黄沙里过来,见株桃花,多么稀奇!”

说完,与身边的几个工人一起,慢悠悠过去看桃花。

来友谅对身边的人道:“这些汉人,最喜欢什么虫鱼花草,好似真能看出什么一样。前面就是驿站,我们过去找口水喝。吃暖喝足了,快些把铁轨上的螺丝拧好。”

有的人随着来友谅走,有的人却不,偏要去看桃花。从居延到这里,全是荒漠,好不容易看到一株花,当然要好好看看。两年多了,现在跟被俘时的时候不一样,人人都是战俘,也人人平等。反正都是在宋军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工作,哪个还比哪个多块肉不是。

白马监军司的部族,原来都是在贺兰山以西的荒漠里生活,一战被全军歼灭,宋军占了娄博贝和居延后,大多都已经迁走,要么就被吞并。现在把人放了,也没有家可回,只能做营田人口。

两年的时间,来友谅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子。从初被俘时的颐指气使,到后来的诸般打压,到最后的心平气和。两年多时间,这一切都已经习惯了。

到了桃花前,见是一株小树,只开了十几朵花,绽放在艳阳下,丁效忠道:“这株桃树,想来是不知什么时候商队经过,有人吃了个桃子,扔在这里长了树出来。虽然长得瘦弱,却也开了花。”

另一人道:“那不跟我们有些像?作为战俘,吃的也比宋军差,还不从胜州,一路修了到这里的铁路出来!再过上些日子,铁路修到伊州去了,听我们就放为良民了。”

听了这话,一片欢呼,纷纷憧憬着以后的日子。见丁效忠沉默不语,有人问他:“放为良民,而且还会有地,这样的日子,不是比以前强了许多?哥哥面色不喜,不知什么缘故。”

丁效忠道:“能有什么缘故?无非是想起从前日子,在良州有田,一家俱全,安安乐乐过日子。现在重为良民,纵然有田地,以前的日子却是回不去了。”

旁边的人道:“你有什么叹气的?我本来是白马监军司正兵,家里有地,有牲畜,还有几个奴仆帮着做活呢!现在重为良民,家却已经不在了,一切要重新开始,不是更难?”

说完,重重叹了口气。当时被俘的辅兵,大多都是奴仆出身,很多没有妻小。他们放良,再分给他们田地,贷给农具和谷种,正是他们以前梦寐以求的日子。正兵就不同了,家都早已没了,不管是种地的还是放牧的,原来的部族逃散一空。现在放良,与以前的日子不能相比。

看着眼前的桃花,天上朵朵白云,众人心情不一。想起铁路修到伊州后的日子,有人欢喜,有人则暗暗发愁。但不管怎么样,现在这种日子是到头了。

正在这时,有人大呼:“开饭了!都过来吃饭!”

看桃花的人一声喊,快步向不远的放饭点奔去。辛辛苦苦做活,大家最开心的就是吃饭的时候。

各自取了自己的饭碗,按照编制排好队伍,依次上前打饭菜。他们的用具,跟军中有些相象,只是比较简陋了些。一个搪瓷的大缸子,一个搪瓷的碗,上面写着河曲路的名号。缸子用来盛饭菜,碗则是用来盛汤或者稀饭的。作为战俘,他们的伙食跟军中不能比,却比以前在党项当兵时强得多了。

到了打饭的地方,丁效忠看大盆里今天是羊肉、豆腐炖萝卜,不由眼睛一亮:“今天怎么有肉?”

打饭的胡老四给他盛了菜,口中道:“不但是有肉,今天还吃米呢。上面说了,铁路修到了马鬃山是了不起的事,今日加肉。你们再修得快一点,以后的伙食说不定比以前好呢。”

丁效忠一面道谢,一边道:“去年冬天几乎没歇,已经难得,再快还能多快?”

胡老四并没有理他,打过了菜,便招呼下一个过来。

丁效忠端着菜,到另一边打了汤,见竟然是冬瓜骨头汤,不由啧啧称奇。虽然汤里的骨头,基本一

点肉都见不到,终究是骨头汤,难得的美味。看来上面对铁路修到马鬃山,看得真重。

端着缸子和碗,丁效忠到了一边,蹲在地上,美美吃了起来。肉吃在嘴里,实在香甜可口,让人忘了前些日子的辛劳。要是天天都有肉吃,该是多么好的日子啊。

管着这里的阮指挥使端着自己的缸子,向这里走来。丁效忠看见,急忙起身问候。

阮指挥使回礼,自己蹲下来,大口吃菜。丁效忠看见,也急忙蹲下身子,接着吃了起来。

吃了几口,阮指挥使道:“上面吩咐,到了伊州之后,修路的人全部放为良民。你们这些人,河曲路也要,伊州也要,到时自己选择去处。”

丁效忠道:“听说是要去营田。指挥使,是分地、贷种和农具么?”

阮指挥使点头:“不错,帅府已经拨了钱出来,专门给你们这些人用的。听说各分村子,初期是每丁五十亩公田,十亩私田。公田收了粮食,四成交转运使司,四成自留,营田务留两成。以后如果营田务撤销的话,公田便就卖给私人。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没有公文,只是听说随州是如此。”

丁效忠欢快地吃着饭,口中道:“种地的分到四成,已经是难得了,以前党项就做不到。再说还有十亩私田,里面收了粮食,不都是自己的?”

阮指挥使道:“确实如此。不过,还有一件事,铁路修完,朝廷希望有护路的人。”

丁效忠一听就知道意思:“指挥使来找我,是希望我不去营田务,而是留下来做护路人?”

阮指挥使点头:“是啊,你做事仔细,脑子又灵活。修了两年的路,什么活都做过,护路再合适不过了。这个差使,是出于自愿,不是朝廷强求。我前来告诉你,剩下的日子你仔细想想。”

丁效忠道:“指挥使,护路的人待遇如何?能不能比上营田务?”

阮指挥使笑道:“护路的人是从你们中选出来的,当然待遇比营田务好。不用做农活,月月都发俸禄,可比种田轻松得多了。而且你识汉字,是难得的人选。”

丁效忠想了想,道:“

原来我都想好了,到营田务之后,开了私田要种些什么。要有菜,还要有果树,种上些葡萄什么的。指挥使现在一说,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阮指挥使道:“无妨,前面筑路基的刚才星星峡不久,怎么也还要一两个月,才能到伊州。这些日子你好好想想,想好了告知我就行。护路的在铁路线上,总比到乡下做个种田的农民强。”

丁效忠答应,又问了些护路的事务,心中暗暗思索。

党项的这数万俘虏,修了两年路之后,已经可以算作宋军一部分了。他们放良,实际跟最开始的营田厢军差不多,只是更加容易而已。有京西路营田的经验,河曲路做起这些来没有什么麻烦。如果只是放良营田,日子可以想象得出来,无非是拼命干活,看能攒下多少钱而已。

数万人大军,全是精干男子,放到地方上不是容易事。现在河曲路的打算,还是按修路的时候习惯来,把这些人分到汉人的营田务里面,由别人管理。河曲路的人口太少,一下子多了数万人,这些人将来娶妻生子的事情,非常麻烦。好在党项管理混乱,这里面的大部分,都熟悉了这种生活。

对党项的两战,造成大量人口流动,部族消失。这些女人将来怎么办,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说得清楚。杜中宵也不知道,他只能把这些事情交给时间,期待时间来解决。

丁效忠想着未来局势,将来会发生什么,对阮指挥使的话一时委决不下。只能暂且放到一边,且先听听别人怎么说,做什么样的选择。

Ps:书友们我是作者安化军,近期由于很多读者反馈找不到读书入口,现良心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几乎能找到网上所有的书,详情请花半分钟时间关注微信公众号"找书神器"(微信右上角点" "号->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 搜索并添加公众号,然后按提示操作即可,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吃完了饭,丁效忠收拾了碗筷,直起腰来,看着不远处的马鬃山。马鬃山与南边的祁连山一南一北夹着平地,形成了广大的河西地区。这里降水极为稀少,只能靠着从高山下流下的河流,在大漠中形成绿州。晚唐五代战乱,人口大量减少之后,都已经成为地广人稀的地区了。在这样的地方营田,只要愿意出力气,总少不了一碗饭吃。可现在宋朝正在迸发活力,铁路这种新生事务更不必说,有诸多机会。

伸了个懒腰,丁效忠看着众人纷纷上工,不再想这些。将来如何,还是先把路修完再说。

一秒记住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