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19章 走访民间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19章 走访民间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回到驿馆,陶十七正一个人独坐。见到杜中宵回来,急忙起身问好。

两个人落了座,上了茶来,一边喝着茶一边说些闲话。陶十七跟着杜中宵的时候,还是少年,这么多年下来,一直把杜中宵当作自己的亲人,无话不谈。

问着这几年柏亭监和叶县这里的近况,杜中宵不由唏嘘。几年的时间,用前世的话讲,这里不是资本主义萌芽,而已经出现明显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铁监随着发展,大量向民间发卖各种标准化的套件,以及一些关键的零部件。以铁监为后盾,叶县开了大量私营工厂。京西路许多州府,都有富贵人家来这里开厂,大多都是开在叶县。这几天官府严查简员外一案,加上杜中宵在驿馆收状纸,闹得人心惶惶。

由于官府管治力是比较薄弱,大量工厂开办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法的事情。现在周围的员外盯着简员外一案,办得严了,会自己想办法。

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商人无法参与到政治中来,他们自成一个小社会。简员外就是那个小社会中的人,很多开工厂的人,都在盯着这件案子。

杜中宵叹了口气,对陶十七道:“这件案子,我现在关注的就两点。第一点,现在看来,白正然极有可能是简员外派人杀死,但却没有证据。已经过去半年,尸首朽坏,重新验尸有什么用处?除非是查当时随简员外做事的人,可叶县县衙人员缺少,怎么查?还有一件,是简员外犯案,他拿了白家的地开的工厂应该如何。我最希望,能与白家商量一致,赔偿之后,不要影响工厂开办。”

陶十七道:“官人的意思,案子查完了,也不拆了工厂,把土地还给白家?”

杜中宵摇了摇头:“白家现在就剩白先一人,把地给了她,她还能继续种菜不成?最好是简家给予充分补偿,她去做些别的吧。柏亭监这些年发展,靠的就是开办的大小工厂,不能断了才是。”

陶十七道:“确实是如此。这些年朝廷不断从铁监调运物资,除了枪炮,还有铁路火车。物资调走了又不给铁,铁监只能自己想办法。许多小工厂,都是从铁监买了零件出去,自己做一些,生产了机器卖出去。铁监要赚钱,无力生产那么多机器,这些关键零件生产容易,靠此为生呢。”

这是当初铁监初建时,杜中宵就确定的路线。即铁监掌握关键技术,生产重要零件,大量供给周边小厂,迅速形成强大的生产能力。现在看来,路线没有错,效果也非常明显,只是官府管理落后。大量的小厂生产了大量财富,只是官府却没有能力把税收上来。而且官治不力,造成社会混乱。

想了想,杜中宵道:“这么多年,又有这么多厂在这里,据你所知,叶县这里有没有什么成团伙的盗贼?官府不力,就有了这些人的发展空间,应该有才是。”

陶十七道:“铁监那里还好,虽有一些势力大的员外,终究不敢过分,被铁监压住。叶县这里可不同,虽然我来的不多,也听说有些强力员外,不事生产,专一靠着歪门邪道弄钱。”

杜中宵点了点头:“这就对了。叶县官府的人员不足,事情又多,应该有人填补才是。明天提刑司调来的官员就该到了,精力应该放到这上面去。白家的案子,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陶十七怔了一下:“官人的意思,白家之案未必能审清楚?”

杜中宵道:“白正然之死,我觉得很难查清。今日看了,那个简员外极是强硬,没有证据,根本不可能开口。而叶县做事的人,以前负责刑狱的押司简中明,又是简家人。除非意外,不然太难。”

作为御史中丞,杜中宵不能在叶县待太久,也不可能在白家一案上花太大的精力。查清了简员外偷换借据,也算是有个交待。到了命案,就不能够强求了。

此来叶县,杜中宵要做的是尽快搞清楚这里的形势,重新梳理地方势力。对于不事生产把持地方势力的,必然坚决打掉。而那些开工厂的员外,如果没有大错,能放过就放过。无非立下规矩,以后有人敢犯就严惩。前面是官府力量不足,才造成地方混乱。

看看到了中午时分,杜中宵道:“我们出去转一转,寻个酒楼饮两盏酒。说实话,叶县外面虽然太乱了些,热闹繁华却直比京城,来了自该看一看。”

陶十七笑道:“官人,这两年许多员外开厂,赚了不知道多少钱。叶县这里,真论起有钱人,若是不算官吏,京城只怕是比不上。有了钱,吃喝玩乐的不就多了!”

杜中宵笑着点头:“不错,有钱人多了,吃喝玩乐的就多了。走,我们去见识一番!”

两个人带着随从出了驿馆,向着城外最繁华的火车站附近走去。叶县这里,除了城墙之中,城外的繁华地区以火车站为中心,人口辐凑。有钱人多了,重要的道路修得十分整洁,铺着石板,打扫得干干净净。两边的店铺门外挑个望子,门口站个小厮,招揽来往的客人。

杜中宵看见,点头道:“这里收拾得倒是洁净,看来官府用了心思。”

陶十七道:“官人,这可不是官府做的,是本地的员外们,许多去过京城,从那里学来的。又花不了多少钱,各家店铺凑一凑,雇几个闲人,可不就收拾好了。”

杜中宵一惊:“这不是官府派人做的?这种事情都由员外们做,不是好事。”

这些社会基本服务,最能看出官府的治理水平。如果连这些都不管,叶县这里,县衙做事实在是不行。地方大户把这些事情做了,其他事情,也就可以想见。

路边的酒楼很多,而且多大酒楼,门外结着彩楼,彩楼下站着女妓。看装修甚是豪华,出入的客人也多。除了本地大户,还有许多人来这里做生意,出了火车站,往往在附近住店。

杜中宵要听市井人物讲话,不进那些大酒楼。走了好长一段路,看见前面一处大酒铺,里面坐了不少人,对陶十七道:“我们听听平常百姓讲什么,到前面那处酒铺里去吧。”

陶十七道:“这一家也有名声。铺子是一家汝州人开的,最早到叶县的时候,没有什么钱,开酒铺专做穷苦人家的生意。因为饭菜味道好,用料实在,价钱又不贵,生意极好,生意越做越大。这家主人也有意思,赚了钱后,把酒铺开得大了,并不盖酒楼起来,叶县城里有名。”

杜中宵道:“倒是稀奇。卖酒水的,赚了钱后都开酒楼,难得守住自己生意的。”

陶十七道:“没有什么稀奇。叶县与其他地方不一样,除了员外们,还有许多在厂里做活的。这些人比不得员外们,却又比一般百姓有钱,正是这种酒铺的客人。”

杜中宵点头,有些明白。由于人力不足,叶县这里的工人费用较高。一般工厂里,做事的工人薪水低的三贯,高的五贯,正常工资跟以前京城里的短工一样。粮食是从襄州运来,价钱不高,工人的生活过得去。闲时出来饮一顿酒,是很多工人正常的生活。这处酒铺,正适合他们的消费水平。

进了酒铺,见大堂里坐了小一半的客人,还空着许多位子。杜中宵让随从自选了几张桌子,自己与陶十七一起,选了一处角落里的小桌,坐了下来。

刚刚坐下,一个小厮快步过来,问道:“两位客人,今日要用些什么?”

陶十七道:“给我们来一道煎鱼,再来一道肉片炒百合,两个新鲜的时蔬。一人一大碗羊肉汤,里面多加些肉。打一角最好的酒,热了端过来。”

小厮应了,道声稍懂,便就快步跑回了柜台。

陶十七对杜中宵道:“这家店里,最出名的是羊肉汤,极是鲜美。现在天气寒了,我们喝上一碗。”

杜中宵在河曲路多年,羊肉汤实在不稀奇。不过既然到了这里,自不会拒绝。

中国本土的猪,长得较小,脂肪含量也高,长得又慢,虽然味道香美,出肉率不高。一头猪养上一年,出的肉与一般的羊差不多,价钱不便宜。叶县这里,由于人口众多,猪又不方便从远处贩运,价钱一直很贵。外面卖的,除了各种炒菜,大多用的是羊肉。

这是与后世不同的地方,宋朝这个时候,人口不多,大量的土地没有开发。大部分乡村,都有专门的牧地,可以养羊,羊肉价格不高。

正在两人等酒菜上来时,进来五个人,互相谦让着,在旁边的桌子坐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对几人中的年轻人道:“四郎,我们家里几代务农,没个当官的。没想到你过了发解试,若是来年进京中个进士,从此就不一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