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25章 穷治地方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25章 穷治地方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白先向杜中宵行礼,道:“相公,案子已经审结,我要到异乡去投靠亲友。多谢相公,接了我的状子,回到叶县来重审。虽然有许多不如意处,终究算是有了个结局。”

杜中宵看着白先,今天穿了一身新衣,气质沉静。想了想,道:“最终也只是简员外勾结章员外偷改借据,逼死人命,没有死刑。你阿爹还是被认为是自缢而死,有些对不住了。”

白先道:“事情已经过去许久,只能够尽人事,听天命了。我的心中虽有不甘,也只能接受。简家赔了许多钱,事情就此过去。唉,一时之间,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

杜中宵一时无言。白家的案子已经审理结束,白正然的尸身已经腐烂,查不出什么,最后就只能按自缢结案。简员外被处重判,流配到西北垦田,并没有一个死刑。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白先满意,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世间事,本就有许多不如意。杜中宵是御史,只能够监察,不能亲自审案,只能够如此了。

送走了白先,杜中宵回到驿馆,觉得有些心烦意乱。拿起这两天鲍轲送过来的审案记录,随手观看。

这些日子抓的人多是把持各个市场的豪强,问了许多案子出来。只是都是小案,没有人命官司,没有牵连极广的案子。在许多地方,这都是日常发生的事情,许多审案官员头痛。

翻遍案卷,杜中宵放在一边,闭目沉思。叶县这样一个地方,面对着大量财富,没有人命官司和大案太过奇怪。在杜中宵想来,每个占据一处市场的人物,不说说个个手上有人命,大量斗殴是少不了的。

想了许久,杜中宵对一边的士卒道:“去请鲍提刑和吴知监来,我有话跟他们说。”

要了多少时间,两人到来,各自落座,杜中宵吩咐上了茶。

用了茶,杜中宵道:“今日白姑娘来向我辞行,说是案子已经终了,她去投奔他乡亲戚了。此案纠缠了半年多,直到送状纸到御史台,我亲自来,才有了结果。”

鲍轲急忙拱手:“都是下官无能,连累中丞。”

杜中宵道:“世间事,有许多不无可奈何的地方,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了。白姑娘虽然对案子结果不怎么满意,但已经审理终结,她也不多说什么。”

鲍轲和吴君庸两人拱手称是,不敢多做解释。白家一案,知道的都明白,白正然之死,很可能是简员外下的手。但没有人证物证,最好只能不问。

看着两人,杜中宵道:“其实,百姓要求的不多,给一个结果就好,没有办法,也不去强求什么都明明白白。我们为官理政,应该明白这一点。过去的事情不多说了,就说自然到叶县收到的状纸,从邻近州县调了许多官员来,帮着审理。你们两人觉得,审得如何?”

鲍轲看了看吴君庸,拱手道:“这几日来的官员几乎日夜不休,详加审理。虽然难免有不如意的地方,他们的心意总是到了。知道中丞留在叶县的日子不多,定然早日审理清楚。”

杜中宵苦笑着摇了摇头:“审理清楚?我看是审不清楚了。一时间抓了这么多地方豪强,叶县地面却平静如初,你们知道是因为什么吗?”

鲍轲拱手:“愿听中丞教诲!”

杜中宵道:“因为抓起来的人清楚,没有抓的他们的手下也清楚,没有重罪,无非是关几天,豪强们出去依然管着地方。又没有多少日子,外面的手下互相忍让,先熬过去再说。不管什么事情,无非是等这些人出去,再慢慢想办法。提刑,这样审案子,对地方真地有好处?”

鲍轲沉默了一会,道:“中丞,这些地方豪强,是因为废了行会牙人,拼杀出来的。他们只要维持地方秩序,并不需要打打杀杀,并没犯重罪。”

“真地没有吗?”杜中宵的语气一下子重了。“打打杀杀,拼杀出来,难道是靠嘴皮子啊!状纸和你们审理的状词我看过了,总是避重就轻,就想这么逃避过去?”

鲍轲不语。其实他的心里,感觉上觉得杜中宵说的有道理,但自己错在哪里,却又说不出来。

吴君庸道:“中丞,那些人不过是把持地方的城狐社鼠,说有错当然有错,但却无大错。官府对地方不能处处皆管,自然就需要这些人。”

杜中宵道:“为什么需要这些人?朝廷律法,治理地方,非官即吏!废了行会牙人,这些人凭什么管理地方?你们审案的时候,凡是牵涉吏人的,都轻轻放过,重点在这些人跟百姓的冲突上面。他们已经把持市场,收着规例,跟百姓还有什么生死冲突?结果审出来的,小案子一堆,没有一点大事沾身。这样有什么用?无非是关几天,就放回去而已!”

鲍轲道:“中丞,事实如此,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杜中宵道:“事实真是如此吗?地方豪强,不勾结官吏,如何渔肉乡里!白家一案,还没有这么复杂,就牵扯到几个吏人。这些把持地方的豪强,县衙中没有吏人支持,如何能做得下去?回去告诉在这里查案的官员,不要怕牵涉到叶县公吏!凡是牵涉进去的,越是吏人,越是要严查!”

说完这番话,场面一时安静下来,鲍轲和吴君庸都不说话。过了一会,鲍轲才道:“中丞,如果这样做,叶县可就没有人干活了。”

杜中宵道:“差役可以从铁监调来,公人为什么不能调来?怕地方混乱吗?叶县有巡检司,如果兵力不够,我行文许州曹安抚,从别处调兵来,又有何难?”

曹皇后的弟弟曹佾,现在正是京西路安抚使,兼知许州,掌管京西路兵权。随着全军整训,禁军开始变为野战军,安抚使主要掌握地方力量。只要有兵力弹压,难道还怕地方会造反不成?当然,杜中宵并不知道这个曹佾,就是后世八仙传说中的曹国舅,一向都是好性子。

吴君庸道:“中丞,公人向来是用地方大户。犯了错,出了事,或者亏了钱,有地方可找。如果严查现在的吏人,把叶县的公吏差役全换过,以后如何是好?”

杜中宵道:“用地方大户?以前还要求大户轮流当差呢,现在都多少年没换了?提刑、知监,那些是地方没钱的时候,不得不用的办法,官府付不起请人的钱。叶县能一样吗?这里如果把赋税收上来,怎么会雇不起人呢?雇的人,岂不是比地方大户好用?更不要说现在叶县客户占绝对多数,还固执地使用地方大户,他们就难免跟豪强勾结,把持地方。”

鲍轲和吴君庸两人不语,但也不敢开口答应杜中宵。

杜中宵叹了口气:“御史台向来不干预地方之事,这次圣上命我来,已经说明了铁监跟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你们怎么还是不明白?地方豪强占住的各处市场,如果换成官府来管,会多收许多钱粮。有了钱,还怕没有人干活吗?”

见杜中宵意思坚决,鲍轲和吴君庸只好拱手:“下官听从中丞之言,回去吩咐就是。”

杜中宵道:“敢治理吏人,查出来的,就不会只是这些小案子了。叶县这样一处大县,一年间各种案子不知多少,都被用各种手段压下去了而已。此次审案,调了这么多人来,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一定要穷治。要不惜把整个叶县翻过来,一切都重新来过!”

鲍轲和吴君庸称是,心中觉得胆颤。看杜中宵的样子,可不像是查案,倒像是来翻江倒海。

让两人离去,杜中宵重重地叹了口气。有时候,自己真想抛开这些地方官员,亲自上阵。可惜,自己供职御史台,在叶县待的时间又短,实在做不到。

此次借着审理白家一案的由头到叶县,杜中宵想的是抛弃以前的旧传统,在叶县这里,尽量找到发展工业的制度,进行试验,并待推广。可惜这两位官员,与自己不熟,也不是做事的人选。

从建立铁监开始,到现在七八年了,柏亭监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个时候不能改变制度,以后会越来越麻烦。特别是其他铁监,都是学着柏亭监治理,这里本来就是其他地方的榜样。

宋朝的政治结构,对官员来说,是军权和财权收归朝廷,地方上只能维持而已。官员掌握大权,地方上做事的人,其实是公吏和差役。从最开始,一切草创,依着户等,由地方上的百姓轮换。一般是中上等户有家财,轮流担任具体做事的公吏,中下等户出力,担任差役。

公吏和差役制度,极大地减小了朝廷支出,初建国时,有其先进性。立国百年,到了现在,各种弊端丛生,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特别是叶县这种地方,经济发展快速,公吏差役催生了地方上大量的不合理的案件。只是上下因循,被压下了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