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68章 审明纪律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68章 审明纪律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了亲兵的禀报,狄青只觉得如五雷轰顶。自己帅军进兵,慢就慢了,只要没有差错,别人也就只是报怨。现在出了这种乱子,朝中的官员会怎么看?怎么说?

亲兵出去,韩琦道:“既然已占青岗峡,怎么战俘会突起反叛?此事并不简单,当要严查!”

狄青道:“此是应有之意。只是现在最要紧的,是立即派兵剿灭他们。东路大军主要驻韦州和溥乐城,清远军正是其侧后,闹大了麻烦不小。”

韩琦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这是狄青所部的内部事务,反叛的党项人想来不多,由着他去了。大战打到现在,党项行将灭国,宋军不遇到点麻烦,实在说不过去。

枢密院,贾昌朝拿着前线战报,猛地摔到案上:“狄青太过无能!三十万大军,行动迟缓,还出了这么大的乱子,群臣如何说!还有十天就要过年了,想破灵州,最少要大半年时间。每日里要支出多少钱粮,政事堂早就不满,偏偏又出乱子!”

田况道:“太尉,不过是党项战俘叛乱,并没有多少人马。只要及时出大军进剿,并不会闹出多大动静。此事可以先压一压,不使朝臣知道。等到狄太尉平定了乱军,再上奏即可。”

贾昌朝道:“青岗峡正在环庆路边上,离环州不远,怎么压下来?我们不报,环庆路也会报到政事堂。唉,真真是恼人!因为进展迟缓,朝臣议论,圣上担了多少责任!偏偏又出这种事情!”

田况看了一眼旁边的程戡,不再说话。程戡与文彦博是姻亲,即使枢密不报,也未必能压下来。

想了好一会,贾昌朝道:“着令狄青,立即派兵南下,扫清党项叛军。如果拖延时日,枢密院必予重惩!命环庆经略崔峄、环州知州张揆,立即派兵北上,配合狄青大军剿灭乱党!”

田况道:“太尉,就怕乱军受大军追剿,顺路南下,骚乱环庆路。”

贾昌朝道:“不过几百乱军,环庆路过万兵马,只要防守严密,哪里有他们作乱的机会。先就如此吧,我立即进宫,禀报圣上。此事重大,命前方立即处理,不可拖延成大祸!”

说完,匆匆出了枢密院,进宫去了。宰执入宫不必排班,向来有事直接禀报,不似其他官员。

御史台,主簿叶项匆匆进了官厅,拱手向杜中宵行礼:“中丞,刚刚从枢密院来的消息,青岗峡有党项战俘作乱,杀伤军兵数百。进占清远军的宁肃带兵前去平乱,结果中伏,丢了性命。”

杜中宵听了,放下手中公文,道:“到底如何?枢密院有没有行文过来?”

叶项道:“想来是文书刚刚送来,还没有送到御史台。”

杜中宵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在自己想来,这种乱子早该发生了,拖到现在,只能说党项上下早没了反抗之心。整训过的宋军,正面军阵对敌,党项人当然不是对手。如果利用地理和人力优势,这样小股滋扰,会对宋军造成很大的麻烦。当时占河曲路和西域,杜中宵一方面对普通百姓相当宽容,另一方面对反抗者严厉镇压,战俘全部编到一起,严加看管,就是怕发生这种事情。

想了一会,杜中宵道:“去把其余御史召到官厅来,我有话讲。”

叶项领令出去,不大一会,郭申锡等人进了官厅,各自行礼。

杜中宵道:“枢密院来的消息,青岗峡发生党项战俘叛乱,杀伤军兵。占清远军的指挥使宁肃带兵平乱,结果中了埋伏,丢了性命。此事必会引起朝野争论,先找你们来,自己商量一下。”

郭申锡吃了一惊:“自占韦州,大军分路南下,扫荡四周的党项城寨。算起来青岗峡应该是刚刚被本朝占住,便就出了此种大事。事情因何而起,应该严厉追究!”

吕景初道:“自去年九月发兵,这是第一场大乱,也是第一场大败,必要从严追查!”

杜中宵摆了摆手:“事情已经发生,当然要严查的。我叫你们来,不是为了告诉你们这个消息,而是统一一下后边进谏的原则。”

郭申锡有些醒惕:“中丞欲要如何?”

杜中宵道:“我觉得要定几个原则才好。对于此次乱子,要就事论事,不要拉扯其他事务。上章针对此事,万不可拉扯到狄太尉一军作战如何,应该如何,甚至前方战略。”

赵抃道:“若不是指挥不当,将领失误,党项战俘为何会反叛呢?打了这么多仗,为什么就狄太尉所部出现了这种事情?针对此事上章,不可能不涉及狄太尉。”

杜中宵道:“不错。我的意思是,凡是针对此事上的奏章,必须就事论事,不可东拉西扯。由于狄太尉一军进展缓慢,朝臣多有不满,包括御史台也是。不要乘着这个机会,从战俘叛乱,随便扩大到前方战略上。将领前线指挥,最忌后方胡乱猜测,乱做评论。没有定力的,手足无措也是稀松平常。指挥作战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最怕没有定力,不能清晰分析面临的局势,被其他人影响。”

郭申锡道:“中丞,狄太尉数年枢密使,对这些应该分得清楚。我等只是尽御史之职,凡觉得事有可疑,或是做得不对,上章就是了。”

杜中宵沉默一会,站起身来,沉声道:“你们一定要我把话说明白了吗?说到作战,朝中有多少官员明白?你们又有多少人明白?而论及前线的乱子,有多少人能忍住,仅针对乱子本身上奏章?什么是御史的本职?风闻奏事,也要有风闻,不可自己胡乱编造。针对此次乱子,你们挖多深我不管,说军有哪些缺陷引起的我也不去管,但不要涉及人事,更不要涉及前线军略!”

见杜中宵面色严肃,几个官员一时愣住。平日里杜中宵一向和善,倒不知道还有这一面。

见都不说话,杜中宵道:“作战时,前线将帅不知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每一项决定,都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如果让帅被后方质疑,在前线就容易举棋不定,产生预计不到的事情。此次乱子,说到底是中下层将领的问题,并不是全局性的毛病。督促军队,改掉这些最好,但不要牵扯别的。”

吕景初道:“中丞是担心,我们以此次事端,弹阂狄太尉?”

杜中宵道:“是有此担心。不过,更重要的是怕你们以此事件,弹阂前线部署。近三十万大军,已经慢慢展开,其复杂不是后方能够想象的。现在军中用枪炮,弹药的储存、分配、运输都是大事,可不是从前可比。对于前线将士来说,他们第一次遇到,慌乱是必然的。如果朝臣再交相攻击,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什么能论,什么不能论,后方的官员应该心中有数!”

不要说是御史官员,就是枢密院的官员,对于现在的战争也认识不深。甚至前线很多将领,也不知道现在的战争是怎么打。发生了事情,后方官员仅针对事情评论,切不可牵扯过多。

杜中宵把手下官员打来,把话说清楚,其实还是对前线的狄青不放心。有党项战俘反叛是意外,平叛的将领中俘战死,就不寻常了。说明现在狄青军中,实际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将领松懈,再一个是将领不合格。如果不出意外,还有违抗现在军制,劫掠民财等诸多毛病。怎么处理,就看狄青怎么做了。

后方官员如果牵扯过多,反而可能让狄青束手束脚,出现更多乱子。既然用了狄青,朝廷就应该相信他,不要过多猜测。觉得狄青不可用,就尽快换人,打仗最怕犹豫。

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