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92章 旧人去向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92章 旧人去向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军改是个热门话题,朝中许多大臣都在议论,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依据的蓝本,自然就是杜中宵在随州练营田厢军的例子。几年时间,京城中有军校,很多官员也了解了军事知识,各种想法天马行空。针对禁军的例子,更是有许多不同的建议。

韩绛道:“此次党项之战,许多官员都对狄太尉不满,认为其进军过于缓慢,失去战机。反而是中丞不是如此,一直在强调狄太尉所带兵马不同,以致贻误了战机。”

杜中宵道:“此是事实,只是许多人忽略罢了。大战之中狄太尉只分兵一次,便就出了青岗峡的乱子,可见他所部的兵马,确实有许多问题。”

王珪道:“中丞以为,狄太尉所部兵马,有什么问题?”

杜中宵道:“自两汉以来,多次战乱,许多人就忘了一点,军队首先是朝廷力量,最重要的其实是朝廷之政。晚唐五代以来,兵为天子私有,凌驾朝政之上。入宋以后,朝政和地方之政剥离出来,还给了朝廷。而相应的,军队内部事务,朝臣大多不得参与。哪怕自真宗朝之后,用文臣为帅,军中的具本事务还是武将自己管理的。现在军中的武将,很多不通文字,军队怎么可能管得好?”

王珪道:“武将是上阵杀敌的人,不通文字也没有什么。便如真宗皇帝时的杨延昭,不识字,却号为良将,军中许多武将都是如此,并没有什么。”

杜中宵道:“你们这是忘了,不通文字的武将,后面是有人辅佐的。一旦遇人不淑,便就出会大问题,杨延昭不就是如此?由于制度不全,军中事务全委统兵官,又严格阶级法,武将一旦不识字,就必须依靠亲信小吏。不打仗的时候,这种事情危害多大,就不必要说了吧。”

王珪和韩绛点了点头,好像明白了,其实还是没有明白。他们都没有领过兵,对于军中事务,只是浮光掠影,并不能真正地了解。军队由于其暴力性,必须要由执政者严密掌控。由于其封闭性,必须要有强大的政治工作,才能保证其忠诚。宋朝在两个方面都做出了相反的选择,降低军队战斗力,完全放权给统兵官,几乎没有政治工作,军队本来就有问题。

现在的宋军,与国政几乎完全脱离,是两个独立的组织。朝廷对于军队来说,更像是一个提供钱粮的角色,具体管理几乎不参与。从军队的角度来看,钱粮是其需要的,而作战只有用金钱来吸引,钱粮一旦不到位,军队立即涣散。杜中宵所要解决的,是这样一种关系,并不那么简单。

喝了一会酒,韩绛道:“想唐朝时候,威加四海,四夷宾服。官员对边地为官,多有吟咏,有边塞诗传世。而本朝对北虏作战连战连败,就连人心也不似那时。这几年灭了党项,收了西域,想来会改变士风吧。中丞在河曲路领兵三年余,大战无数,连战连胜,实在是不得了的事。”

杜中宵道:“现在与以前已经不同,对北敌作战获胜,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真正改完军制之后的时候,可能朝臣会发现,其实仗没有那么难打。”

王珪笑道:“中丞是大功臣,才会这么说。朝中其他官员,哪个敢有这种想法?”

杜中宵道:“不是因为我做了,才这么说,而是本来就是如此。运筹帷幄,庙算胜败,现在跟千年前不是一回事。那个时候,天下有几个人通文字,会筹算?现在天下又有多少?真正名将,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能够临机决断。至于像平时管理,现在已经可以交给制度了。改军制,便就是改的这一点。不是人人可以指挥作战,所以要选指挥官,但平时管理,照章办事,就没那么难。”

说到这里,杜中宵叹了一口气:“可惜对很多人来说,认识到这一点不容易。对于军队里的统兵官就加是如此。以前军制,军中事务全在其管下,士卒生死一言而决。新的军制,指挥官主要指挥作战,平时管理却要依军制。你们说,军中的统兵官会喜欢吗?”

王珪道:“要削弱他们的权力,他们当然不会喜欢。”

杜中宵点了点头:“现在正是这样。要改军制,就要先想原来禁军的出路。不能说一声,从此他们除役,就不管他们了。几十万禁军,就是几十万个家庭,全家皆赖其衣食。京城禁军改不好,与此关系非常之大。为什么圣上明知道河曲路军队更能打,最后不却不照着河曲路的样子,整训禁军?还不是因为军校开了之后,禁军将领去学,大多数人根本不合适吗。不合适就除役,朝廷如何处置这么多人?最后只能委曲求全,还是用他们。此次狄太尉带兵攻党项,作战不力,便就是因为如此。”

饮了一杯酒,王珪道:“若是中丞来改变军制,整训禁军,能不能做到呢?”

杜中宵道:“必须要给现在的禁军找到出路,才能开始整军。不给现在的禁军出路,哪个敢冒然开始军改?数十万大军,加上家眷,夺了他们的饮碗,肯定会出天大的乱子。”

韩绛点了点头:“中丞说的不错,这确实是大事。朝中大臣,大多没有想到此事,只是要按河曲路军制,改革现在的禁军。原来的禁军向何处去,应该先想好。”

杜中宵道:“所以全军整训,首先要想好淘汰下来的禁军到哪里去,才能真正放手来做。前几年就是没有给汰换下来的军人找到出路,只能一切将就。灭了党项之后,陛下要恢复燕云,就绝对不能够再这样了。但是军中诸多将领,包括家眷,哪里是那么好安排的。”

士卒其实好说,现在多了这么多土地,可以安排他们去营田。但是军中大大小小的统兵官,却不那么好安排。他们是官员,哪里去找那么多合适的官位?而且这些人家世代从军,许多是祖传的手艺,做别的事情也做不来。他们对外作战不行,内乱还是驾轻就熟的。

赵祯说要让杜中宵负责改变军制,杜中宵想的就是这件事。军校可以选出人才,淘汰掉不合适的将领,但淘汰下来的将领,朝廷不能一句话说不管了,那非出大事不可。

到底应该怎么做,杜中宵还没有想好。今日跟两位同年说起了此事,就发泄一番。

制度终究是人的制度,不把旧的将士安排好,贸然行事,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安排旧的禁军,需要方略,还需要细致做事的官员,这一切现在都不具备。

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