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167章 阵兵河北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167章 阵兵河北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什么?调张岊所部去河北?!”崇政殿里,文彦博看着杜中宵,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杜中宵点头:“不错,就是调张岊所部。西域已经平定,喀喇汗主力被灭,数年之内没有能力再打大仗。张岊所部整训完成几年,再在西北,用处不大。可以调陕西路兵马去河西和西域,把张岊一军换到中原来。有窦舜卿、刘几和张岊三军在河北路,契丹就没有办法。”

文彦博连连摇头:“西域到河北路何止万里!万里调兵,这、这太过荒唐!”

韩琦道:“现在六月,要到十月下旬,河北路的河流才会结冰。四个月的时间,张岊一军集中起来坐上火车,到河北路应该能赶到。有十五万大军在河北,就不怕契丹讹诈了。”

赵祯点头:“铁路到了西域,不是以前可比。命陕西路经略使王拱辰妥善安排,立即派兵经兴州北上,在河州乘火车去天山南北路。张岊一军,逐次集中,乘火车到河北去。”

其余大臣听了,都觉得万里调西域兵马过于荒唐,但又提不出反对的理由。现在有铁路,加上集中准备时间,一两个月也就到了。铁路的长途机动性,根本不是以前可比的。

杜中宵指着桌上的河北地图道:“防契丹来攻,河北路无非几个要地。最前线的,就是雄州、保州和定州三地,纵深则是真定府和瀛州。特别是雄州最当要路,契丹南下一马平川,最是要害。三军到河北路后,臣以为,应该由张岊一军驻雄州和保州,窦舜卿一军驻定州和真定府,而刘几一军,则到东边的瀛州去。瀛州为河间郡,是河北大城,可以在那里建一军校,由刘几兼掌,训先整训河北路的兵马。”

赵祯皱了皱眉头,凑上前去,看地图上的瀛州所在。现在两所军校,京城的军校整训京城禁军,武都军校整训陕西路和河东路禁军。本来朝廷布置,是整训完京城的禁军,就换河北路禁军回来。如果在河北路再设一军校,就地整训,加快了速度,不过效果也差了许多。

田况道:“如果在河北路设军校,则整训禁军的速度是快了,只怕效果不好。”

杜中宵道:“效果不好,也总是整训过了。以后在与契丹的战事中,看各人造化就是。以前我们总是以为,耶律洪基平定重元之后,怎么也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够平定内部。现在看来,却是未必。契丹人的内战,打烂的是燕云地区,他们不管,还是能轻松派出数十万大军来。”

田况道:“没有燕云,这些契丹人的粮草从哪里来?”

杜中宵有些无奈:“契丹人未必想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把兵马集中起来,自去找衣食,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河北路没有足够兵马,不能御敌于国门外,他们就可以到河北因粮于敌。纵然击退契丹人,沿边数州也必然糜烂。所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河北路的兵马尽快集中起来。”

听了这话,众大臣一时不语。契丹人不是正常的农耕民族,他们的做法跟宋朝不同,这种事情还真有可能发生。集中二三十万兵马,冲过国界,进入宋境,抢掠一番后撤去,宋朝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游牧民族跟农耕民族不一样,更加不要说,五代时候,打仗因粮于敌是常规做法,契丹人做起来更加没有顾忌。河北路在前线,经历的战事多,对于这种事情并不陌生。

看着地图,赵祯沉声道:“整训河北兵马,可不是易事。整训之后,军中要补入数倍将领,哪里有那么多人才?没有数年时间,光是教人识字,就做不到。”

杜中宵道:“没有办法,只能先从整训好的军队中调人。便如张岊、王凯、贾逵、刘几等军,整编完成已经数年,其中许多兵员到了除役的时候。朝廷可以给予好处,把其中识文断字的人留下来,编入军中做军官。各禁军中,加紧被人教兵员识字,一些小军官可以安排识字的人做。一切从简,先把军队的架子搭建起来。纵然不如人意,只要架子搭起来,以后可以慢慢改。”

文彦博道:“太尉如此做,是觉得与契丹大战即了?”

杜中宵道:“不错。相公,年初耶律洪基在河东路落败,虽然得了重元,必然不甘心。河东路地形复杂,对于契丹不利。他未必不会在巩固内部后,在河北路打一仗。”

田况听了不由皱起眉头:“一年时间,连续再战,契丹能打得起来吗?”

杜中宵道:“我们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到时手中有兵,并不怕契丹人来才是。”

一时之间,众人都不说话。去年灭了党项之后,紧接着在河东路打败契丹,朝中大臣都觉得,接下来安定几年。像杜中宵说的一仗接着一仗,正常国家哪里受得了?也就是这几年工业发展过快,加上有铁路调运全国物资,钱粮才不归张。如若不然,仅仅这些军队调动,朝廷就受不了了。

韩琦道:“太尉,虽然现在朝廷钱粮还能支撑,可这样大战不停,终究不是好事。”

杜中宵道:“是啊,相公这样想,只怕契丹人也这样想。”

文彦博出了一口长气:“数年时间,恢复西域,平灭党项,再与契丹开战。一战接一战不停,恕我直言,史上有几次这样的战事?一旦战事不利,朝廷必然受到重创!”

杜中宵看着地图,沉默一会,对一边的张方平道:“参政,钱粮是否可以支撑?”

张方平心里盘算一会,点了点头:“倒是还可以支撑。不过,大战一启,朝廷再无余财。”

杜中宵道:“以前三司每年都有好大亏空,没有余财又是什么大事!这几年来,随着铁监红火,朝廷的商税多收了数倍不止。这钱,终究是朝廷印出来的,存着也没有什么大用。等上几年,等到各种花销多了,那个时候,想有钱打仗也不容易了。”

自杜中宵建铁监,铁路发展,工商业快速发展。这些年,是朝廷收入大量增加的时代。这个时候新的财政开支还没出现,收入增加,朝廷钱粮非常充裕。不借着这个时候打仗,等到后面随着钱粮充裕,各种各样的新的开销出现,钱粮再次没了,那时就更加困难。

赵祯看着地图,想了又想,断然道:“好,与契丹一战不可避免!晚打不如早打,命刘几沿铁路到河北。瀛州升为河间府,刘几大军驻河间。张岊立即与王拱辰商量,调本部兵马,沿铁路到安利军。进京述职之后,大军北上,到雄州、保州。十五万大军,在十月前布置妥当,等契丹人来!”

众臣急忙拱手称是。

赵祯又道:“年初本让杨畋到西域接替张岊,因母病,一直未到。可命其到河间府去,与刘几一起整训军队。等到一军整训完成,可命其领之。”

杨畋本在随州与杜中宵一起练兵,后来用兵时,一直不顺。先是去广南帮着打侬智高,他领着兵马先行,结果后边营田厢军北上。接着回朝提举军校,结果不能压服众将,此时才独领一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