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混在遮天玩群聊 > 第169章 左右为难

混在遮天玩群聊 第169章 左右为难

作者:再梦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4:15:57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章阁里,赵祯仔细地看着桌上的地图。河北路北边,是契丹的南京道析津府,也就是宋朝常说的幽州地区。契丹的州制比较复杂,州下有州,与宋朝接壤的是涿州和易州。

由于黄河北流,这一带河流纵横,陂塘遍布。加上宋朝持数十年开发陂塘,作为阻挡契丹铁骑南下的屏障,地理条件非常复杂。黄河经东的沧州地区沼泽遍布,人口稀少,并不适合大军行动。宋朝和契丹军事交锋的正面,其本是保州到雄州一线。

看了好一会,赵祯直起腰来,对一边立着的李璋道:“你掌机宜司数月,做得如何?”

李璋捧笏:“回陛下,机宜司事务,涉及到的实在太多。虽然微臣时常用心,还是不能完全掌握。”

赵祯道:“无妨,只要知其大略,细务不必要去深究。机宜司既要明晓两国地理,又要知道契丹的军情,于朝堂、百姓几乎无所不包,可谓包罗万象。你事事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只要把握大节,以供朝廷参考即可。其余细务,自有手下的官员去做。”

李璋道:“谢陛下体谅。臣定细心学着去做。”

赵祯点了点头,离开桌子,道:“最近一些日子,拒马河经北百姓南逃,惹得朝论喧哗。枢密院杜太尉为首,认为不应该失了幽州百姓的人心,逃过河的人该妥善安置。而中书文相公,则因为这几年年年大战,实不堪重负,劝朝廷安抚契丹。最近他们争论不休,实在让人头痛。”

见说起朝中大事,李璋沉默不语,站在那里。

在案后坐下,赵祯道:“接纳了南逃百姓,依契丹的性子,很可能会诉诸武力。现在河北路二十余万禁军,虽然人数不少,想让契丹的大军有来无回,还是难以做到。”

说到这里,赵祯叹了口气:“自去年杜太尉回京,时常讲解兵事,我与朝中大臣听了不少。现在看来,以往禁军不设大将,实在有许多坏处。不设大将,一到战时,大军无法统和,往往落败。要想败契丹恢复燕云,像以前那样是不行的。不过要整训禁军,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怎么完得成?”

李璋道:“既是如此,陛下不如下诏,把契丹南逃的百姓全都还回去,平息契丹怒火。再等上两三年,全军整训完毕,那时开战不迟。”

赵祯摇了摇头:“如果把人还回去,必然失河北百姓之心。还不只如此,河北路的官员,必然觉得朝廷惧怕契丹,事事都束手束脚。”

李璋小心道:“如此,那就把人留下?契丹若是南下,大军迎战就是。”

赵祯摇头:“依杜太尉所奏,要想有效遏止契丹,靠现在河北路的驻军是不够的。不是河北路的禁军不够,而是机动兵力不足。哪怕把刘几一军调去,还是不够。要把西域的张岊一军调回来,才能够有备无患。西域啊,不说是万里之遥,那里也不能有丝毫闪失。自中唐以来,那里便就不在中原治下,好不容易收复,岂能出意外?”

李璋听了,再不说话,静静站在那里。显然,现在的赵祯很纠结。年初对契丹大胜,现在无论如何不想跟契丹示弱。可不示弱,又没有足够的兵力遏止。

宋军的机动力不足,到了冬天,如果契丹集中两三万兵马,选宋军防守薄弱的环节,突然南下抢掠一番,宋军没有办法。又没有立即进攻契丹的实力,只能吃一个哑巴亏。

这几天,枢密院杜中宵的意思,是把能调的兵全部调到河北,形成坚固防线。而中书门下以文彦博为主,则认为这几年年年大战,实在应该缓缓。几百个南下百姓,还回契丹人就是了,没必要为了这些人而跟契丹交恶。只要缓上两三年,宋朝也就不怕契丹了。

朝中的官员争吵得很厉害,既有人支持杜中宵,也有人支持文彦博,不相上下。从杜中宵北上开拓河曲路开始,这几年宋朝军队连战连胜,去年更是灭了契丹,主战派人数大涨。不过连年战争,花费十分浩大,也有很多官员主张缓一缓。

赵祯自己,当然是不希望对契丹服软。不过,他心里清楚,现在朝廷手中兵马,也实在不到与契丹大战的时候。这次禁军整训,是赵祯全程参与,心中明白整训的重要性。听杜中宵讲了一年军事,也不再是那个对战事一窍不通的时候。只要再有两三的时间,就可以有把握对付契丹,实不要想生事。

想了一会,赵祯起身,又到桌边看地图。一年学习,现在的赵祯已经大致知道,从地图上估计战事的方法。地图上有多少条路,每条路大约可以支撑多少军队,要多少时间,总有一个规律。甚至于多少军队,展开能防守多宽正面,部队行军速度,多少军队可以完成合围,都心中大致有数。

指着地图,赵祯对李璋道:“河北路的防御,西边是保州,东边是雄州。保州后边是真定府,雄州后边是河间府。只要守住了这四个地方,契丹便就没有办法。如果有二十万兵马驻防四州,契丹纵然是举国之兵,也不怕它。可现在,只能挪出十万兵来,着实让人烦恼。”

李璋道:“若依杜太尉所说,调张岊一军到河北路,则有十五万人。再加上现有的禁军,倒也不怕契丹南来。如果铁路修得快,在冬季之前修到雄州,就更加不怕了。”

赵祯摇了摇头:“有两个难处。张岊一军在西域,如果调回河北,万里调军,前所未有。至于修铁路,中书已经算得清楚,冬到最多只能修到保州,雄州是到不了的。如此保州和雄州之间,一二百里,足够契丹人南下。只要让契丹军队来去自如,朝廷就难保颜面。”

当然不只是颜面,而是契丹和宋朝的攻势在何方。如果契丹人证明,他们可以在宋朝来去自如,对宋朝就是非常大的打击,年初的胜利万果化为乌有。

李璋不敢吭声,站在那里不说话。

看了好久,赵祯道:“此事实在重大,不可轻下决心。这几年连战连胜,一有败绩,怕就是要动摇人心。庆历年间,与党项战事连连不利,最后只能议和。整整数年,朝臣无人敢言战。杜中宵到河曲,几年间打了这么多胜仗,才把心气提起来,不可轻废。”

说完,赵祯转过身,对李璋道:“回去之后,你多派人手到雄州一带,打探消息。记住,南逃的百姓不要管他们,重点在契丹应对。如果知道他们会来,从哪里来,许多事情就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