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外挂优化中 > 第21章 大儒孔融敬佩

外挂优化中 第21章 大儒孔融敬佩

作者:蘑菇拼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03 19:58:28 来源:258中文

三天后,张昀家的两百亩麦子全都收割完成,脱粒好的麦子全都铺在广场上晾晒,人力脱粒机免费借给那些帮助张昀家收麦的农民使用。

张昀和爷爷一起带领男僮们全力进行炼炉建造。

又经过十多天努力,炼炉建造完工,水力机械也调试成功。

人力插秧机虽然并不复杂,但目前却没有条件制造。原因是部件大都必须采用钢筋和铁板,需要焊接。首先钢筋没有条件制造,其次没有钢铁切割工具,第三没有焊接设备,张昀只能把人力插秧机制造计划暂时放弃,决定脚踏实地,先做有条件做的。

十月份这里就会闹黄巾,张昀可不想到时成为鱼肉,任人宰割。农忙后多收徒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徒弟也是自己的力量。弄不好青州兖州先闹黄巾,会有逃难的人过来,家里粮食充裕得很,在救灾的同时,能不能买些青壮年奴隶?对这些奴隶进行简单训练,就是一支力量。假如能够成功制造出环首刀,就先装备自己的奴隶。麋竺家订购的五十把环首刀一定给,跟麋竺搞好关系,有百利而无一害。

能不能做些弓箭?哈哈!做些诸葛连弩和汉强弩,即使卖,也一定能够卖出好价钱的哦!

现代年轻有为企业家的思路特别活跃,穿越到东汉末年来,他什么都想制造,现在竟然想制造弓箭了。有一样东西张昀不敢制造,现代人一定搞不明白,张昀穿越过来后,对东汉末的法律规定已有所了解,那就是任何人都不能私藏铠甲。一旦发现,罪名很重,不问理由,一律以谋反罪杀头。连私藏都不允许,就更别说制造了。但刀箭是可以私藏的,这个时代的人都喜欢佩剑,一般抛头露面的人,不携带把宝剑,都不好意思出门。剑和刀性质差不多,允许佩剑,自然也允许佩刀。

想到黄巾作乱时,搞支队伍进行自卫,张昀就想到了必须制造些长矛。现代张昀没没有学过军事,但小地主孙子张昀在学校学过。他知道武器配制必须长短结合,有了刀,还必须有矛。

这天早上,张昀和爷爷在炼炉处,观察炼炉。炼钢炉炼碳炉相距不远,只要与河中水车相连排橐就能鼓风,看着就觉得非常神奇。

锻造房内,有一个上千公斤重的冲压铁柱,一旦与水车相连,它就能被提上去,然后靠重力落下,打击铁砧上的铁条。还有两个铁锤,与水车相连后,会一下一下打击铁砧上的铁条。

爷爷笑得嘴都合不拢,夸张昀说:“昀儿,真不敢相信啊!你假如不是我孙儿,我一定会怀疑你是神仙。”

张昀笑说:“我可对外宣扬,东海云台上有奇遇的哦!”

爷爷笑说:“是啊!可你没有到东海云台山去过嘛!”

张昀说:“对外必须说我去了。”

爷爷点头说:“我逢人都说你到东海云台山有奇遇的呀!”

一队骑马的人从收割后的麦田跑过来,张昀和爷爷赶紧观看。张昀的视力很好,一眼就看出,是陈登、陈英,还有一位二十五岁左右年轻人,张昀不认识。

张昀和爷爷赶紧迎向陈登一行。

陈登一行老远就跳下马,把缰绳扔给随从后,快步跑过来。

陈登先向张昀爷爷行礼,叫爷爷。

陈英也向爷爷行礼,叫爷爷。

陈登向张昀介绍一位气宇轩昂年轻人,说是孔融孔文举。

张昀在现代上小学时,就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知道他是这个时代最著名的文学家,其他的几乎一无所知。

毕竟张昀学的是工科,对文学方面的人物关注度不够。

但看着活生生的孔融让梨主角,张昀仍然很是激动。

陈登告诉张昀,孔融是孔子十九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文举兄现在在司徒杨赐手下当官,由于觉得在洛阳太闷,所以就到这一带来访友,听说张昀在云台山有奇遇,而且看了家里的脱粒机,对张昀极为敬仰,特地赶来拜访。

张昀向孔融深深鞠躬施礼,笑说:“孔大哥,能到乡野探访,使我张昀受宠若惊。不曾扫屋远迎,实在惭愧。”

孔融哈哈大笑说:“我这人一向无拘无束,行云野鹤,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次拜访元龙兄,得知这里竟然还隐藏着高士,必须来,再偏僻之地,都必须来。”

张昀看陈登笑说:“大哥,要不先带孔大哥看看我的炼炉?”

陈登连连点头说:“太好了,太好了,我也正想赶紧看看您的杰作呢!”

张昀向侧面退后几步,伸出右手,大声说:“两位大哥,请!”

陈登和孔融一行先站在河边看水中机械,啧啧称奇,再来到炼碳炉和炼钢炉边观看,连连竖大拇指。

孔融这人眼睛一向长头顶,看不起的人他想骂就会骂,就连将来的曹操都不被放眼中,由于性格高傲,口无遮拦,将来会被曹操杀了。

孔融看了张昀家的炼炉及相关设施后,对张昀佩服之极,他竟然情不自禁向张昀深深鞠躬施礼,张昀赶紧还礼。

孔融说:“不虚此行,让我开了眼界。张昀贤弟是不世大才,我大汉有贤弟,真是万姓之幸。”

张昀嘿嘿笑说:“孔大哥,您过奖了,小弟承受不起。到我家里喝口茶吧!爷爷藏有岭南蒙山茶呢!”

孔融大笑说:“那可是好茶,必须好好喝上一杯。”

张昀伸出右手,大笑说:“请!”

回到家中张昀房内,孔融、陈登跪坐矮几一侧,张昀、陈英跪坐另一侧,王氏给每个人泡了一杯茶。

孔融喝了口茶后,重重叹气说:“十常侍把持朝廷,纲常已坏。朝廷百官不思安抚百姓,却各怀鬼胎,勾心斗角,争权夺力。几年前黄巾作乱,天下纷崩离析,到处有贼寇横行。黑山军聚众数万,朝廷一直无力剿除。今年二月,郭泰等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东郡等地。四月,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青兖两州黄巾也蠢蠢欲动,随时都有可能起事。我估计农忙一过,就会席卷而来。完了,大汉完了。”

张昀认真听着,不说话。张昀穿越过来后,一心搞发明,一心想着赚钱,对国家大事基本不问不闻。再说了,张昀在陈登和孔融眼中,是小弟弟,他们怎么知道张昀在现代有二十九岁?张昀开口闭口喊大哥,按现代年龄,应该是陈登和孔融叫张昀大哥。

叫人嘛,舌头打个滚,只会有好处,自身又不吃亏,叫就叫吧!无所谓啦!再说了,假如按时间来说,张昀比这两位至少小了一千八百年。只叫他们大哥,已把自己的辈分提高了太多。

陈登忧心忡忡说:“我在东阳县,听兖州那边的朋友说,那边民间很乱,有很多人在奔走串连,张昀贤弟早就跟我说过,九、十月份我们徐州也会闹黄巾,我看张昀贤弟所说,必然会成真。文举兄,我们要早做准备啊!”

孔融叹气说:“元龙兄,我手无缚鸡之力,能做什么?只能靠张嘴巴呼吁。”

陈登说:“张昀贤弟告诉我,到时陶谦会来,你了解这人吗?”

孔融点头说:“陶谦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刺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陶谦是大能人,他前来,徐州无忧矣!”

陈登以茶代酒敬孔融,笑说:“能得到兄台的肯定,看来陶谦前来是徐州之福。兄台拥有旷世之才,陶谦一定会卖您面子,到时还请兄台能在陶谦面前为我和张昀贤弟美言。”

孔融大笑说:“陶谦到徐州来,假如没有您的支持,他怎么可能站得住脚?不过话又说回来,你自己开不了口,那就我开口,一定要陶谦给你们两位安排好职位。”

陈登赶紧说:“张昀贤弟,我们以茶代酒敬文举兄,多谢文举兄的提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