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诸天神魔场 > 第112章 蓝田吕氏

诸天神魔场 第112章 蓝田吕氏

作者:南暝小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02 19:23:26 来源:258中文

蓝田县城西五里,官道旁边的一个市镇边上。

一群人围着一个青衫说书先生,正听得入神:

“……那西贼一百八十骑,如下山猛虎直扑杨家将……

……吴长风一把鬼头大刀鬼神辟易,杀敌无算,生生挡住了鹰愁峡的通道……

……这姓乔的乃是一名河洛农人,临危不惧,直趋杨将军马前,如此这般说了一遍……”

王磊骑着一头毛驴,走到了这群人身后,侧耳倾听几句,不由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说书的也太夸张了,一百八十骑,估计一品堂得倾巢出动了。

不过,这大致情节还是一丝不差的。

如此详细的情节,不是当事人又如何得知。

这事情才过了三五日,想不到竟然已经传遍关中了么?

杨家将不会如此张扬,那便肯定是丐帮的手段了。

长自家志气灭他人威风的事情,天下第一大帮自然是乐得宣扬的。

不说王磊在那里腹诽,他这一声轻笑,早惹怒了旁边一个少年郎。

“呔!你这过路的好不晓事,我汉家儿郎杀贼,如何能嗤笑!?可是有所不满?”

王磊闻声扭头一看,路边一辆马车上盘腿坐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正指着自己叱责。

他不愿生事,连忙拱手道:“非也非也,我并非嗤笑汉家儿郎,乃是笑这西贼不自量力而已。”

少年听了放哼了一声,挥挥手继续侧耳去听那说书的声音。

王磊抬眼看去,眼前正好是三岔路,便拱手又向那人道:“小哥请了,在下过路至此,见有三岔路口,不敢请问桥村如何走?”

那年轻人听了他的话,陡然抬头问道:“你到桥村何事?”

王磊道:“我从洛阳来,寻访卫州吕姓后人,有家信传来。”

那少年一听这话,登时便跳了起来:

“我听你口音须是洛阳人,你可别骗我,因我正是吕姓后人也!”

与此同时,那马车后也站起了四个彪形大汉,显然是保镖之类的人物。

王磊见了不由大喜,追问道:“不敢问小郎君名讳?”

少年看了看身旁众人,也不怕王磊诓他,当下道:“吾吕姓迁至蓝田已经三代,我乃吕大临也!”

哈哈!王磊这下不由得心里乐开了花!

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没错,王磊此行蓝田就是冲着这吕家而来!

这吕家可着实不简单,其祖籍卫州,乃是后世的卫辉,据说这里乃是西周姜太公封地,后人便以吕为姓,延绵不绝。

而这蓝田吕家则是从吕大临祖父吕通时因任官迁至此处,后兴旺发达。

吕大临父生六子,五子登科,可惜一子早夭。

如今在世,年长的吕大忠40岁出头,正任定**军事判官。

吕大防36岁,正在朝中权盐铁判官,乃是日后的宰相,有名的旧党首领。

吕大钧34岁,正在延州监折博务,和吕大防一样也是财政官员。

而面前这位吕大临虽一生官职未显,却是几兄弟中学术造诣最高的,兼学关学和洛学,后治金石,被誉为华夏考古学鼻祖。

吕氏六子,以此四子闻名于世,史称吕氏四贤。

吕大临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吕大观,此时年方19岁,也是机灵得不得了。

这样一门英杰,在北宋也只有三苏可以相提并论了。

吕家上下与关学宗师张载张子厚都是师友之情,兼师洛学之二程,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学术上都在北宋占有重要地位。

虽不似欧阳修、范仲淹和王安石那样光耀千古,却也是名副其实的当世中流。

王磊的记忆中,《荣归》世界的李国凯乃是香江豪商,颇通文史,以古鉴今,所以王磊在从潼关西行之前,便梳理了自己的计划,分析了利弊,决定将自己的破局之路放在吕家身上。

王磊心中的念头也就是一转,连忙对着吕大临一揖到地:

“见过吕家小郎君,千里西来,在下幸不辱命。”

吕家是书香世家,见王磊彬彬有礼,吕大临连忙还礼道:

“既然如此,还请先生随我到寒舍见过家父。”

说罢也不听书了,直接带着王磊上了马车,往东北岔路迤逦而去。

却说这市镇所在之处,背靠簸箕掌,面朝白鹿原,东去蓝田县5里,正是日后蓝田吕氏家庙所在。

而这桥村则还在东北山岭之中,王磊坐着吕家的马车足足走了一顿饭的光景,方才到了桥村口。

眼前是一座坐西朝东的大宅,门口大树参天,如今正刚发出嫩芽来。

吕大临领着王磊一路往客堂而去,将近客堂忽然自失地拍了一下脑门:“是大临无礼了,还未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王磊连忙道:“不敢,在下乔三槐。”

“什么?!”吕大临忽然止住了脚步,不敢相信地瞪着王磊道:“敢莫是那鹰愁峡给杨将军报信献计的乔三槐么?”

王磊笑了笑道:“正是。”

“啊呀呀!大临有眼不识英雄,多有怠慢了!”吕大临一下子抓住了王磊的双手,不住地道歉起来。

也不怪吕大临,他虽然是官宦人家,见识颇广,但仍然是少年心性,倾慕英雄。这下见到说书中的人活生生站在自己眼前,自然有些激动失态。

“何人在外喧哗啊?!”客堂之内忽然传来老者的声音。

吕大临连忙拉着王磊两步走了进去,当堂便拜:

“好教爹爹得知,卫州老家有信来。你说巧也不巧,这传信的正是那鹰愁峡的英雄乔三槐!”

王磊自然连忙拜见吕老爷子。

有了鹰愁峡的身份,这父子俩倒先信了王磊三分。

此时的儒门,倒还未有有后世礼教大兴的规矩森严,因此吕氏父子对王磊一介农人并不歧视。

宾主落座,奉了茶点寒暄完毕,吕老爷子方问道:“不知我卫州老家有何信传来,乔英雄处可有见证?”

王磊当下连忙起身道:“不敢当,老爷子叫我三槐就好。这里确有一封书信封上。”

当下从贴身袋子里拿出一封信来。

说起这封信,自然是王磊作假的,不过他也是做足了功课,本身他身处潼关,南来北往客商多,对卫州吕家的事情也有心打听,知道那吕通在老家的同胞兄弟只传下一子,却因故早亡留下一女远嫁。

因此便假托其女扫墓见到墓地生有异状,拓片而来。

那拓片上仅仅有四字“三代为相”。

“这拓片之字从何而来?”吕老爷子问还是要问的。

王磊道:“吕小姐当日游览潼关经过我饭铺,托付于我之后,即往东去,道是家在北京大名府。”

吕老爷子点点头,他对这个侄女还是有印象的,知道王磊所言不错,当下又回头看那拓片:“看此片样子,当属伏季湿气自然形成,莫非真是上天显现?”

儒门弟子虽然不语怪力乱神,但却也不能完全杜绝神秘主义。

吕老爷子心中感慨万千,三代为相,如今吕家第三代都在自己家中了,这弟兄五个虽然都是勤学苦读有些天分之人,却不知是不是真有那为相的机缘呢?

不管如何,王磊千里送信的情谊,吕家是必须要领的。

老爷子坐得久了也有些乏,便要吕大临重重感谢王磊。

王磊哪里肯要他家的东西,当下站起躬身施礼道:

“三槐家中贫穷,不知圣人之礼,目不识丁,自觉心智不开,终究是庸人一个。如若得蒙老太公不弃,能让三槐就学于吕氏家学,于愿足矣。”

这话说的很有技巧,首先吕家不是知恩不报的人家,王磊既然不要钱财,那便是所图甚大,作为一个抗击西贼的英雄,这要求却真是不过分。

吕老爷子没料到王磊居然有这样潜心向学的志向,本心是极为喜欢的。

当下点了点头道:“三槐你要是不嫌弃,就在我这家学中住下好了,你既然有心圣人学问,我吕家当成人之美。我当以子侄辈视之。”

说实在的,吕家不在乎多一个人吃饭,况且听吕大临所说,王磊在鹰愁峡的表现,与军略暗合,多有可圈可点,有这样的人才来投,其实对吕家来说也是一大臂助。

养那么多门客也养了,不差乔三槐一个。

不过吕大临在一边有些笑着道:“只是三哥这年纪可有点大了。还要从头学起……”

好么,这老爷子刚说子侄辈,吕大临就叫上三哥了,实在是他太喜欢英雄人物了。

王磊哈哈大笑一声道:“岂不闻苏老泉二十七么?”

老爷子一愣,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从此王磊便在吕家住了下来,一开始他还不好意思,白天帮吕家干点农活,晚上映月读书。

后来混的时间长了,也便发现吕家实在并非特别刻板的家族,吕老爷子和吕大临、吕大观见他帮忙干农活,倒着实说了他几次。

王磊见状便也放开了自我,全身心投入到了儒家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

不料,刚刚学了几个月,便发生了一件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