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诸天神魔场 > 第191章 保媒

诸天神魔场 第191章 保媒

作者:南暝小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29 14:15:15 来源:258中文

等了一些日子,李家那头依旧没什么动静,安老太君还当李沧放弃了,有些失望,也有些释然。不料隔得两日,成宣长公主突然递了帖子来。

两下里见了面,寒暄几句,薛慧便说明来意,“我今日冒昧造访,是受人所托,来为绥川郡主保一桩大媒的。”

安老太君颇感意外,心道什么人有这样大的脸面,竟能说动成宣长公主出面保媒?面上却不动声色,“不知殿下是受何人所托?”

“不是别个,正是户部侍郎李大人。”薛慧含笑道。

安老太君闻言恍悟,想必李继业也是成宣长公主当年收归麾下的朝臣之一。不然男女有别,李继业再托关系走门路,也求不到成宣长公主跟前去。

成宣长公主直言受李继业所托,显然并没打算隐瞒这层关系。她明知道国公府正在为沐兰招赘,还肯走这一趟,可见李继业很得她的青眼。

有她这样一座靠山在,何愁李家儿郎没有前途?这恐怕也是李继业搬出这尊大佛的用意之一。

至于另一层用意,自然是因为成宣长公主在大晋是除去圣上以外,身份最为尊贵、说话最有分量的人。她出面保媒,哪个敢一口回绝?

这个李继业,是打算软硬兼施促成这门亲事呢!

薛慧见安老太君沉吟不语,自顾自地笑道:“我知道,李夫人已经当着太君的面儿提过一回了。因太君不曾给出明确答复,李大人和李夫人摸不准太君的心思,又怕贸然催问,叫太君生出什么误会来。这才托我那里,叫我帮着问一问,对于这门亲事,太君究竟是个什么想法。”

顿得一顿,又道,“李大人行二的那位公子,我也见过两回,端的是一表人才。又难得是个热心肠,品性爽直,嫉恶如仇。

听李大人说,这孩子同绥川郡主偶然见过两面,对绥川郡主心怀倾慕。虽说无媒动情有失体统,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只要发乎情,止乎礼,倒不失为一桩美谈。

若不是觉得绥川郡主同李家儿郎颇为相配,我也不会答应李大人,替他走这一遭了。”

“劳殿下费心了。”安老太君客气地道,除去这句,再无旁话。

薛慧等了半日没等到下文,倒也不恼。端起茶盏啜了一口,复又笑道:“太君可是因为招赘一事有所顾虑?”

“殿下慧眼如炬。”安老太君捧得一句,顺着她的话茬叹息道,“解家只余下沐兰这颗独苗儿,也只有她能撑起门户,为解家传承血脉,延续香火了。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给她招赘的决定。

李夫人上回过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李家儿郎是绝无可能入赘的。当然,李夫人也提出了一种折中之法,那便是等沐兰有了后,从中挑出一个男孩儿过继过来。

这法子不是不可行,然世事难料,并非我要诅咒自个儿的孙女儿,万一她命中无子,抑或者在有后之前出点子什么意外……

她嫁了出去便是别家之妇,生入不得解家的籍,死入不得解家的坟,我便是想以她的名义做些什么,也要看人婆家是否同意。

我这把子年纪,随时都可能闭眼,就算能等到她有后的那一日,也未必能撑到将过继来的孩子抚养成人的那一日。

我掂量来掂量去,还是为她招赘来得稳妥。而且我也有一点子私心,我们祖孙分离多年,刚刚团聚,想叫她在我身边多待上几年。”

薛慧点一点头,“太君说的这些,我都能够理解。只是太君想得未免太悲观了一些,我看绥川郡主额高堂阔,天生福相,将来少不得旺夫旺子,儿女满堂。

古语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太君今年也才五十岁出头而已,又深得天眷,必定长命百岁。

依我看,招赘未必稳妥。说句不中听的大实话,但凡有点家世有些才华的男儿,哪一个背着叫人指点议论的骂名入赘的?

再者,谁说女儿出了嫁便是别家的人了?绥川郡主乃将门遗孤,更有诰命加身,不可与一般人家的女儿相提并论。李大人和李夫人亦非不懂变通之人,太君有什么要求只管提出来,他们岂有不应之理?”

这话说得隐晦,安老太君却听出了敲打之意。沐兰是圣上特封的郡主,若因为招赘择了个不堪的夫婿,不仅会毁了沐兰的终身,还有损圣上的颜面。

外头的在传说些什么,她亦有耳闻。李家好一阵子没有动静,突然请了成宣长公主保媒,多半是承受不住传言的压力,想利用这门亲事为李家和李家儿郎正名。

身处高位,名声与利益息息相关,换成是她,她也会这样做。毕竟要平息传言,结亲是最快最省事儿的法子。

她不在乎李继业想同解家结亲是出于什么目的,她只想知道李沧对沐兰的真心有几分。如果他只是一个惹完了事,躲在父母背后的无有担当之辈,将来如何能够替妻儿遮风挡雨?更遑论对解家有什么助益了。

那她又何必改变初衷,将沐兰嫁出去?

尽管成宣长公主已经将话儿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在看到那个孩子的决心之前,她仍旧无法点头,“殿下所说句句有理,不过我还想再考虑考虑,望殿下见谅。”

薛慧觉得安老太君拂了她的面子,心下微恼,面上却分毫不显,“毕竟关系到绥川郡主的终身和解家将来的大事,太君理当慎重。我也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并无强迫太君做决定的意思。

既如此,太君好生考虑考虑,我还有事,便不多加叨扰了。”

说罢起身告辞。

安老太君恭送到大门外,直到她的马车拐过街角不见,才转身回府。

李继业满心以为成宣长公主出面,这门亲事便成了。没想到安老太君依然不肯松口,气得暗骂了几句“老顽固”。等了几日没有回音儿,又听说吴尚书这阵子同另一位姓耿的侍郎走得很近,便有些坐不住了。

瞅着休沐的空子,备上一份好礼,提着往吴尚书府上去。吴尚书见了人,礼却没收,还拿了“一室不治何以治天下”之类的话儿来敲打他。

这也难怪,解国公生前同吴尚书颇有交情,解国公蒙冤,吴尚书是头一批告老还乡的。如今故人家中只余下一孤一寡两个女流之辈,怎能容忍他人利用侮辱?

虽知传言多有不尽不实之处,可也因李继业无所作为感到失望。

李继业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中,将李沧叫到跟前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什么丧门星,讨债鬼,一股脑地砸过来。

李沧先还不明所以,等弄明白了缘由,也赌了一口气。出得李府,直奔国公府而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