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人生得意无尽欢 > 第一百二十四章 那段时光

人生得意无尽欢 第一百二十四章 那段时光

作者:六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1 20:57:39 来源:258中文

“宇儿,你答应母亲,不能娶百里芙的女儿。”

“不,你得起誓。”

“宇儿,记住母亲的话,百里芙薄情寡义,水性杨花,她的女儿也不会好到那里去的。”

“宇儿,如果你娶了百里芙的女儿,你会和你父亲一样受到伤害的。”

“宇儿,答应母亲,不然我死不瞑目。”

母亲留着最后一口气,手筋暴起,死死抓着自己,只要一个承诺。

他身为儿子如何能违背母亲的临终遗言。

他答应了,他也发誓了。

母亲这才露出多年未曾有的笑脸,闭上了眼睛。

他那时未曾体会母亲那种锥心之痛,可他很快就体会到了。

母亲刚刚入殓,尸骨未寒,他想在母亲下葬前完成她的心愿,便去找父亲商量解除婚约的事。

他去了父亲的芙离园,看到芙离园三字,他的心一阵刺痛。

以前他并未注意这个园名,直到这时才恍然大悟。芙离,离芙,原来是这个意思吗?父亲真的情深如此了。

可是情深不寿,为何不寿的是母亲?

走入园中,还没前行几步,就被阻拦。“小公子,少爷有客,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

他当时并未多疑,母亲去世,已经通知了宗朋亲友,所以,时有来吊唁的,有客很正常。

他没多在意,便随口问道:“是哪家来吊唁的?”

他随口一问,也以为他们会随口回答,谁知面前的下人吞吞吐吐,遮遮掩掩。

他心下生疑,看向几人。

“小公子,你别为难小的们,少爷没有吩咐,我们是不能说的。”

他本想硬闯进去,但转念一想,便不多纠缠,拂袖而去。

来到院外看了下四周,找到一处游廊的拐角处躲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才见父亲亲自送一个兜帽遮住面容的妇人出来。

他不认识妇人,但他认识跟随妇人的丫头,那妇人是百里芙。

突然恨意上涌,母亲还未走远,他们就这么迫不及待地私会了。

那种说不出的痛堵的他心里难受,这次再也不是受迫于母亲的遗言了。这样不清不楚和父亲约会的女人,她的女儿确实好不到哪去。

静静看着百里芙走远,这才从游廊转出身形,迈步走入芙离园。

这次没有受到任何阻拦,一路行到父亲的书房。

小厮想要通报,他伸手阻止了,小厮也没有过多阻拦,是啊,现在已经没有见不得人的事可以让他们遮掩了。

轻轻推开书房的门,看向里面。父亲正低头在书案前画着什么,神态专注,连开门的声音都未惊动他。

他慢慢走近,看向书案,眼睛骤然一缩,怒火上窜。

那居然是百里芙的画像。

母亲尸骨未寒,他不思亡妻,居然还在想着他的百里芙。

“为什么,为什么?”

他扯过画纸,团团揉搓,撕成碎片。

他的父亲这才从呆愣中清醒,看到画像被撕平静的面容骤然狰狞。

啪,狠狠地一巴掌扇在自己的脸上。

“逆子,你干什么,你想干什么?”

他傻傻地看着父亲,他为了什么他不知道吗?

“父亲,母亲刚刚入殓,你不去母亲身前垂吊,却在此画另一个女人的画像,而这个女人还是有夫之妇,你觉的合适吗?”他本想说你还要脸吗?但忍了又忍,还是把这句恶毒的话咽了下去。

父亲听了这话,脸一红,可他还是劈手夺过那本以破碎的画像,低沉地说道。

“小宇,你还小,你不懂。”

然后将画像一点点拼凑出来,动作轻柔。

他突然就理解了母亲的恨。

“父亲,我要解除婚约。”

既然他动摇不了父亲,那就让那对母女远离自己吧,解除婚约,从此与她们再无瓜葛。而父亲,子不言父过,那就这样吧。

“不行。”

可连这最后的一点请求父亲都不肯答应,停下手中的动作,断然拒绝。

“芙儿的女儿沉稳大方,端庄贤淑,冰雪聪明,你能娶她是你的福气,不要任性。”

看吧,看吧,真是爱屋及乌。自己心心念念百里芙的好,现在连她的女儿都吹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的。

他暗暗吞了一口怨气,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忤逆。

“孩儿愚昧,一无是处,既然言小姐如此优秀,那便找配的起她的人。”

“你,你以为她配不上更好的人吗?要不是芙儿,你怎会有如此幸事。”

父亲那一脸自己高攀了还不知足的表情,让自己怒火再也压不下去。

“芙儿,芙儿,叫的可真是亲切啊,那母亲的闺名是什么?你可曾如此叫过她。”

“这,你母亲不需要这些。”父亲涨红了脸,有点无措地低下头。

是啊,母亲说她从未走近父亲的心过,看来果然如此,父亲简直把母亲当成了透明人。

他不想再与父亲强辩,对他来说,最要紧的是完成父亲的愿望。

“父亲,母亲已经亡故,没有人会再约束于你,你相怎样都可以,但请不要带上我。我不是一个你用来讨好百里芙的物件。”

沉了沉心神又道:“我只要接触婚约,父亲只要告诉我如何才肯取消婚约就可以。”

“你,你为何突然要取消婚约,难道是你母亲跟你说了什么?我就知道,她还是误会芙儿,还是恨芙儿对吧。芙儿对她那么好,她为什么就感受不到呢,为什么总要和芙儿做对?”

父亲悲痛地说着,说的好像是母亲犯了多大错是的。

也对,在父亲眼里,百里芙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而那些反对她的,讨厌她的就都是无中生有。

他此时的无力大概就是母亲曾经的无奈吧。

噗通。

他双膝跪地,不再与父亲纠缠这个话题,一磕头。

“父亲,请告诉我如何才能解除婚约。”

二磕头。

“父亲,请解除婚约。”

三磕头。

“你,你,你也要学你母亲那样逼迫我吗?”

父亲颤抖着唇,身子摇晃着。

他很是不解,明明是他逼迫了母亲,逼迫了父亲,到头来却成了他们逼迫他了。

但他不想去接话茬,那样只会无休止地纠葛下去。

他只要一个承诺,解除婚约。

头重重地扣在地上,“请父亲成全,求父亲成全”

父亲重重跌入椅中,样子沉痛。母亲的死都未让他悲痛,就解除一个婚约就让他如此为难吗?

他不断地扣叩着头,他一定要解除婚约,不光为了母亲,也为了自己。

过了不知多久,父亲才幽幽道:“我傅家绝不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这婚约除非言家解除,否则绝不可能。”

“你,你死了这条心吧。”

他抬头看向父亲,“是这样吗?只要言家解除婚约吗?”

既然这样,他就让言家解除婚约。

“你,你要干什么?”父亲好像猜出了他的想法,但又怎么可能呢,他只是不安罢了。

他淡淡一笑,“没什么,母亲灵前需要有人守着,孩儿先告辞了。”

他一步步迈出书房,外面天气阴暗,一如他那时的心。

他平静无波地走进灵堂,陪母亲度过在傅家的最后时光,虽然只是他的棺椁。

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他留书出走,说要去游历天下,其实他并未离开邯城。

那段日子他度过了人生最幸福也是最痛苦的日子。

六年前的邯城。

每进入冬日,就有很多流民聚拢在邯城周边,等待富贵人家施粥。

而在汉城北面的灵济寺,更是人满为患。灵济寺本就是邯城香火最盛的寺庙,长年香火不断。

贵族高官,富贵商家,都是这里的常客,那香火钱更是源源不断撒入寺庙。

寺庙本着普度众生的信念,每到冬季就会开仓施粥,并建立了几排简陋房宇,供那些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人栖身。

渐渐的,这里的流民不断增多,方丈便号召自己的香客,共同出力,救济这些穷人。

满满的灵济寺便形成了固定的流民收容所,这里给流民提供住处,提供吃食。

但随着流民越来越多,灵济寺再富有也接济不下去了,便有人向方丈提议,这些流民中有很多年富力强的可以给他们找些活计,比如河工,比如矿山,这些地方都需要工人。

如果给这些年富力强的流民找到活干,即解决了他们的生计,又减少了流民的数量,更缩减了灵济寺的开支,何乐而不为。

灵济寺方丈大喜,本来寺中香客就有很多高官,一商议,三方都拍手叫好。

从此灵济寺不但是流民的收容所,还是官府征集民工的场地。

一来二去,这里不但征集民工,更有那富贵人家来此挑选凌厉的丫鬟和小厮。

这又成了灵济寺的一大特色,更吸引着一众流民投奔而来。

这天寒风凛冽,灵济寺又照常支起粥棚,排队等着领粥的流民排了长长的队伍。

突然,后方起了骚动,后面的队伍竟散去多半跑去了另一个方向。

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流民等着迷茫的眼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而有伶俐的早扯过跑了一半摔倒的人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哪摔倒的流民一甩膀子,挣脱拉他的人,大声道:“言夫人来了,还不快去领包子。”

言夫人来了吗?啊,快跑啊,要不待会就抢完两了!

余下的人凡是听到言夫人三字的都大喜过往,跑了过去。

而那些远途刚来的流民则拉过那些心喜的流民,疑惑地闻着,“言夫人是谁?怎么她来你们连粥都不领了。难道是个大美人?”

哪被扯住的流民则焦急不已,“快松开,快松开。”

这刚来的流民没得到答案哪肯松手,“快说说,快说说啊!”

“你先放手。”

“你先说!”

“先放手。”

“先说。”

两人在这墨迹,又得到消息的人跑过他们身边,鄙视地抛下一句话:“墨迹啥呢,再待会,皮都没了。”

哪被扯住的流民愤怒也不是,只得拖着这刚来的一起跑,“什么美人啊,不对,言夫人确实是美人,但对咱们流民来说,那都不算啥,咱们只对填饱肚子感兴趣。”

边拽着哪人边说道:“在灵济寺,只要听到言夫人的名讳,那就意味着有白胖胖的馒头,香喷喷的肉包子,这可是独一家施馒头,施肉包子的大善人啊。”

“你不知道哪馒头有多白,像,像哪冬天的雪花,嗯,比那个还白。”

这个有点夸张了。

“还有哪肉包子,可是货真价实的大肉包子啊,一点都不糊弄人。皮薄肉多,那个香啊,可惜就是抢的人太多两了。我至今也才抢到过三次,哪肉馅,咬在嘴里,满口都是油啊,想想就流口水。”

“我跟你说啊,啊啊,喂喂,你怎么跑了,等等我啊。”

被扯着的流民正说着起劲,突然拖着跑的人不用自己拖了,反而撒丫子跑了,跑的那叫一个快啊。

一眨眼就把他甩出去老远,还头也不回地抛来一句话。

“老子十年都没见过肉腥了,有肉包子还不强啊,真够墨迹的。老子先走了。”

“喂喂,你说谁呢,要不是你拖着我,我早跑过去了。”

先前被扯住的流民哪叫一个气啊,但看一溜烟只剩一个影子的人,只得加快脚步往山上灵济寺赶去。

灵济寺在山顶,流民所在山腰,而灵济寺施粥的地方则在山脚一处偏僻所在。

灵济寺虽然常施善举,但也不会让这些流民挡了他的香客。

所以正路都会清理出来,有专人看守,流民不得擅闯。

但也有例外,比如某个大贵人要使善举的话就会放流民进入灵济寺,在灵济寺的山门空地上等待。

此时先得到消息的流民已经在山门的一边排好队,后来的虽然在山脚到山顶你推我阻,争先恐后,但到了山门前,都会放慢脚步,对着山门虔诚叩拜,然后自觉地排到先前队伍的末尾。

安安静静,完全没有先前的吵闹。

而在他们前方,放置了几条供案,案上一溜竹筐,用棉布遮盖着,但还是有热气飘出。

谁都知道,这些竹筐里肯定就是白馒头和肉包子,但这些一向喜欢哄抢的流民,却约束里自己的劣性,默默地排着队,那怕口水已经流了一地?

他们之所以这样,是从心底里感谢这位言夫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她的,那她们至少要有一点礼节,虽然安静地排队算不上什么礼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