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舌尖上的霍格沃茨 > 第五十章 水源之争

舌尖上的霍格沃茨 第五十章 水源之争

作者:幽萌之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05 14:40:41 来源:258中文

就在朱友康刚领取录取通知书不久,中丘公社召开了各大队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会议。这是一次特别重要的会议,会上马振邦主任传达了县革委会主任路明楼《关于在山区石脑村建设水库大坝的实施方案》。

县革委会主任路明楼的实施方案来的真不容易。为了两县交界源头水脉的流向,为了这座大坝,为了争夺水源,蓬州县领导和邻县领导进行了马拉松式的争论,以至于闹得不可开交,进行了“殊死搏斗”。

蓬州县山区石脑村上游是河水的源头,可惜的是本县境内的河川水竟在不远处沿着几道山川,曲曲折折从石脑村东北方向流向邻县境内。

早些年,聪明勤劳的邻县人,在县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很快建成了一座大型水库,为大面积耕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他们早就认识到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他们把理论运用到了具体的农业生产一线,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而蓬州县显然是晚了一步。县革委会主任路明楼上任后,多次下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到石脑村及其附近山脉实地考察水利建设情况。

当发现本县水资源白白流失在外地之后,感到很痛心。他多次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县为什么穷,就是上帝送到我们嘴里的白面馒头拱手送给了别人。

为此,他下定决心,即刻动工截留上游水源。结果邻县大为恼火,相邻两个村的村民差点动用棍棒,集体群殴,差点闹出人命。路明楼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合乎常理的,硬的不行,他就来软的。

他主动找到邻县领导协商解决筑坝问题,对面谈对面交流,相持不下之后,他就开始跑地区,跑省城,争资源,挣取上级领导支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据理力争,终于拿下了筑坝工程的建设权。

《关于在山区石脑村建设水库大坝的实施方案》包含着路明楼主任的全部心血和牺牲,真是来之不易,是两县权力和实力斗争的结果,是蓬州县齐心协力抓山区水利建设的结果,是争取上一级领导全力支持的结果。

会上马振邦主任给各村分配了参加修筑大坝的民工名额,中丘村共分配了60个名额。经村里研究,这些名额具体落实到了每个生产队,五队分配了8个名额,等收秋种麦一结束就要赶赴施工工地。

这8个名额为朱书堂出了一道难题。五队有石英石运输任务,占据了十几个名额的男劳力,如果把这些人都抽调到工地去筑坝,那运送石头提高工值的事就要受到影响。

除了挖石头、筑大坝用去部分男劳力之外,老朱原计划按照儿子朱友康那篇作文里的建议,还准备利用收秋种麦的冬闲时间,在村东救命河河底打一眼大口深井,再在南北两岸修筑两座高大的水塔,计划利用一年的时间,把五队村东村南村北凡是能够的着的耕地,都变成旱涝保丰收的水浇地,彻底解决社员们吃的问题,口粮问题。

从目前的形势看,这一切都要影响工程的进度了。

朱书堂就是朱书堂,他有他的做事方式,他私下里打听到村里还分配了六名妇女指标,经过和村支书协商和争取,最终为五队争取了4名妇女名额。这样,正好解决了男劳力的紧缺问题。

这些妇女是蓬州县城石脑大坝指挥部后勤人员,主要任务是为指挥部做饭打扫卫生。这样以来保住了正常运送石头的活,朱友康作文里那个打井建水塔的事,就只能暂时停下来。

妇女们的问题相对来说,还比较好安排,尽量不安排有家室有子女的,挑选没有结婚,或孩子大不用大人照顾的妇女。那么剩余的4个名额究竟落在哪些人头上呢?还是一个上愁作难的事。毕竟哪一个家庭也需要男人来主事,离开了男人就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样。

老朱一家挨着一家进行详细摸排分析,并且一一同他们见面,最终确定了8位初选人选。等半月之后开赴石脑大坝工地。

关于外出待遇初步这样确定,待其它队里协商出台了具体办法,再做参考调整(在外出民工期间):

一、外出民工工值待遇:男民工每天十分,女民工每天八分;

二、外出民工生活补贴:男民工每月三十斤,女民工每月二十八斤;

三、外出民工工伤待遇:因为负伤发生的一切费用由生产队负担;造成伤残的(包括因公牺牲的)按照国家伤残等级或因公殉职待遇对待。

四、外出民工奖励标准:在工地遵纪守法,表现突出,荣获公社和县里各种荣誉或奖励的,生产队参照上述奖励办法,作适当物质奖励。

五、外出民工家庭困难:临时困难队里解决,因重大家庭变故,回家处理期间,一切待遇不变。

刚安排好外出民工事宜,又传来了一个绝好的消息。县社新增加了五套马车,车队阵容进一步扩大。这新增的五辆马车可以放三辆在五队运送石头。

车队的到来,让朱书堂高兴地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近一段时间以来,朱书堂运气上升的很快。友钟因伤得福,遇上大友谈上了男朋友;友康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不很快考上了蓬州中学;十二岁的友健身体恢复的相当不错,落下的课程也补上了,学习成绩呈上升趋势,明年有望像哥哥友康那样顺利考上蓬州中学;十岁的友梅、八岁的友莲,每天按部就班去上学,没有让他费心;丽芝勤劳贤惠把家里收拾的干净整齐。这可是一篮子好事啊!

是好事不错,也有不好安排的事。第一要为这三辆车牲口准备中午吃草料和休息场地;第二要为车队里的人安排午饭和午休的地方。

老朱想,不管是多大的困难,必须全力支持,安排到位。因为这种支持就是提高社员们的工值,这样的支持就是增加每家每户的年终收入,说穿了就是增加每一个家庭的财富。

社员们都穷怕了,只要能挣钱,哪怕再苦再累再紧都会支持的,这已经是社员们的共识,在这一点上都会,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不遗余力。

三辆车都安排在一个场地不行,现有的场地没有那么大,要分成两块。一个在二蛋家房后的空地上,那里有柿子树,可以乘凉,找两三个石头猪槽也可以喂牲口草料。另一个就安排在距离二蛋家不远的牛棚院里,那里更方便,有现成的牛槽。三辆车相距很近,联系也方便。

车队的人吃饭问题好说,就按照一家一户轮流就行,朱书堂先给车队马队长讲明了,无论轮到谁家,不能挑肥拣瘦,因为每家的条件各不相同。

县社车队职工都是国家的正式职工,只要安排在社员家里吃饭,他们都会在吃完饭之后交上两票和钱的,一般都是五角钱三两粮票。大家都很守规矩。

车队为首的队长叫马大兴。四十来岁,赤红脸蛋,八字胡,头发稀疏,性格开朗,爱开玩笑,爱逗小孩,和社员们打成一片,谁家需要买个东西什么的,他都会在第二天准时给你捎回来。社员们都说,老朱给队里社员带来了自动购物机。

县社车队的到来,还为队里腾下来六个男劳力,除去外派民工,还可以抽出一班人马,在村东救命河河底实施打井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