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镇阴棺 > 第十章 一九五一(起)

镇阴棺 第十章 一九五一(起)

作者:五斗米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01 21:01:46 来源:258中文

“进!”

吱嘎,房门开启。

县政府宣教科主任韩立国推门走了进来。

“侦查员同志,工作一整天辛苦,累了饿了吧,县招待所已经备好了酒菜,就等着特派员到来和您二位一起去用餐呢。”

有些事情不提,或许还没什么感觉,这一说,还真有点饿了。

但是年轻的侦查员王浩依旧抬首挺胸,震声道:“韩主任,革命工作没有苦和累。前线战场上的同志们食不果腹还要顽强战斗,我们在后方怎么能贪图享受。再说了,你们这里的问题严重得超乎想象,只有调查清楚了,我们才能安心吃饭。”

“对,对,侦查员同志为了革命废寝忘食,是我的思想觉悟不够高了。”

韩立国点头哈腰。

旁边那位年长的侦查员何正摆摆手,说:“王浩同志,认真工作是好事,但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列宁同志都说过,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适当的休息还是有必要的。再说了,我们还要考虑一下徐州来的特派员,这一路舟车劳顿,特派员同志也是要吃饭的。”

说着话,何正转头看向韩立国,微笑点点头道:“韩主任,麻烦你派人去问问特派员到哪了。另外,关于群众举报曹安堂那件事,我们还需要和这位写举报信的同志聊一聊,你给安排一下。”

前半句还好,可何正后半句话出口,很明显可以看到韩立国脸上一丝惊慌的神情闪过。

“报告侦查员同志,举报信是匿名的,我也不知道是哪位群众写的,但信上的内容一定属实。我看,就没必要再去找革命群众了吧。”

关于曹安堂的举报信是韩立国提供的,如果他都不知道写举报信的群众是谁,又怎么如此确定信上的内容一定属实?

两名侦查员做了个眼神交流,便不再说话,审视的目光看着韩立国。

屋内的气氛再次冷了下来,偏偏韩立国额头上的汗水不停往下淌。

“这屋里是真热啊。特派员同志你们先吃点冰镇西瓜解解暑,我去看看特派员同志到哪了。”

也不等谁回应,韩立国便急匆匆出门。

一路走到大院门外,韩立国紧张的心才稍稍有些平复,恰在这时一辆吉普车从远处开过来停在门前,抬眼看到下车的司机,韩立国赶紧小碎步迎上去。

“小张,接到特派员同志了吗?”

司机小张一手拎着两瓶冰糖水,另只手挠挠头指了指十几米外的墙根底下。

一身戎装的特派员同志被两个衣服脏兮兮的小孩围着,三人不知道叽叽喳喳在说些什么。

韩立国没见过特派员,但眼前的情境让他不难猜出关键人物的身份,特派员同志都已经到门口了,竟然被人拦在门外,还坐在地上受太阳的炙烤,那还得了。

“去去去,哪来的小叫花子,都上别处要饭去。”

韩立国迈步过去一手一个拎住黑蛋和二愣子的衣服领子,把小孩往旁边扔,随后就是无比激动的笑容投向特派员。

可万万没想到,他的笑容换来的却是怒目直视。

“你是什么人?”

特派员正与黑蛋聊到曹安堂稳定祝口村土改工作的事情,突然冒出来个家伙,把英勇的小少先队员同志给扔开了,哪能不生气。

韩立国也很是迷茫,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哪里做错了。

反倒是后边晃晃悠悠好不容易站稳的黑蛋,大喊一声:“叔叔,他是韩秀才,我们都知道的。他还有诗呢。常开会,韩秀才,常常开会韩记载。燕子飞,会不开,雷公一炸秀才亏。”

谁知道黑蛋这是从哪听来的打油诗,大声喊出来之后,韩立国那一张老脸都憋的通红,忙不迭解释道:“特派员同志,误会,都是误会。年初时我和外号雷公的反革命分子雷震进行英勇斗争,并且对他展开严厉的革命思想教育,结果对方冥顽不灵,大闹县政府。还是我坚持斗争,才保护革命财产没有受到损失。”

“哦?”

特派员面色冷峻,似乎对韩立国的话只信了一分。

反革命分子雷公冲击县政府这件事闹得挺大,特派员也是有所了解的,只不过了解的信息仅限于曹县宣教科上报的文件资料,没有进行实地调查,不好判断具体经过什么样。但这韩立国所说的他和反革命分子作斗争,保护革命财产不受损失,简直可笑。

某人被吓得钻到桌子底下大喊救命的事情,那可是连徐州方面都有不少人知道了。

特派员也不点破,话锋一转问道:“常开会又是怎么回事?”

“哦,那说的是我们宣教科科长常动,常科长最擅长领会上级指导文件思想,经常给我们开设革命讲堂,进行思想宣传教育。”

“常动人呢?”

“啊,这,常科长他,他在开展夏粮丰收的工作当中不慎受伤,已经病假几个月了,只是偶尔才来工作。特派员,列宁同志都说过,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常科长为了革命工作呕心沥血,偶尔休息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您看,对吗。”

人都不是铁打的,需要休息当然可以理解。

但一下子休息好几个月,这就不好理解了吧。

真当特派员不知道,几个月前夏粮丰收时节,济南地区反革命匪首燕子门李三逃窜来到菏泽一代,谁敢确定说那个常动不是在害怕什么,才这么长时间病假在家。要不然,怎么会有“燕子飞会不开”的民谣流传。

“让常动来这里,我既然到了,本地的宣教科科长总是要见一下的。”

特派员站起身,打打身后的土,朝着司机点点头。

“小张同志,你帮我把这两个孩子安全送回家。我的一举一动很受关注,难保不会有人朝两个孩子身上动歪心思。”

非常时期,任何细节问题都不能忽略,特派员也是这时候看到周围不少鬼鬼祟祟的目光看过来,才意识到他在这和两个孩子聊那么久是有多么不妥。

谁知黑蛋仰着小脑袋满不在乎的挥挥手,说:“大叔,我们要等安堂叔一起回家的,有安堂叔在,任何牛鬼蛇神我们都不怕。你要是害怕的话,也可以让我们安堂叔保护你,他很厉害的。”

“很厉害吗?那要是有机会的话,我可要见识一下了。”

特派员笑着摸了摸黑蛋的小脑袋瓜,安排司机小张照看好了这两个孩子,转身大踏步往县政府大院里走。

后边韩立国两只小眼睛丢溜溜转动个不停,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紧忙安排人去请常动来政府大院,这才快步追上特派员。

当两人再次来到之前那间小屋时,徐州来的特派员和济南来的侦查员亲切握手,寒暄几句过后根本没有人再提吃饭的事情,两位侦查员直接拿出来今天一天的审查资料递送到特派员面前。

“特派员同志,曹县的情况远远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单单今天第一天,就让我们调查出来两个革命队伍当中潜藏的问题分子。我们主要是辅助你的工作,你看一下胡爱国和曹安堂这两人应该如何处理。”

侦查员有一说一,全拿他们审查记录说话。

特派员认真看着记录上的每一个字,等最终看完,长长吐了一口气,竟是率先看向了韩立国,意有所指地说道:“这里的情况确实很复杂,镇反工作的形势也是相当严峻啊。”

旁人看来,不过是一句很正常的感叹。

可韩立国却感觉针芒在背,又开始不停擦拭额头上的冷汗了。

特派员也不再多看他,而是转头正视两位侦查员。

“王浩同志、何正同志,首先我要代表党组织感谢两位在镇反工作方面的恪尽职守、废寝忘食。但是,有些问题我还是要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逐一分析,若是我们之间有什么意见相左的地方,大家尽可以讨论,千万不要因为指导上的主次位置影响了工作中的主次矛盾。”

这番话出口,两名侦查员自然明白,这一定是他们的审查资料存在问题了。

“特派员同志有什么问题你直说,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承认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定的革命工作者,从来不会避讳任何问题和矛盾。”

“好,那我就详细说一说吧。”

特派员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三月初,黄同志遇刺事件已经成为伟大领袖都极为关注的重大案件。但我们不能单纯的将这一事件看做是国内的反革命分子暴动,而应该从整体上去把握、去观察。相信你们也知道北方战场的节节胜利已经给帝国主义沉痛的打击,他们势必要扩大战争规模,才能给反革命分子一种即将迎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希望。我来的时候,收到了来自党中央的指令,指令当中明确提到,以美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正在密谋开辟新的战场,而山东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是距离北方战场极近的地区,势必会首当其冲。所以反革命分子才会铤而走险,无比猖獗和惨无人道地对我们的革命同志下手。幸好,山东的各位同志工作努力,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镇压,保证了局势的稳定。那些穷凶极恶的反革命分子才会退而求次,隐藏到平原省,密谋更大的破坏革命行动。我们的任务很艰巨,而越是这种时候,我们的镇反工作越是不能出现任何纰漏。绝对不能将反帝斗争变成我们人民内部的斗争,两位侦查员同志,你们明白吗?”

“明白!”

两名侦查员昂首挺胸,大声回应,眼中充满激动的神采。

这不是单纯的特派员在对他们讲话,而是上级党组织向他们发出重要的工作指导思想。

旁边站了许久的韩立国干巴巴张张嘴,也跟了一句“明白”,可并没有人看他一眼。

特派员压压手,示意几人坐下,再次开口道:“实不相瞒,其实昨天我就已经到曹县了,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我以一个普通人民群众的身份,对曹县的镇反工作形势进行了深入了解。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整体环境非常安定,这离不开本地革命同志的兢兢业业工作。只是,有一件十分巧合的事情,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在人民群众当中最为拥戴也是最受群众赞扬的人,反而就是两位指导员同志提出来有问题的……胡爱国和曹安堂。”

“啊!”

难以想象两位指导员此刻是有多么震惊。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审查出的结果和特派员调查出来的结果,竟然如此天差地别。

“两位同志,我不是在否认你们的工作成绩,而是想说明一点。我们的镇反工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不让人民群众受到反革命分子的迫害,为祖国建设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环境。我个人认为,某种意义上来说,谁是我们最亲近的革命同志战友,谁是真正的反革命分子,人民群众比我们更清楚。就拿你们审查资料当中提到的做例子吧。首先是胡爱国同志,在抗战年代曾与正面战场队伍联合作战,只此一条便成为了你们将其列为问题分子的原因。但是根据我了解到的消息,在四八年淮海战役当中,胡爱国所在连队与之战斗的队伍,恰恰是当初他们共同抗战的队伍。而胡爱国同志更是亲手击毙了那位与他并肩作战过的国字号连队长。试问,胡爱国同志倘若真的会给反革命分子充当保护伞,他总不能去保护一个被他亲手击毙的人吧。”

话说到这里,好似在特派员意料之中的情况发生了。

两位侦查员同志在震惊之余,竟然不由自主齐刷刷扭头看向了韩立国。

所有人员审查资料都是韩立国这位宣教科主任提供的,作为外来的侦查员也是无比相信本地的革命同志,才会按照那些资料展开工作。

可为什么字面的文件会和现实产生如此大的反差?

韩立国吓得脸都白了,大声申辩:“胡爱国的问题一定是存在的,他只说过抗战时期的事情,从没提过战场功勋。这些情况有待调查,最起码也要有知情人和档案记录。”

到底也是做宣教工作的,很清楚如何扭转局势。

可特派员一句话,彻底让他闭嘴。

“档案记录暂时是没办法调取的,不过恰好我是知情人,胡爱国同志退伍时,就是我亲手为他颁发的军功章。韩立国,我的保证能不能算数?”

打死韩立国都不敢驳斥特派员的保证不能算数啊。

特派员也不看他,而是转手拿起来面前的一份资料。

“各位,咱们再说一说曹安堂的问题,这位同志我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也不能单纯主观去判断其思想认识情况。我们还是拿客观的东西来讲一讲,就讲这份举报信。”

那一份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的举报信,恰恰是两位侦查员确信曹安堂存在问题的关键。

可有时候,关键的东西可以正着用,同样也可以反着用。

特派员沉吟片刻,说道:“这份举报信,是一位自称祝口村村民的群众写的,言语中很是恳切,首先说明自身生活困苦,又受到曹安堂欺压,不得不背井离乡生活。尤其是对于曹安堂过去两年间的剿匪行动和土改工作进行了事无巨细的描述。其言辞之华丽,用语之恰当,连我这个做了十几年文字工作的人都很是佩服。那么我就想问一问了,一个生活困苦的贫下中农群众,他认识几个字,如何能写出来这么长篇大论的举报材料?两位侦查员同志,你们想过没有?韩立国同志,你也来给我解释一下。这份举报信到底是谁写的?是真正的人民群众所写,还是有人接机要诬陷我们忠诚的革命同志战友?”

啪的一声,那份举报信被特派员狠狠拍在桌子上。

韩立国吓得浑身一颤,差点溜到凳子底下去。

那两名侦查员快步上前,再次拿起他们研究了好几遍的举报信,不由得从心底里感到惭愧。

他们只顾着去研究信上所写的问题了,却没有发现这封信件本身就存在问题。

特派员再一次看向韩立国,冷声说道:“韩立国,这封举报信是你提供的。你来说说,是从哪里得到的这封举报信?”

“我,是我捡的。”

“在哪捡的?”

“就在县政府大门前。”

“放信的人呢?”

“没,没看见。”

“偌大的一个县政府,有人在大门前放了一封信,是谁你们都没有人看见。那要是放个手榴弹,你们怎么办?县政府每天进进出出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就是你捡到了这封信?捡到信之后你们宣教科为什么没有立刻展开调查,反而是等到济南的侦查员同志来了,直接交给他们?你给我解释解释,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特派员一连串问话,惊得韩立国坐立不安。

旁边那位年轻的侦查员王浩猛然一拍桌子,同样怒声质问:“韩立国,这封信上的内容到底是不是真的?”

“绝对是真的,他不会骗我的。”

韩立国惊慌之下的一句回答,换来房间里诡异的沉默。

特派员不说话了。

王浩气得咬牙切齿。

哪怕是那位脾气很好的侦查员何正,此刻都带着被欺骗了的恼怒,一字一顿问道:“你说,谁,不会骗你?”

形势发展到眼前这种程度,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两位侦查员一声令下,直接把韩立国当场拿下的结果。

可谁也没看到特派员脸上的表情松了下。

特派员心里清楚,问题肯定是存在的,但曹安堂的个人问题绝对不会像举报信上说的那么恶劣,而韩立国的工作思想有问题,却是受到了有心之人的蒙蔽,绝非主动背叛革命。

想到这里,他挥了挥手,打破屋内严肃的气氛,轻声说道:“归根结底还是这封举报信上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人提供的。韩立国,我给你三天时间找到这位原祝口村村民,把他带到我面前来,有我在,保证还他一个公道,也绝对不会让任何人有机会对他打击报复。但是现在,还请你去把胡爱国和曹安堂这两位同志带来,我要当面和他们聊聊。”

特派员这番话无异于是给了韩立国一个立功机会。

年轻的侦查员王浩有些不满,张嘴想说什么,却被身边的何正一把拉住暗中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韩立国那真是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连声答应着向外退,才到门口,特派员又扬了扬头道:“对了,再去问问常动同志来了没。我还要和常科长一起开开会呢。”

“我这就去催,特派员同志你稍等。”

韩立国夺门而出,屋内也再次安静下来。

特派员看着王浩和何正,脸上浮现出些许歉意。

“两位侦查员同志,很抱歉,我这一来,就否定了你们一天的工作成果。”

“不,特派员同志,你否定我们一天的工作没有问题。你这是帮我们避免了,干一辈子革命工作,就因为这一天的错误,而被全盘否定。”

年长的那位侦查员似有所感地说出这句话。

特派员认真点头:“没错,我们的身份特殊,不仅仅自己不能轻易犯错,更不能因为别人一天或一时的错误,就否定了我们的革命同志。马克思主义讲,辩证地看待问题,同样适用于看待我们将要接触的所有亟待审查人员。”

话说到这份上,何正和特派员似乎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

年轻的王浩不是很能融入到这样的谈话内容里面,依旧在纠结另一件事情。

“特派员同志,怎么就能这么轻易把韩立国给放过了呢?”

何正苦笑着拍拍王浩的肩膀,说道:“王浩同志,你还看不明白吗。特派员一来,其实就是在给我们传递一个信号,就是让我们记得,当前工作的重点不是进行内部斗争,而是我们来到这里的重要任务。”

“你们是说,抓捕匪首燕子门李三。”

王浩一句话点明关键。

在济南制造了多起骇人听闻反革命恶性案件的匪首李三,出逃在外,何正和王浩两人就是肩负着将匪首抓捕归案的重要任务。

而在徐州有过丰富镇反工作经验的特派员,也经上级党组织调派来到这里,协同办案。

大家在此处汇合,便是为了此事而来。

无论是河南,还是山东,镇反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环境安定。

唯独处于两省之间的平原省依旧盗匪猖獗,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只不过无论是特派员还是两位侦查员,肯定不会认为单纯关起门来开会分析原因,就能抓获匪首李三。

“根据我这一天的实地调查,初步判断李三隐匿的地点就在这附近。而且有可靠消息指出,李三正在有组织有预谋地囤积粮食和武器,进有可能冲击政府驻地,退有可能破坏铁路交通再度逃逸。时间紧迫,我们不能把时间耽搁在调查研究上,必须最快的速度行动,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现在唯一摆在我们面前的障碍,就是无法确定李三的具体藏匿地点。想要找到他,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在这里能充分调动群众力量的人,很巧,恰恰就是这两位同志。”

特派员再一次挥了挥桌子上的审查文件。

曹安堂和胡爱国这两个名字,已经无法更深刻的印入到侦查员的脑海当中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