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我的主角要杀我 > 第74章 楚国郢都

我的主角要杀我 第74章 楚国郢都

作者:宏远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5 18:27:33 来源:258中文

荀况很喜欢听易承说后世的那些东西。

从易承口中,他能窥探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于他来说,那正是一个可以满足他许多幻想的新奇世界。

“别胡思乱想,我让你背诵你庄周师长写的《南华经》现在背的如何了?”易承的表情恢复了平日里的严肃。

“那么多文章,这才过去十日,哪能背的完。”荀况小声叨叨道。

“你不是过目不忘么,现在给我背一遍内篇的《逍遥游》听听。”

看到易承说的义正言辞,荀况也老老实实地走到易承身旁,略微思索之后,便开始背诵:“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易承在后世也见过一些智商较高的孩子,记忆力确实要比普通小孩高一些。

不过跟荀子这种妖孽比起来,后世那些被清华北大保送的天之骄子,也不过如此。

这个家伙是真的过目不忘,这种记忆力实属老天爷赏饭吃。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荀子长舒了一口气,又咽了口唾沫道:“师傅,背完了。”

“嗯,还行,不过要继续努力,多读多背,虽然很多东西你现在还理解不了,不过这不妨碍你把这些文章段落放在脑海中,对你日后大有帮助。”易承慈爱地摸了摸荀况的脑袋道:“今日有些晚了,你也回房早些休息吧。”

“喏。”荀况点点头,朝易承施了一礼便走了出去。

“得了个天才徒弟呀,这辈子还有三十年...”易承仰头躺在床,“还能见到韩非和李斯,如果现在改变了荀子的命运,那自然他们两个家伙的命运也改变了...”

“都是我道门理综的人了...”易承轻笑一声,这种搅动历史的感觉很不错...

.....

半月后,楚国,郢都。

望着远处熟悉的郢都城门,易承抿了抿嘴,不知为何眼角竟有些湿润,第三世时,他就穿越在这里,用三年时间,锻造百炼精铁,制作马蹄铁,敬献楚肃王,获封工尹,还发明了水磨水车,得食邑三百户。

虽然对于他的时间来说,这一切过去了才不到十多年,可对于现实的世界,已经足足过去了七十多年。

七十年,已经过去了一代人,也就是说在这座城市中他所熟悉的人应该都已经不在人世。

“公子,郢都到了。”车帘外传来了徐福兴奋的声音。

“看到了,继续进城,马车行慢些。”

“喏。”

通过了郢都的南城门,记忆中关于这座城的一切都向易承袭来。

在这里,他有过三年零六个月的记忆,在这三年里,他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郢都北城外的荒山。

大部分时候,他都在这座城市里溜达。

端兰坊街角的王氏米行还在,窗乐巷只剩下张家布庄还认识,席地而坐摆摊的小贩们虽然全都换了模样,可是给他的感觉却依旧熟悉。

这就是楚国的郢都,一个两千三百年前富庶繁荣的城市。

楚国乃天府之国,鱼米之乡尽在其地,丰富的生活物资促进了楚国商业的发达,走在郢都的大街上,鳞次栉比的商铺与沿街叫卖的小贩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在战国这个时代,也只有楚国郢都能看到这种盛景。

“师傅,这便是楚国的国都么,这里好繁华啊!”自打进了城,荀况便再没离开马车窗户,一个小小的身躯趴在窗户前,一双眼睛贪婪地望着外面的繁华,似乎想要将面前的一切一次性全都记在自己的脑海中。

“你在邯郸没见过这些么?”易承记得之前与荀坤闲聊,荀家父子之前在赵国的都城邯郸待过,易承没有去过邯郸,不过邯郸贵为一国之都,想必应该也不会比郢都差多少。

“邯郸做买卖的都是些胡人,贩卖的大多也都是牲口,很少见到这么多摊贩。”荀况失落的说道:“赵王胡服骑射,邯郸城中不是军卒就是农民,很少见到商贾。”

看样子赵国走的是跟秦国一个路子,重农抑商,讲求耕战,这样国家才得以迅速的武力崛起。

想到这,再看楚国街道上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易承倒觉得有些莫名的伤感,这样繁荣的国家,最后也终将败给追求武力野蛮而残忍的秦国。

马车在郢都漫无目的地绕了一圈,易承最终让他们在平康坊的一桩二层小楼前停了下来。

七十年过去了,易承没想到自己当年居住的家还在。

下了马车,看到门廊前正坐着一名老妪。

“阿婆,不知您贵姓啊?”易承走了上去,仔细打量了一眼坐在那老妪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可惜没有任何印象,只能出言问道。

“免贵姓卫,不知贵人有何事?”老妪长着一口没牙的嘴巴,看着易承身后一众马车与随从,略有些畏惧的问道。

“你姓卫?”易承的脸上尽是惊讶,“你是卫夫氏?!”

老妪皱了皱眉,脸上也有些难以置信,“公子认得老婆子我?”

易承的思绪穿过了七十多年前,那时候,他家隔壁的邻居就是卫氏夫妇,夫妇两育有两男一女,最小的女儿当时只有五岁,那时易承经常去逗这个小女孩。

却没想到时光如梭,只是十年不见,当年天真活泼的女童,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妪。

“敢问这幢楼上住的常家人可还在?”

老妪的目光呆滞了一下,过了半晌才说道:“你说的是四十年前的那个常家吧...”

易承点了点头。

“那家人挺惨的,就一个独子,好像才不到二十岁,忽然就暴毙了,自那之后,常家夫妇便整日以泪洗面,后来又过了十多年,就把这幢宅子卖了,再后来便离开了郢都,去了哪里,老婆子就不知道了...”

老妪接下来絮絮叨叨的话易承没有再听进去,只是抬起头看着这个自己曾经生活过三年的小楼,一时间感慨万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