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帝焰神尊 > 第一三〇章 五年规划

帝焰神尊 第一三〇章 五年规划

作者:一品小楼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8:27:37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邺城文战一事到此算是彻底告结,也到了圣殿诸老该离开邺城的时候了,文白和凤紫萱自然也跟着一起返回圣殿,双方在兰江边的古道依依惜别。这时候,江若离拍拍手,他身边跟随着的一群男女孩童忽然排成两队,同时开口唱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己半零落。一壶薄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

一时间圣殿诸老和文白等人心怀万千,激动万分,这才明白江若离送别时缘何带了一群孩子过来,原来是专门为他们唱送别曲的。

在江若离来邺城之前,确切地说,是江若离未在邺城成名之前,玄天大陆的文学样式基本上只有类似于前世先秦散文、骚体、赋和乐府诗这些文体,近体诗词这种文学样式还未曾成熟,还仅处于萌芽状态,但近似于章台体这样伪律诗的古风倒是早就有之,只是格律严谨的律诗和词曲尚未出现,更别说话本、、戏剧这些后世文体了,直到江若离出现,这种韵律和谐、平仄严谨、声调优美的近代文体一经诞生便开始受到文人关注,文宗的弟子开始有意识地研究、仿制这种体裁样式,一时间佳作倍出,玄天大陆的文学样式终于向前迈出了历史的一大步,进入了律诗(词)时代,正式注重格律,讲究平仄与对仗等修辞手法,可以说,没有江若离,玄天大陆的近体诗时代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到来。

兰江边,有兰江古道,古道上还有专门修的一个小亭子,许多文人没事时都喜欢聚在这个小亭子饮酒的同时欣赏兰江美景,但却没有人在此特意为友人送行,而此情此景,在江若离眼里,无疑正是送别的好去处,前世李叔同作词、约翰奥德威作曲的《送别》堪称再应景不过,所以江若离专门组织了一帮孩子学唱这首《送别》。送别是伤感的,也是最诚挚的,而孩子们的单纯天籁之音又是最淳朴的,江若离记得前世这首歌最美的便是孩子们的童声合唱,因此文白等人的震撼可想而知,甚至,文白竟然感动得泪流满面,凤紫萱也有些哽咽。

“文老,你觉得此子如何?”鸾背上,端木冥下意识地问文瑞清道。文瑞清斟酌了半响,吐露了两个字:“枭雄!”

“是啊,而且是绝世枭雄!……老夫有预感,以后玄天大陆,将因此子而疯狂!”端木冥捻须叹道。

“二老觉得我圣殿日后该和此子何处?”另一圣殿诸老接着问道。

“我圣殿已经日薄西山,与此子只可交好,不可为敌!”文瑞清叹道;“此子文武双全,尤其是精通可怕的战技,圣殿若是不想找不自在,最好不要轻易与他为敌。”须臾,文瑞清扭过头,对文白、凤紫萱道:“文白,萱丫头,我看那江小子倒是与你们真心为友,你们可刻意交之,不可恶意交恶,否则,悔之晚矣!”

“是,谨遵瑞爷爷教诲!……”文白、凤紫萱相视正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好词啊!老夫有种预感,此词,此曲,必当传唱天下尔!”文瑞清呢喃着,忽然轻声哼唱起来。众人深有同感,随着文瑞清的哼唱越来越激昂,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起来。“……天之涯,海之角,知己半零落。一壶薄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呖!——”

似乎感受到背上众人的激情澎湃,正在飞翔的鸾鸟也跟着发出清脆的一阵长鸣,似乎在为众人伴奏,旋即越飞越快,转瞬在天际化作一个黑点消失。

正如文瑞清所想的那般,这首因为浊酒的缘故被江若离做了轻微改动的送别曲很快便由孩子们传唱开来,一时间风靡兰江两岸,不知道陶醉了多少文人雅士,唱哭了多少勾栏女子,被公推为举世第一别离曲,更是青楼妓院姐儿们迎来送往的必唱曲目,兰江古道边的这个小亭子原本没名字,也因江若离此曲而得名“惜别亭”,成为邺城一个知名景点。

“……一壶薄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和其他的窑姐们不同,如意楼的如意姑娘,却唱出了另一种味道,每唱一次,必大醉一场,痛哭一场,而那些有幸见到如意姑娘一面的士子,却从未能在如意姑娘这里听到这首曲子,听到的顶多是改版过的《谢客来》,能够有幸听到如意姑娘唱这首曲子的,只有她手底下的侍女灵儿,同时也只有灵儿才明白,如意姑娘这首曲子想唱给听的人是谁,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怕是姑娘这番心意要白费了。也正是这首曲子的出现,彻底断绝了如意姑娘见客的念头,从此真正闭门谢客,这让花满楼的老鸨花姐十分不满,却又拿如意姑娘莫之奈何,因为如意姑娘不像灵儿那样卖身在花满楼,她只是挂靠在花满楼名下,实际上只要她想要离去,随时都可以,就连赎身钱都不需要,所以花姐才只能干生气。

对于这些风花雪月的事情,江若离并不在乎,也不感兴趣,他只想尽快地把邺城的领导班子与行政机构搭建起来,以便于更好地行使政府职能,把邺城地区的发展早日纳入正规。通过在混元空间里大量地翻阅前世历史上的各朝行政机构与职能部门相应的官吏搭配,江若离觉得自己先前的构想还是太简单了,也太混乱了。就比如三班衙役,他设想的人员组成就太少了,到时候根本忙不过来,具体到三班衙役,什么站堂的、收税的,出巡的、看大牢的、守仓库的、打更的等等,若是各司其职的话,别说是十几个人了,就是再加上十倍,也不见得够使唤,所以,他觉得还得是按部就班老老实实按史书上的资料相应地配备相关人员。

史料记载,三班衙役和书吏一样,也有定额,他们被称为额役,收入基本上能够得到保障,他们的报酬称为“工食”,年收入约有六两银子,大体上仅能维持一人温饱。各州县的额役不算少,一般都在百人以上,其中以民壮最多,州县的法定民壮数目是50人,新设衙门的人数会少一些。与书吏一样,定额外的衙役数目也异常之多,他们通常被称为白役。每个在册的正役,都会雇用或跟随几个或十几个甚至多达几十个数额不等的白役。此外,还有数额不等的挂名衙役。这三项合起来,同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

仅以清朝为例,如浙江仁和县和钱塘县,衙役总数均多达1500人以上。乾隆初年的江西省有几千人。乾隆末年,地方州县所用衙役,有多达1000多人的,其中多数是挂名书役。清后期的山东大县,衙役在1000人以上,小县也数百人。对白役膨胀的势头,清朝政府也试图整顿,但效果有限。刘衡在四川巴县做知县时,原有衙役7000人,经过裁革整顿,一年以后剩下的仅有100多人。但这只是个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衙役膨胀的势头。衙役如此之多,不但百姓深受其害,官员也经常因失察被降级或革职。

对于如此庞大的衙役数量,江若离不准备配备这么多,如果真的配备数百上千乃至更多的衙役,不仅意味着官府财政要多支出大量的薪水,最重要的一点是衙役多了,就会疏于管理,导致良莠不齐,祸害百姓,除却必要的三班衙役人员配备,江若离不打算编制太多的衙役。

城主府在成效年任城主期间,府内光各种杂役就将近二百余人,这些杂役,大部分是各家族子弟自行招纳的服侍人员,可见以前的城主府负担有多重,因为这些人员的一应开支俱算到城主府的开支上,严重拖累了城主府的经济,所以江若离才会接手了一个穷的掉渣的邺城城主府。邺城城主府都是这样,虞城和莞城两地的城主府就更不用说了,比邺城城主府有过之而无不及。经过统计之后,邺城府三城城主府的各种杂役加起来就有近六百名,再加上招安的各豪门世家的家丁护院又有四五百人,基本上邺城府三地的三班衙役编制已经可以按照相应的工作岗位配备齐全。

“……各城实行官吏制管理,分官员、书办、衙役三等,其中官员主掌具体官府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书办协助官员工作,衙役分皂班、快班与壮班三班,……把收拢来的各豪门家丁护院与原城主府杂役各自打散分入三班衙役,总管衙役的都头、捕头、捕快、巡差人员需用武者,可从各门派弟子中招收。各部门官员,一部分从文庙士子中挑选合适之人举荐担任,另一部分采用科考方式招纳贫寒士子加入,争取在一个月内把政府机构搭建起来,三个月内步入正轨,同时各级官吏的具体待遇也一并公示于众!”

“未来三个月内,彻底剿灭兰江盟余孽,将兰江盟所在地盘纳入邺城辖下管理,同时消灭邺城的邪恶犯罪组织玄女会,并趁势打击邺城府各地的村霸、地痞、流氓、小偷、拐子、劣绅等罪恶组织与人员,该杀的杀,该抓的抓,绝不姑息,绝不迁就!这项清理工作将是本年度未来三个月的长期工作与重点工作,争取在年底完成,彻底改变邺城府的治安环境。”

“原邺城城主府改做邺城县衙,将府内大牢迁出,另觅地方修建大牢。……猫儿街一带全部拆迁,改修府仓粮库,同时改造周边地区的棚户区,将棚户区居民转移至城外村落落户!……召集流民、乞丐服劳役,开拓内河,所有抓获的不法之徒,在服刑期间与流民、乞丐一起进行劳动改造!……以内河为界,分新旧城区,内河以北为老城区,内河以南扩建新城区,届时新城区作为重点经济发展中心,修建邺城府衙,总管三城。”

“兰江边开发兰江风景区,修建亲水平台、游廊水榭等相应配套建筑,开展绿化种植!同时改善旧城区的街道环境卫生,竭尽所能消灭脏乱差现象,争取在一年内尽快落实第一阶段的五年经济规划!……”

江若离一一交代着李九和成效年近期的工作计划,并趁势提出了第一个五年经济规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