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帝焰神尊 > 第209章 破武都,攻汉阳

帝焰神尊 第209章 破武都,攻汉阳

作者:一品小楼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4:26:25 来源:258中文

建安三年(188年)十月,徐庶大军突袭故道,从故道进入武都郡。

武都郡说是属于韩遂吧,其实韩遂也没怎么去打理。因为郡治内多有氐族、羌族,而这些少数民族是他在凉州立足的坚强后盾。

他的兵士大多来源于氐族、羌族。

韩遂的大军在汉阳你争我夺打了都快两年了,两人谁也不肯低头不肯认输。没有人肯先低头,一退就失去了在西凉的主导地位。

韩遂有阎行、成宜、马玩、杨秋、张横、李堪等将相随。

马腾却有庞德、梁兴、侯选、程银相助,加上他自己本也是将门之后,武艺过人。

韩遂在兵力和将领的武艺上略输一畴,但他的花花肠子却比马腾多。

加上二人在凉州的势力也是不分伯仲。

所以这场僵持的战争一直没有胜负。又没有历史上的钟繇劝架,所以这一架就打的没完没了。

可是刘琦的介如很快就改变了战争的走向。

任你有千方百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一张薄薄的纸,一捅就破。

你会利用外族?

可惜刘琦最恨的就是利用外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

那些氐族、羌族没有一个强大有能力领导者,所以会投靠韩遂。那是他们想要好好地在武都生存。

当刘琦的大军开到时,他们也就顾不了韩遂了,他们首先要自保。各族纷纷召回派出去支援韩遂的勇士,以抗徐庶大军。

可是就凭他们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怎么能挡得住强大的徐庶大军?

失败依然是他们唯一的结局。

但是氐族、羌族这一回军,却影响了马韩之间的平衡。

汉阳战场的平衡被打破了,韩遂在前线大败于马腾,荒忙回撤。退守陇西、金城。

东汉时期,羌人反复叛乱,人口锐减,治所曾迁至襄武县,后又迁至狄道。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只余5628户,3万人。就算后来韩遂从金城和陇西迁了一部分一口过来,那也不过五六万人。

一个郡呢,真可谓地广人稀,荒凉无比!

所有人口加出来还没有徐庶大军的人多。

打什么打?这么多军队开过来,吓就给吓傻了。

最后,除了少量逃往陇西的外,就没剩下几个人了。降?留着干嘛?等我走了你又造反呀?杀!一个不留!

地方空了怎么办?在关中、并州等地方调个几万人过来呗!大力鼓励生育,过个几年就开肢散叶,人口多起来了。实在不行就只有用另一个办法了!

是时候让关羽他们向东边及三韩、东瀛用兵了,杀了男的,把女的抓回来生儿育女了。

没人呀,没办法。要不是将鲜卑的女人全抓回来送到了蒙州,估计靠阙机那点鲜卑人和楼班那几万乌桓人也填不了那广袤的草原的十分之一。

这么多年刘琦一直在抢人口,若不是张燕带着近百万人口过来,估计刘琦现在依然得为人口的短缺发愁呢。

想到黄巾众,刘琦就想到刚刚从南阳来的刘辟了。他带到长安的三四万人还留在南阳的五万人余老弱妇孺,不是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档嘛?

于是刘琦让徐庶派人快马赶回长安,向荀彧禀报,调王安为武都郡太守,让刘辟将他从汝南带的的黄巾众,包括留在南阳的那一部分全部迁往武都。

别小看这个空郡,这儿可是南进汉中的又一条要道。把住了武都,不但阻断了韩遂和张鲁的联系,而且为接下来攻打汉中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拿下了武都,就绕开了秦岭山脉对汉中和关中的阻隔,可以从西面沿汉水而下,直达汉中。

所以,这个地方虽然多山地,却一定要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

刘琦这边拿下武都,开始向陇西用兵。

那边马腾却被韩遂任命的汉阳郡守姜叙挡在了冀县之外,不得寸进。

不得已,刘琦只好分兵增援马腾。

刘琦亲率典韦、黄叙,领兵两万北上。被西城,直抵冀县。

冀县乃汉阳的治所。

汉阳古称天水。

天水有大才啊!

姜维姜伯约!

虽然他还没出生,那也可以先拉拢他的父辈嘛!

“天水”,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最早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年)。

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

可是,到了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厮杀加上连年的干旱,使当时繁华、富饶的上城变得残垣断壁,民不聊生。

传说,在一天夜里,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随着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地面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于是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

谁知,这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当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

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改治冀县,领11县,原领冀县、干襄、成纪、望垣、陇县、略阳、阿阳、勇士8县,由陇西郡划入西县、上邽2县,新置显亲县。

姜姓,乃凉州大姓,更是占据了天水人口姓氏中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传说,冀城乃太公姜子牙的出生之地。而太公助武王伐纣后,当地受到周王朝的大力扶持,所以繁华至秦末。而姜氏一族在当地也是代代繁衍。

这一代的姜氏子弟中以姜叙才学能力最为出众,所以被韩遂表为汉阳太守。

韩遂撤走后,姜叙为报韩遂知遇之恩,合当地贤能举兵坚守冀县,以抗马腾。

这帮贤能真的不简单,刘琦记不住那么多人,但一看到名字,还是知道他们是名人的。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那都不是简单人物。

姜叙,字伯奕,天水郡冀县人。魏国前期官至抚夷将军。与杨阜是姑表兄弟,叙之母是阜之姑。

姜冏,字仲奕,天水冀县人。曾任郡功曹,在平定羌胡乱时阵亡。光看表字就能猜到他俩的关系了。其他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姜维他爹!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臣。献帝建安初年,任凉州从事,旋拜安定长史,韦康任刺史后辟为别驾,改任州参军。因讨马超有功,赐爵关内侯。曹操征汉中时,杨阜担任益州刺史,回来后又担任武都太守。魏文帝曹丕、明帝曹叡时,在朝廷任职,德才兼备、刚正不阿。

尹奉,字次曾。本是历城统兵校尉。魏敦煌太守,使敦煌郡成为胡汉交往的商业城市。

赵昂,字伟章(一作伟璋),天水冀县人。初为羌道令,曾任益州刺史。建安年间,赵昂在冀城参军事,辅助凉州刺史韦康。关键他还娶了个被后世传讼的奇女子王异为妻。历史上马超作乱凉州时,王异协助丈夫守城,多有功勋,自马超攻冀城至祁山坚守,赵昂曾出奇计九条,王异皆有参与。

还有个本来准备来为马韩争端调和的凉州牧韦端及其儿子韦康。

……

大军开到冀州城外二十里,马腾便派人送来了城内的情报。

这些都是人才啊!

对于人才刘琦是一向都禀着能收服就绝不放过的原则的!

那这一仗,最好还是别打的好!

和谈吧!

正好也见见传说中的马腾。

天水姜伯约?还没出生!想看的书找不到最新章节?咳咳咳,这都不是事儿,推荐一个公众号,这儿有小姐姐帮你寻找最新章节,陪你尬聊!微信搜索【热度网文】或rdww44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