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装甲咆哮 > 第461章 药品配送

装甲咆哮 第461章 药品配送

作者:千纸鹤会飞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9 01:07:10 来源:258中文

刘大夫心念急转,只学习了那些医学资料的万分之一,就可以对一些常见病症进行治疗。

而且像这种快速止泄的神药,也只是他们的常备药品之一,可想而之这华医堂究竟拥有了什么样的医疗资本。

如果这华医堂成立了起来,自己这种私人医馆的生意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可听那小宝部长说的意思,这华医堂是由华夏国国资部筹建的,个人之间的竞争方式肯定没有任何作用,任何人都不可能和华夏国涉足的产业进行竞争。

木匠如此,铁匠如此,厨师如此,就连最简单的种地,华夏国都可以种出不同的花样。

但这华夏国有个好处,就是在“自流岗”的管理模式下,任何人都可以凭本事参与任何自己擅长的产业。

既然华夏国已经决定建立华医堂,那么只有迅速地融入才是最好的应对办法,因为无数个人产业的消亡都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我可以选择华医堂的工作岗位吗?”刘大夫忐忑的问。

“华医堂到时候会发布公告,你到时候关注一下他们对相关工作岗位的要求吧。”

……

借着这种对他们来说是灵药的正气水带来的人气,没用多长的时间,华医堂就正式出现在华夏百姓的面前。

华医堂的总部设置在中间那一个城市单元里,在一个单独的小区内,划分出了药房和诊断区。

诊断区很好理解,主要就是用于诊断患者病情的地方。

诊断区又被分成了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华夏城原有的那些大夫,自愿加入华医堂之后,在不断学习新的医疗知识体系的同时,使用一些传统的治疗方式解决一些普通药物不起作用的疾病。

另一个区域是华夏国通过现代医疗知识体系培养出来的实习医生。

由于这是一个几乎全新的领域,只有资料,没有领路之人,完全靠他们自己去摸索。

而且,由于西医的诊断方式对医疗检测仪器有非常大的依赖,在没有培养出合格的仪器操作人员之前,根本没有办法对一些复杂病情进行诊断。

但通过一些简单的体温、血压和心电图的检测,还是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大数据检索能力,把符合测量结果的所有病症筛选出来,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找到合适的病因。

虽然在现实世界的人们看来,这种诊断的方式简直就是儿戏。

但对于异世界的人们来说,能够把一些使用传统方式无法解决的问题,查找到一个大概可能也许准确的病因,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至少,有治疗方法和没有治疗方法带给病患的感觉不同,一种是等死,一种是还有希望。

所以,目前华医堂的主要诊断方式还是中医,只不过在确定病因后可以使用更多的药品和治疗方式,提高了医疗效率。

对于一些常用的,比如“神药”板兰根之类服用简单又无副作用的药品,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所有城市单元的食堂里。

因为一些药物可能对肠胃有刺激,所以在饭后服用比较妥当。

而且食堂里温开水是最不缺少的东西,服药也更方便。

利用食堂已有的身份认证平台,可以同时把药品的费用进行结算。

本来按照魏民生所说的,是由华医堂把这些家庭常备药品直接卖给每个家庭的,家里的人有点什么头痛脑热的小毛病,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处理,以减少到华医堂就诊的人群数量。

国资部的人一商量,觉得这样并不方便,而且可能造成极大的药品浪费。

因为那些药物都是有保质期的,如果不能在保持期之内使用,还得统一回收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可按照药品的无害化处理流程,比普通的垃圾处理要复杂得多。

过期药品在自然环境下很容易分解、蒸发,如果大量的过期药都扔到生活垃圾站里,并随土填埋,就会对土壤以及水源造成巨大危害。

这种危害是深远的,药品有毒分解物溶解后,会污染土地和水源,会破坏人和动植物的生物链。

一些存在于环境中的抗生素,最终会通过人们的饮用水、肉菜、食物再进入人体,一旦人生病更容易出现耐药性,导致药物用量越来越大。

而魏民生直接从现实世界找来的那种医疗服务模式,也存在非常严重的药品浪费现象。

比如说某人到医院去看病,医生给他开了一大堆药品。

也许医生开的是五天的用药量,但实际上患者只服用了两天病就好了,那么这些剩下的药又该怎么办呢?

因为这些医生开出来的药,只针对某一种病情,而且存在多种药物的组合,所以不可能留着下次生同样的病再服用。

一段时间后,这些已经不需要服用的药品,就只能当作垃圾进行处理,无形中增大了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一个人这样做也许没有什么,但如果每一个病患都会遇上同样情况的话,这样的污染源数量就实在是太可怕了。

因此,在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强烈的华夏国人眼里,这种直接向百姓大量销售常用药品的方法并不可取。

最终,经过相关技术人员的激烈辩论和投票表决,决定将常用药品放在食堂的一个恒温柜之中,由食堂工作人员统一管理并向百姓销售。

由于食堂几乎是每个人每天必须造访的地方,所以,药品的销售也可以最大可能的微量化、精细化。

比如说某人患上了痢疾,并不需要买上一盒十瓶装的正气水,而是只需要购买一次服用的量。

如果用药起作用之后,就可以随时停止用药,而不至于造成药品的浪费。

在这样的药品管理模式下,华医堂的药房,实际上已经变成了药品仓库,主要工作是对各食堂常规药物的配送和调济,以尽可能地把这些药物在保质期内使用出去。

这样的做法,既实现了这些药品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也尽可能地减少了过期药品对环境的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