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原血神座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燕公主

原血神座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燕公主

作者:缘分0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8 02:20:23 来源:258中文

345 大燕公主

眼见卓亦疏出现在此地,众人的反应各不相同,毕风鹤颇为惊愕,但他与卓亦疏素有恩怨,此时见他前来,必然是敌非友,又有星婵儿和安庆仪在一旁虎视眈眈,毕风鹤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星婵儿则直接说道:“卓公子救走了岑参,现在又来了此处,不知意欲何为?”

卓亦疏轻笑一声,也不回答,而是转头看向安庆仪,安庆仪眼见心上人就在眼前,先是喜出望外,而后却是神色黯然,似乎有千言万语要与他说,但最终只是动了动嘴,并未说出口。

眼见于此,卓亦疏轻佻一笑,旋即揽过安庆仪,然后纵身而去。

捉生营出手拦截,却被卓亦疏连杀数人,然后扬长而去。

星婵儿与毕风鹤互相忌惮,谁也不敢贸然出手,只怕自己对付卓亦疏时会被对方偷袭,如此一来,这二人也就眼睁睁的看着卓亦疏远去。

卓亦疏带着安庆仪行至一处空谷之中,两人相对而立,默然无语。

良久以后,终是卓亦疏说道:“你还是成了大燕公主。”

当初的安庆仪深信父亲乃是忠臣良将,绝非世人口中的乱臣贼子,为此不惜身入灵山岛,九死一生只为救出颜真卿,让天下人看看安家人的忠义,而如今安禄山起兵造反,卓亦疏本以为她会与父亲划清界限,却没想到她竟然助纣为虐,坦然成为大燕公主。

安庆仪说道:“我知道你在河北诸郡的所作所为,何千年就是你杀的。”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听得此话,安庆仪心中凛然,旋即长叹一声,说道:“现在我也是你口中的乱臣贼子了。”

“安禄山起兵造反,不知害了多少无辜百姓,如今天下大乱,百姓生灵涂炭,流离失所,皆是安禄山之过。”

可安庆仪听后却道:“李隆基不理朝政,任用杨国忠这等奸臣为相,这个天下早已是民不聊生,只不过是在用一种假象苦苦支撑,如今之乱只是撕破了假象,这样的大唐,本就不该存在于世。”

卓亦疏听后默然不语,他年纪虽轻,但却经历了大唐王朝盛极而衰的过程,而这个衰落的始作俑者就是李隆基,诚然,年轻的李隆基英明神武,替父亲夺回了皇位,后来自己登基称帝,更是将大唐带至极致,八方来拜、万邦来朝,大唐帝国已至盛世,只是任谁也没想到,晚年的李隆基日渐荒唐,好大喜功,已无年轻时的英明,先后任用了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为相,朝中内外乌烟瘴气,大唐各地民不聊生,盛唐只剩下一个华丽的外衣,实则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算没有安禄山,恐怕也会有别人来反抗唐廷。

眼见卓亦疏不语,安庆仪又道:“我父亲造反,又何尝不是被逼迫的,他虽手握重兵,但终究不过是三镇节度使而已,与大唐帝国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语,安史大军之所以能势如破竹,既是因为李唐王室失了民心,也是因为李家父子勾心斗角,这才给了别人可乘之机。”

此时安庆仪的心思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卓亦疏甚至觉得眼前的她已经非常陌生。

只听安庆仪说道:“此次之战,最危险的一战就是潼关之战,我父亲兵临潼关,但身后有颜真卿搅乱河北诸郡,前方潼关天险,高仙芝与封常清坚守不出,无需一年半载,只需三五月就能耗垮我父亲的大军,但是李隆基竟然因为高仙芝和封常清不肯出兵而斩杀了他二人,临阵斩将本就是兵家大忌,后来他又逼迫哥舒翰率兵出关,直接致使潼关失守,高仙芝、封常清和哥舒翰皆是当世名将,却尽数败于潼关,打败他们并不是燕国的大军,也不是李隆基,而是太子李亨。”

卓亦疏听后颇感意外,不知安庆仪为何有此一说。

却听安庆仪说道:“高仙芝与封常清被杀,是因这二人据守不出,这本是最正确的决定,但却因此被李隆基所杀,你可知是为了什么?”

卓亦疏并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安庆仪。

安庆仪长叹一声,说道:“边令诚诬陷这二人贪污军粮,并且领兵不力,这才使得高仙芝和封常清惹来了杀身之祸,但边令诚只是个宦官,而高仙芝和封常清皆是位居高位,边令诚能扳倒他二人,自然不是他一人之功,而是因为身后太子相助。”

“你是说想杀高仙芝和封常清的人不是皇上,而是太子?”关于这件事,卓亦疏在马嵬驿时就曾听高力士说过,高力士还曾明言相告,太子布下了天策局,潼关失守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果然,只听得安庆仪说道:“边令诚本就是太子的心腹,他奉太子之命诬陷高仙芝和封常清,若无太子相助,两大名将又怎会一日同死。”

卓亦疏却道:“太子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他不要李家的江山了吗?”

“太子的储君之位坐了这么多年,他最大的愿望自然就是登上皇位,但只要李隆基在一天,这个皇位就不可能落到太子头上。”安庆仪说道:“所以只有削减李隆基的势力,太子才能成事。”

此处掠过风沙,让人不禁浑身一颤。

安庆仪继续说道:“潼关一失,长安必然岌岌可危,李隆基为求自保必然要离京避难,而出了长安的李隆基,也就成了砧板之肉,只要太子布置妥当,自然能让李隆基自愿交出皇位。”

听到此处,卓亦疏已经知道安庆仪所言合情合理,如今太子已然脱离了李隆基的掌控,恐怕用不了多久自会登基称帝。

安庆仪说道:“世间之事皆有定数,我父亲此时起兵也是顺应天意。”

卓亦疏轻笑道:“公主殿下此来玉门关,想必也是奉了大燕皇帝之命。”

安庆仪听出卓亦疏话中的讥讽之意,虽然早就料到会是如此,但真正发生在眼前时仍不禁心中凄然,但她还是想让卓亦疏理解自己,于是说道:“亦疏,我父亲是对是错暂且不论,但你可知我为何要做这大燕公主?”

因为这大燕公主的名头,安庆仪已然被师父逐出了师门,如今又被心爱之人冷眼相看,如此种种,无不打击着安庆仪。

卓亦疏轻笑不答,兀自未语。

安庆仪无奈长叹,只得继而续道:“李隆基杀了我哥哥还有我母亲。”

说到此处,安庆仪已然双眼噙泪,这其中不只有悲伤,还有许久以来的委屈,她不怕天下人的唾骂,却怕卓亦疏的横眉冷对,此时只盼着自己的苦衷能被卓亦疏理解,只听她说道:“我帮我父亲不是为了夺得天下,而是为了给我母亲和哥哥报仇。”

卓亦疏闻言愕然,安庆仪的哥哥就是娶了荣义郡主的安庆宗,此人给了卓亦疏很深的印象,而且还曾出手救了公孙和,却不想自己竟死于长安,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话至于此,安庆仪终是再也撑不住了,当即崩溃大哭,卓亦疏见此动了恻隐之心,不禁伸手抱住了她。

入了心上人的怀中,安庆仪像是找到了依靠,所有的委屈尽数发泄,她不惜背上天大的骂名,只是为了给母亲和哥哥报仇,毕竟她的仇人是一国之君李隆基,唯有依靠父亲之力才能报仇。

卓亦疏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让她在怀中放肆大哭。

良久以后,安庆仪止住了哭泣,她将头埋在卓亦疏的怀中说道:“我知道这一路上都是你在保护李隆基,若非如此,李隆基就算不死在太子之手也会被史思明的手下杀了,可若是如此,我和你早晚有一天都会刀兵相向。”

卓亦疏默然不语,他不想与安庆仪为敌,却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她袭杀李隆基。

安庆仪知他虽然桀骜不驯,但忠义无双,自会力保唐廷,自己成为大燕公主的那一刻起,双方就注定要势不两立。

对于这个接过,安庆仪早就料到了,也只能接受,她说道:“我这次离开长安本是有三件事要做,一是要从烈日部手中救回师父,二是将王摩诘送往悬天宫,第三就是杀了李隆基,却不想竟能在这里遇见你,倒也让我欢喜的很。”

卓亦疏微微一怔,开口道:“王摩诘在你手中?”

安庆仪离开了卓亦疏的怀中,说道:“不错,正是如此,我父亲要用王摩诘拉拢司万里。”

卓亦疏说道:“我也在找王摩诘,却不想他竟在你手中。”

安庆仪闻言却也颇感意外,随即便即了然,黯然道:“是李隆基请你来救王摩诘的吗?”

卓亦疏摇了摇头。

安庆仪又道:“难道是李亨?”

这次不待卓亦疏回话,忽见得远处升起一道烟花信号,安庆仪惊道:“是我的属下发出的信号,看来他们遇到麻烦了。”

说完这话后,安庆仪看了看卓亦疏,心中不禁越发黯然,然后说道:“今日与君就此别过,将来再见,恐要生死相向了。”

安庆仪勉强挤出笑容,努力让卓亦疏记住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旋即转身离去。

卓亦疏怔在原地许久,漫天的风沙呼啸,方才将他拉回了现实。

卓亦疏纵身而动,想着安庆仪离开的方向追了去。

绝世豪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