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天降双宝:总裁爹地宠上天(陆余情厉南衍) > 006 燕国农业现况

对方的赞叹令得抱玉和七郎(杨清铭)一脸讶然,更为讶然的是,那少年居然走了过来,坐在七郎旁边的长凳上,他的护卫自然不落后,跟着过来在少年的身后笔直地站着,右手还拿着剑。

“在下李泰顺,从邯郸①而来。”少年向两人拱了拱手,微笑着介绍自己,但并没有介绍身后的侍卫。

杨清铭有样学样,拱手还礼之后道:“我叫杨清铭,在家行七,这是我小妹,杨善玉,最小,行九。我们都是这里的农民。”

李泰顺点了点头,“雁门位于边关,又是军事重地,武风盛行倒也不奇怪。”转头看向抱玉,“就连你一个总角(11-15岁)孩童都能说出这般明理的话,想必也是十分关心边关大事的。”

“这里是边关?还是雁门关?!!!!”抱玉脸色有些苍白了,雁门关②关外就是长城,长城外面就是匈奴③,匈奴本性凶残暴虐,经常南下抢粮,一旦越过了长城……

她有点儿头晕,要知道,匈奴的秉性其实和侵华日军没啥区别的!

为什么她家要在雁门关关内?

“阿九别怕,雁门关可是我们燕国的第一大关,匈奴打不进来的。”杨清铭把粥推到她的面前,又递了个勺子,“而且还有宁将军在,他很能打的,来,喝粥。”

“没错,宁将军的能力很强,足以抵抗匈奴无法打进雁门关关内。但……”

邻桌,一名只穿着一件马褂的大汉喝了一口酒,有些恼恨地开口:“但也仅仅那样。这百八十年来,粮食就不说了,就说那匈奴杀我等平民百姓、掳妇孺孩童不知多少,没有百万也有数十万了。

这些将领就从来没打胜过一场战役,匈奴零零总总也没杀多少,真是让洒家感到丢脸。如今的和平,还是八年前文成公主去和亲换来的,洒家真是……嗨~气煞人也!”

“那你怎么不去参军?”杨清铭好奇了,不仅仅是他,其他几人也甚是好奇。

这人长得刚毅,皮肤黝黑,标准的国字脸,脸上有些许胡茬,体魄健壮,裸露的胸膛和手臂上肌肉攀绕,若是去打仗,定然能称为军中好手。

那汉子一听,晦气地啐了一声:“别说了,说起来洒家就气。之前报名参军,居然把洒家分到了伙头兵,那伍长看洒家不顺眼,找了个由头说洒家吃得多,就把洒家给屏退了。”

说完,汉子又喝了一口酒,“诶,都是粮食少惹的祸啊。”

“粮少?军用的粮食很少吗?”抱玉疑惑地问自家三哥。

原谅她,因为空间里那无穷无尽的粮食辎重、马匹武器、书籍笔墨、金银财宝完全可以打造五个21世纪的中国,导致她对这些东西已经没什么概念了。

“是很少,别说军粮了,就说百姓的粮食也是远远不够的。”李泰顺摇了摇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喟然道:“我们燕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为:禾(粟、小米)、麦(小麦)、黍(大黄米)、稻(水稻)、荅(小豆)和菽(大豆)。

肉类则是:羊、豕(猪)、犬、雁、鱼。

青菜则是:苋菜,油菜,冬瓜,韭菜,芹菜,葱,姜。

调料则是:糖、盐、酱、醋、花椒。(百科历史可见)

当然,也有牛肉,但是牛是不能杀的,除非自然死亡。

但不管怎么样,总的来说,我们燕国的粮食实在是太少,现在的田地每亩产粮不过才六斗。”

“才六斗!!!”抱玉瞪大了双眼,立马在心里换算了起来。

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约是1.5公斤,六斗就是180斤,尚不足两百斤,贫瘠的土地亩产不足百斤。

而这180斤的粮食还是靠壮汉、劳动力长年累月不停地在地里干活,精耕细作得来的。

古代落后的生产力,若是遇见洪水、干旱、蝗虫这些天灾更不得了了,田地寸草不生,一亩地收五十斤粮食也不少见,这要是持续一年,一年两作也才100斤。

按21世纪农村土地的分配政策扩大算,一人就算有一至两亩地。家里不仅有下地干活的男人,男人还得有老婆,有了老婆自然有孩子,再加上老人。按一家四口有8亩地算,一年两作也就能产800斤。

一个人一天三顿要吃饱就得消耗三四斤粮食,所以全家一天开支得12斤粮食。全年800斤粮食,两个月就吃完了!

一年十二个月,只能吃两个月,剩下的十个月怎么办?

平民百姓们也只能上香祈福,求菩萨保佑无病无灾、风调雨顺。

再不济就狠心把只吃饭不干活的女孩杀了、扔了或者卖了。

难怪每个朝代的皇帝尤重农业,建这个坛那个坛,每年春天耕种的时候拈香祈福,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现在大燕这种一亩地产六斗,根本就不够一家人吃啊,更何况现在的一家人,在不分家的情况下,少说六口,多则十几二十口都有,就像她家。

要不是她出生之后有戍和戎经常打猎物来添菜,别说建房子了,估计饿都要饿死好几个。

“是啊,才六斗。燕国面积九千万亩(300万平方公里),可种植面积不过才60万亩,可产三百六十万斗粮食,根本就不足以养活全国三千万人口,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就超过了五万,”李泰顺顿了顿,然后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诶~”

抱玉愣住了,1.08亿斤的粮食可以够一家人吃13.5万年,但只够两千家吃67.5年,够10万家吃1.35年,这……

三千万人口,怎么可能养得活?

有的人家自然回去找写野菜来凑合着,但绝对不够,唯一的办法就只有……

易子而食!

想到这里,抱玉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富饶的燕国尚且这样,那周围的国家呢?

不行,得赶紧把农业先发展起来,只有农业发展起来了,百姓们才有心思去致富,只有民富了国才会强,国强了,民才会更富!

当然,关键还是种子,种子嘛,她的空间里多的是,可她根本就没有权限去开启来使用啊,学生,还是要收学生才行啊!

可开什么玩笑?她才六岁,上哪儿去收学生?谁会拜她这么个小屁孩为师?

等等!

抱玉双眼一亮,忽然有了个主意,她喝完最后一口粥,问李泰顺:“百姓如果找到了新的吃食是不是会有赏赐?”

李泰顺点了点头:“没错,但还要看产量,一般如五谷这种,可获得田一顷(7.5亩)、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仆人是自己买?”

“不是,是带你到官奴售卖地点选一个。”

自己选啊?

抱玉顿时来兴趣了,可以选一个小的来教啊,反正都是奴隶,还怕他(她)不认自己这个夫子?

于是,抱玉赶紧跑出茶亭,在戍身上挂着的包包里抓出了一个东西跑回来:“你看看这个行不行?”

“嗯?这是什么?”看着她放在桌上的东西,李泰顺讶异了,那是他从没见过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