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吞噬神话 > 第十四回 君臣回京,沧州探母 娘儿夜谈,官道遭伤(上)

萧尔汉听罢,“哼”了一声,道:“这分明是那奸王栽赃嫁祸之计,意欲挑起两国战争,他好渔翁得利。”

智文长伸手捋捋八字胡须,眯着小眼思考片刻,道:“哎呀,元帅之言正是。”转头施礼,尊道:“殿下,请速速修书两封,一封呈与陛下,就说殿下安然使辽已毕,不日回朝,算是奏折,叫陛下放心,免兴兵戈。另一封呈与八王千岁,说明原委,细言如何定计,瞒天过海。而后殿下立即返京,谣言不攻自破。”

太子大喜,道:“智大侠真乃小王之张良陈平也。小王这就写。”

当即向萧庆陵讨了笔墨纸砚,按智文长所说,写罢两封书信。

蒋忠在旁看了,道:“殿下信已封好,就交付奴才去送吧。奴才这就动身。”

太子道:“蒋公公鞍马劳顿,千里前来,又怎好再让你回去?小王另觅他人吧。”

蒋忠道:“殿下,八王千岁派奴才前来,日夜悬望太子音信,盼奴才回去。再者东京汴梁奴才是轻车熟路,南清宫上下无人不认得奴才,殿下若另派他人,恐会误事。奴才携书回京,先面见八王千岁,交了书信,备说此事,让八王千岁把信呈给当今陛下就好。”

太子听了此言,觉得有理,却又心下不忍,故此犹豫不决。

蒋忠见了,一把把书信抢过,贴身放好,回头对太子道:“殿下,奴才这就告辞了。”说罢,转身就走。太子追赶不及。

萧尔汉对太子道:“殿下不必担忧。”转过头去吩咐萧庆陵道:“我儿去送送蒋公公,再挑几匹上等的好马赠他。”

萧庆陵答应一声,自去了。

这边萧尔汉对太子言道:“殿下,本帅知你有重任在身,况且而今你们南朝元旦将至,还是明日一早就动身回朝为好。本帅亲禀狼主,发放通关文书。”

太子一听,甚是感激,忙道:“如此就多谢元帅了。”

萧尔汉点点头,道:“殿下不必言谢。”又走到柴君让面前立定,柴君让慌忙弯腰见礼。

萧尔汉拍拍柴君让的肩膀,笑道:“君让,也是天意注定,可儿该配与你为妻。你二人郎才女貌,真正称得上是天作之合。只待三年之后,太子大事必定。俟时,老夫必当亲赴南朝,送女成亲。”

柴君让道:“老元帅,恕晚辈如今还不能改口,只能如此称呼了。多谢老元帅厚爱,晚辈必当善待可儿。”

萧尔汉哈哈大笑,自出了元帅府,进宫寻狼主耶律隆绪去了。

那一夜,耶律隆绪大摆宴席,为太子送行。

次日早旦清晨,禁军和邯郸镖局的镖手在萧尔汉的元帅府门前列队等候,太子收拾停当,在杨九龄、岳百恒等人的簇拥下上了车辇。狼主耶律隆绪率文武百官俱来相送。

萧可儿拉着柴君让的手,与他并肩出了元帅府。前日晚上哭了一夜,直到此时,萧可儿的眼皮还是红的。来到府门口,有军士给柴君让带过一匹马,萧可儿和柴君让站在马旁,四目相对,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半晌,柴君让开口道:“可儿,回去吧。我这就去了。”

萧可儿张张口,想要说什么,话到嘴边,又没有说出口,只是点了点头。

柴君让搬鞍认镫,翻身上马,手握丝缰。萧可儿一把抓住嚼环,抬头看着柴君让,说道:“君让哥哥,三年之后,奴家必去南朝。这三年内,奴家必定日日为你祈祷上天,让大神护佑于你。”

柴君让说一句:“可儿,多谢你了。”刚刚说完,只听得岳百恒高喊一声:“太子起驾!”

兵尊将令,谁敢不行?柴君让也十分不舍,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对萧可儿道:“可儿,撒手吧,我去了。”

萧可儿点点头,慢慢松开了嚼环。

柴君让双脚一磕镫,这匹马慢跑起来。

萧可儿望着柴君让的背影渐渐消失,泪水模糊了双眼。

有辽国狼主的通关文书,萧庆陵亲自护送,不过三日,一行人马便走到了宋辽边界。萧庆陵向太子辞了行,自回京缴旨了。

若依着岳百恒,就要偃旗息鼓,悄悄地回京。智文长却力劝不可,最后太子道:“小王使辽归来,万民欢庆,正要大壮声威,震慑宵小,何必掩人耳目?况有诸位侠义相随,料也无妨。”

果不出太子所料,这一路上所到之处,万民空巷,无不争仰太子威容。太子命人掀起帷幔,满面春风,不住地与百姓点首示意。众百姓哪个不称赞太子年轻有为,日后是个有道明君?

一路无话,到了邯郸,双轮奇侠杨九龄率众镖手向太子辞行。

太子拉着杨九龄的手,道:“小王这一路上多蒙老侠客与众位英雄相助,感激万分,为何一旦弃小王而去?莫非是小王有什么慢待之处否?”

杨九龄道:“殿下说的哪里话来,臣受殿下大恩,铭记于心,无以为报,焉有什么怠慢之处?只是臣与众镖手离家日久,还是先回去安顿安顿,再来追随殿下为好。再者说,臣等是江湖中人,若是就这么随殿下进京,恐落人口实。”

太子只得依他。

小霸王杨铜却情愿跟随柴君让,不愿回邯郸镖局。杨九龄拗不过他,只好千叮咛万嘱咐,准许他保在太子身边立功。

又行了一两日,前方到了沧州。正走在路上,杨铜扯着嗓子叫道:“柴师兄,你这几日一直魂不守舍,可是生病了?又或是想俺那郡主嫂嫂了?”

柴君让佯装发怒,喝道:“休要胡说,哪有此事?”

智文长在旁边调笑道:“哎呀铜子,你这心粗的也能看出柴师弟魂不守舍来?”

杨铜听了,把眼一翻,道:“缺德师兄,你莫要瞧不起人,俺虽是粗,可也是个粗中有细的,怎么就看不出来柴师兄的异样?”

岳百恒在旁笑着搭言道:“正是,我看柴大侠也有些不对。智大侠不必与杨少侠玩笑,你理当也看出来了吧。”

智文长眯着小眼,手捋八字胡须,洋洋得意,笑道:“哎呀,我自然也看出来了。不仅如此,我还知道师弟他为何事忧心。”

太子一听,忙道:“智大侠快说,快说。”

智文长笑道:“柴师弟这是思念老母,想家了。当初在柴老叔父坟前,柴师弟就要先回家探母,再去东京保驾。是我说太子龙驾不日使辽,柴师弟护主心切,这才没回沧州。如今将到沧州境内,柴师弟怎不顾念高堂老母?”

太子听他提起老大人柴文礼,心中也甚是伤感,对柴君让道:“皇兄十余年不回家一趟,艺满下山还为了小王舍弃天伦之乐。唉!想那柴老大人归天之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皇叔母在家既心痛夫君身死,又思念皇兄,还不知得如何度日。”

一番话说得柴君让默默垂泪。

太子又道:“皇兄,如今将到沧州了,就在你家住下吧。明日启程,带上皇叔母同行,到了东京汴梁,把老人家安置在南清宫,与小王的母妃……与小王的八伯母狄娘娘作伴。皇兄忠孝两全,岂不为好?”

柴君让一听,感激万分,忙施礼道:“多谢殿下盛情,只恐寒舍破败,委屈殿下了。”

太子笑道:“皇兄何出此言?还请你头前带路。”又吩咐岳百恒道:“岳爱卿,你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行,务必在落日之前赶到沧州柴府!”

岳百恒称是,忙派中军快马传令去了。

时值腊月,落日早些,太子在沧州城门前吩咐沧州知府,为禁军寻个住处,岳百恒也跟着去了。

太子、智文长、杨铜在柴君让的带领下于申时来到了柴府门前。柴君让看着大门,物是人非,想起来父亲已不在人世,忍不住悲从中来。

柴君让正在走神,只听那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从里面颤巍巍地走出个老家人,左手提个扫帚,站在门口,睁了睁残目,问道:“哟,这是谁呀?”

柴君让立时认出是老家人柴安,上前一把拉住,呼一声:“安叔!我是让儿啊!”

柴安仔细一看,扑通跪倒,老泪纵横,呼一声:“公子,你可回来了!老爷没有了!”

柴君让也流出了两行英雄泪,轻声安抚道:“安叔,我都知道。母亲可在?”

柴安擦擦眼泪,道:“在,在。自从知道老爷出了事,天天哭。又是想老爷,又是想公子你。亏不尽一个月前,来了一位赵公子,说是公子的朋友,天天赔老夫人说话,给他解闷。说是公子你早已下了苍山,现在在辽国保太子,过年之前就能赶回来。老夫人这才欢喜些。”

柴君让听了,心下疑惑,暗道:“是哪个赵公子?我怎么不晓得有这么个朋友?还知道我保太子使辽之事。”想不明白,便也不细想,忙道:“快去请我母亲前来,太子龙驾到了。”

柴安一听,吓了一跳,这才看见公子身后有人,其中一个身穿蟒袍,气宇轩昂。知是太子,慌忙上来磕头,太子一把扶住。

柴安忙道:“殿下稍候,我这就去请老夫人。”说罢,扫帚一扔,转身就跑。

不多时一位老夫人,身穿粗布衣裳,头插荆钗,在一名丫鬟的搀扶下出离府门,在太子面前下跪行礼。

太子慌忙双手扶住,道:“皇叔母,不必如此。来来来,皇叔母,你看,这不是小王的那柴皇兄吗?”

柴老夫人顺着太子手指的方向一转身,见自己的儿子早已跪倒在地。柴老夫人一把抱住,泪似湘江水,点点不断头,哭一声:“我的儿啊!”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半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