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这个大佬画风不对 > 第五百七十六章:步罡

这个大佬画风不对 第五百七十六章:步罡

作者:墨泠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20 09:25:57 来源:258中文

年复说:“我现在还是糊里糊涂的,你用一句话给我形容一下,步虚到底是什么呢?”

萧天枢说:“步虚其实就是步罡……”

年复说:“我去,步罡?居然还有叫步虚的……”

萧天枢笑道:“刚才我就跟你说了步虚,其实就是步罡

步罡又称“步纲蹑纪”、“步纲”、“飞步之道”。泛指步罡,有时也指罡法的一种。步罡又写作“步纲”。道门中常将斗罡理解成天之纲维,地之纪纽。步斗罡原要履九星(北斗七星及辅弼二星),“夫九星者,定九天之灵根,日月之明梁,万品之渊宗也,”天、地、人、阴阳、五岳四海皆以九星为根本,“五九参列,纲维无穷,制御天宿,迥转三辰,调理四五。”(《云笈七签》卷二十)。”

年复笑道:“现在人都爱跟着潮流,好多的名词一变的话就觉得很流行,都爱学佛修道,我微信里有一个,今天给我发学佛的信息,好像她是个圣人似的,你猜咋了?有一天就说她连她老公都讨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心想着这学佛学到这种程度连自己家人都接受不了了,这到底是真圣人还是假圣人呀?连家庭都搞不好还学什么佛啊?”

萧天枢说:“很多东西变成了潮流,也就失去了他本来的面目了。现如今学道学佛似乎在一夜之间也成为了一种潮流,肆意的横行在这片土地之上。”

年复说:“我想学道学佛变得很潮流应该是一种好事,道教中有:“本道立教,以教化人”、佛教中有:“佛法无边,普度众生”。此等话语都是圣德大贤们希望世间之人尽皆受吾度化,也好早日离苦得乐。然今日学道学佛已成潮流,为何世间之人不见离苦得乐,反而日益恣意纵情,沉沦于苦海之中?”

萧天枢说:“其实大家应该明白,如同我在上文中所说,变得潮流也就失去了本质,大多之人不明白何为修行?只是盲目的跟随。不知信仰与修行为何物,只知空念几句经文,行几件善事,便以为能得福报,更有那等痴迷之人,终日静坐家中以为日日叩拜烧香便可得了正果!岂不知善事不行,岂有功德?若无功德,岂可成道矣?三丰真人天口篇有云:“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所谓修行第一步变要明自身之根骨,是好道还是喜佛,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宗教,也才方入了正道,道有三千,佛有万法,总可以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去修行,若只知盲目跟风,恐一生不可得正道!

年复说:“修行人需具备几种基本的素质,首先就是要明白区分正邪之法,所谓教无三教,只分正邪!若是正邪不分,最终也只能落一个下乘,而后就是择道,无论是道还是佛,入了门便是好的。入门之后第一点非是什么诵经打坐,而是要怀有一颗坚定之心,好叫世人知晓,经文易读,修行可修,倘若无一颗坚定之心,这一切恐怕也便如水中花,镜中月一般了!至此之后定要日日精进修行,多多研习经文要义,我个人还是建议,从宗教(道或是佛)历史源头,教义,人物,盛衰历程等等。这样对宗教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所谓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萧天枢说:“学习这些东西的意义是在于,能够把自己的眼界放开,站的越高就会看得越远,修行要怀有一颗广博之心,若把眼界局限于一点,则是很难得道了!然后呢就是一个“敢”,什么叫“敢”?我们每个人自身必然有很多缺点,日常生活中必然也会做错很多的事情,这些都是必然的,但我们是否敢于面对和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这是十分重要的,道德经有言:“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一点我比较欣赏儒教中的许多东西,例如:吾日三省吾身等等!大羹必有淡味,至宝必有瑕秽,没有什么绝对完美的东西存在,人身都是有罪障和劣根性,重要的是我们能否清楚的认识到,敢于破除这些东西,好比佛教中的:“提智慧剑,破烦恼贼”。还有就是关于性命双修,现在不少人打出修心的口号,诚然,丹经中有云: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点明了修心的重要性。然万物生于阴阳,阴阳互相牵扯才万物平衡,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平衡占了很大一点!修行之人,性命双修同等对待是很重要的,身无病,则精神畅,精神畅,则身无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只强调修心,或者只强调修行**的,都不是上上之选,即使是先师孔子,对于骑射之道也是比较精通的的!”

年复说:“所以说修行人这些要素是要具备的,上述的只是入门之前就应该准备好的,对于修行或者说是学道学佛,在我个人看来,首先能立德是最为重要的,在最初几年能认真的践行儒家的一些关于君子的修行,是很利于以后的修行的,好比一棵树,先扶正了才能更好的成长,用儒家的思想来打根基,是最好不过了!一个修行人如何去修行**上的功法,这一点我想不必谈,个人有个人的机缘不能一概而论!”

萧天枢说:“那么对于刚刚修行之人,有一种心态的养成我认为是当务之急的,那就是一定要有一种三教一家的心态。重阳祖师曾言:“儒门释道互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宗教之根,立教之基,都在于引导世人向善,只是手段各有千秋,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信仰,而去抨击其他的宗教,其实学道者知道生万物,学佛者知众生平等,倘若都能做到,我也不必多谈这一句了!其次,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朝堂,不要以为自己修行了便比世俗之人清高几等,反而修行之人要比世俗之人更加苦,此点我想诸位同修当有所感受!修行人需持戒,要小心躲避各种造业之事,还要普度众生,可以说修行人是比是俗人更苦上百倍的!因为修行人之初要背负太多的东西(以后的超脱暂时还不谈),对于那些认为修行就要跑到深山老林的认知,我想说是大错而特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