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 第九百七十一章 狗要用铁链拴住1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第九百七十一章 狗要用铁链拴住1

作者:广白道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2:23:39 来源:258中文

面对日本的乞怜,张强是一点同情心也没有,居心不良,一有机会就选择反抗,反噬主人,这样的狗实在可恨,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就会咬你。

张强的心思其实是想要完全灭绝日本人的,但想到如此一来,大清国就没有人能治了。

经过同日本人的战斗,大清国好像找回了自信,虽然这次同日本的战斗大清谷损失了近八百万人口,主要是天方教徒和南洋土著,这些人实在不堪,被日本人的仆从军高句丽人一冲,就溃散了,然后被追杀千里,冬天被冻死不少。

相对于一去一个地方必然建造房屋,并且尽量做到粮食充足,马匹上膘,居安思危,并且比较会进行宗族团结的汉人,其他的人,南洋汉人还好点,他们有着汉人的传统,也许让他们组成一个大团体不行,但宗族观念影响下,他们善于抱团,抱成一个个小团,定居点这样的为少量的人口居住的地方正适合汉人这种宗族团体生存。

相对来说东南亚土著如果没有部落长老,或者领主带领,他们就是一盘散沙,捏不起来,没有强力的粘合剂,他们就是任人驱使的羔羊,当然任何民族都是有英雄人物出现的,但这些英雄人物往往面对的环境使得他们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悲剧人物,他们除了反抗,就不知道团结力量,更大的力量,因此局部的反抗给大清国,华夏帝国,或者日本制造一些麻烦以外,无法帮助他们整体的民族或者群体脱离这种奴隶性质的地位。

天方教徒倒是比较团结,同时有共同信仰,但任何一个势力都不会让他们集结在一起,然后让一个他们中的领头人登高一呼,没有那种事情,华夏帝国还是大清国,日本,早就认清楚了他们的面目,分散使用,不会让他们团结到一起反抗的。

即便大团体使用,中间也掺杂着东南亚土著,南洋土著,南洋土著的懒散是最好的沙子,使得他们团结不起来,但却必须去充当炮灰却完成各方交给他们的任务。

战争基本上陷入停滞的时候,天方教众基本死光了,南洋土著也基本死光了,东南亚土著则因为过惯了这种生活,并且在军中他们有一批军官担任了高层领导,而且他们的战斗力仅次于日本仆从军,和高句丽仆从军相比不大,所以东南亚土著人口虽然少,但各方都需要他们,他们威胁不大,都养着他们。

高句丽人虽然帮助日本打战,可有些人也是大清这边的,因此也没有遭到重创,人口还不少,战斗到现在依然有一千万左右,日本人则惨了,大清国只要抓住日本人就处死,使得日本人口到现在又下降到了三四百万的地步,到现在日本全部五千万人口才真的变成了三四百万人口,日本意识到再这样下去,日本这个民族就要灭亡了,因此不得不派出使者到华夏帝国请求给予活路,他们不派人去大清国,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和大清国的矛盾到现在已经无法调和了,华夏帝国是大清国的宗主国,因此华夏帝国如果原谅了他们,就等于是大清国对他们没有威胁了。

张强派遣冯铨和薛红出使大清国,去商量他们同日本的停战问题,同时如何处置日本这个民族是双方的共同心病,就这样放过日本可不行。

大清国派遣纳兰明珠来出使华夏帝国。

大清国这次人口损失了一千万人,兵马损失了五百万之众,从乌拉尔山脉前线撤退,定居点移民,以及运输物资的士兵,民众,还有前线的作战的两百万士兵,全部崩溃,收拢以后,重新整编,全国才剩下两百万作战的兵马,还大部分是从可靠的定居点招募的新兵。

战线撤退了四千五百公里,要不是因为战线太长,各个定居点发生乱兵劫掠,火烧定居点,在大冬天到来之前,俄罗斯人无法在没有沿途补给的情况下进军,他们肯定还得撤退和损失人口。

看着这个历史上的名相,张强十分感慨,如果没有自己,他恐怕就是和索额图一样是康熙的左膀右臂,为大清国统治华夏做出不少贡献,同时也为诗书界做出不少贡献了吧,此刻他披着一身熊皮棉袄,猥琐的像个下地干活,经过风霜吹打的老农。

也是没有原先历史线中大清国高高在上的地位,雍容和华贵,整天风吹雨打,住在木头建成的房子里面,面临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夏天的温度也在零下几度左右,这样的地方,能养成他们的什么读书人的气质,能有什么诗意,诗兴?

“皇上,外臣这次来是想要让大清国一部分人回来,找块地方养民,不能再在那样寒冷的地方呆了,皇上你大发慈悲,给大清一条活路吧。大清满族人如今只剩下不到两百万人了,旗人虽然有近一千万,但他们却不是真正的旗人,是汉民,皇上你真的忍心看到他们沦落到苦寒地带一个个死去吗?”纳兰明珠伏在地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诉。

看来大清国这几年可真是受够了苦,不堪忍受了,估计很多满人和汉人已经后悔丢掉了东北,去到西伯利亚荒原上了。

张强也觉得是不是放那些汉人回来,起码去高句丽那边,用他们填满哪里的土地,华夏帝国已经没有多少人可以移民了,如果还有,就还得等几年,现在的所有闲置的人口都使用光了,地大每个农户都可以分到十来亩地了,每家以现在的人口,每户允许拥有七八个人口,每户的地就是百亩之多,现在很多人已经无法耕种完成自己的土地了。

采取了今年种一半或者多半土地,让剩下的土地轮休,养肥地力,两三年以后再调换的种,在袁隆平的杂交稻没有出来之前,即便张强这个穿越者也无法提高产量,虽然有各种肥料加持,人粪,鸟粪,草木灰,但依然不能提高多少产量,能把每亩地提高两到三倍的产量就不错了,这样的产量十亩也不够后世一亩地的打的多。

所以地很多,需要大量人力开垦,以前是没有地,现在是地多的不够分,没有人种,华夏帝国很多地方也需要人口,不能再移民了,等下一轮出生高峰到来,下一轮的年轻人成长起来,才能继续移民,那么多出的地方谁去占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