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 第1059章 儒家恩惠四泽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第1059章 儒家恩惠四泽

作者:广白道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2:23:39 来源:258中文

“忠君,孝顺,仁爱,为万世开太平,为圣人继绝学,为天地存心,人之初,性本善,不可忘动刀兵,兴兵必亡······,来跟我读。”北美洲一处小村庄上,一户亚洲人面孔的家里,一个背着手,拿着一卷泛黄的线装书的中年人正对着坐下面的一群孩子摇头晃脑的说着。

近卫军,骑兵军,野战军,卫戍军,守备军,五军是华夏帝国的柱石,原先出类拔萃的少年,如今都已经是中层官员,或转文官,或转议员清官,或转朝官,有的升入阁部,有的放入外朝,一年又一年的科举选拔人才则全部经过上任之前的培训,然后下放到各处,主要是开荒或者是底层官员任职。

老一辈的新式培训出来的秀才官员不是致仕,就是已经大部分转入了咨议局或者咨询局,政议院,由于他们身上的前朝读书人的痕迹太明显,所以少有出类拔萃之人能升入高层,最多做到一州知州,却很难升成一州州长,甚至难以升到副州长任上。

也就是华夏立国三十年轻的那些新式官员,除了薛红,冯铨,严丞相这些老臣,其他人都在中下层官员混上几年十几年,完成了初期的官员队伍建设,就退到了咨议局里面,两年,顶多是四年到六年之后就退休了。

立国三十年以后的新式官员,大都在开荒的道路上爬行着,如今也有五六十的官员依然在开荒之地当官,不过最高不过一个知县而已。

立国四十年,等新式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上任,他们也大都还在底层,然后因为还年轻,大都三十岁多或者四十多,因为在此被派往西域,东伯利亚,黑龙江等地。

立国五十年,新任的官员却不许要有多少去开荒了,在核心区任职,然后一两年升官,三四年出任知县,五六年去咨议局呆两年,之后就高升到开荒之地任知州,知州管辖一两县,开荒任务完成之后,新的官员到任,他们转回核心区升职,这样他们的职位就是厅局级的职位了,相当于是知府,或者州府的各个厅局的官员。

说通俗点相当于后世的省里的官员,熬个三五年就能出任相当于高官一类的官员,两三年之后出任总督区一州副州长,然后调任出任小一级的州的州长,总督区转一圈以后回来担任一些大洲的副州长,之后出类拔萃的能调回内阁出任内阁的三把手或者四把手,一两年资历之后,能出任二把手,如果政绩斐然,能出任一部尚书。

不过鲜有人能爬到如此高位,因为还有很多人在内阁一做就是几十年的,像张煌,金声,李光地,李光熊,佟大为,阮进,等等开国功臣没有死光,他们就只能做内阁的二把手或者三把手,一把手大都是开国功臣把持着。

直到张强大封总督区,有了西伯利亚,西域,中亚,澳洲等地之后,把一些心腹都分封出去,才有后来的人的位置,但还有一些开国功臣的中层人员上来,他们还是没有办法入主朝纲。

张强可是不会亏待这些同样是开国功臣的底层人员,凡是开国的时候做出点成绩的,哪怕本人才能不全,也是安排一些二把手,三把手帮着,不会说有高位不给,不提拔的。

这样下来后面的人只能外放到新的疆域去开荒,在开荒之地慢慢晋升了,晋升到开荒之地差不多中层的时候调入中枢过度一下,下放到核心区某一州出任知府,或者咨议局议员,副局长等等。

也就是说任何官员都要外放开荒,有了开荒的资历,才有转升高位的可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合张强口味的新科举士子们则只要在总督区转一圈,然后到核心区周围的总督区任上一两年,回来就能在核心区找到一个好一点的州县任职了。

而从前的新式培训的干部们都只能在底层转悠了,因为他们身上还有旧朝廷的余味,不能完全适应和跟上新朝廷的脚步,淘汰了封建社会味道比较浓的官员,新官员新思想,勇于开创的官员们都能在高位辗转,但要爬升到内阁或者各院那么就得大功劳或者资历了,能熬到的很少,不过也有几个而已。

但开国功臣们的却死的死,老的老,退位的退位,退休的退休,差不多都升到中层或者高层,甚至大都占据着内阁几个院,几个军高位了,而那些功劳大的,当初跟随张强,没有死的,现在大都是成为终身功臣,成为一国总督了,大部分都出京准备老死到封地去了。

但总督区的官职还是要由核心区的内阁和中枢决定,调配,总督只是荣誉而已,拥有封地,给他养老或者子嗣继承封地而已,封地也不可能是他们以后开国或者背叛华夏的实力之地,他们的封地大都在其他总督区的地盘上,也就是说总督不能在自己的总督区内拥有自己的封地,他们的子嗣以后得去其他的总督区享受封地的好处,等他老子一死,封地才能启用,他们的子嗣才能享用。

活着的时候,他们的之能享受总督的好处和权利。

这是为了他们以后不能成为军阀。

封地最多为一个县,百里而已,这些功臣时候就成为了一镇,一乡了,即便他们想要集聚实力,也不能凭着一个县,或者一个镇能达到对抗整个华夏帝国的能力。

朝中,面对张强的这一番调整,却有着忧虑,因为张强的老人心腹离他愈来愈远了,而新的新式官员们却愈来愈多了。多在专业人才,专业学科的人才纷纷上位,虽然没有到突破就有桎梏的地步,却也从以前只是小吏,末流,一下跳到了前台,成为官员的副手,多位副手之中要是想要成为官员,还得修习观天下,治理之术,就是策略和治国两科。

调整华夏帝国的朝廷管理,军队,兵马编制,体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现在华夏帝国在张强一心提速,让华夏帝国至少和西方的科技发展,以及思想,军事,文化,各方面都至少要平齐,那么华夏就得有活力和动力,要不然以后还得被西方超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