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 第1091章 东方促进了西方的战舰发展

随着华夏帝国同西方的关系解冻,英国人返回了东方,他们不得不返回,因为还有一个印度需要操心,印度的物资和资源,商品都是他们需要的,无论是非洲还是美洲,都无法像印度这样供应英国巨大的原料物资,同时把英国的商品销售到印度,赚取不菲的利润,拿走不少的金银财宝。

而西班牙人自从二十多年前撤离远东,亚洲,他们的商船从来没有出现在马六甲海峡这一侧,一直在非洲和美洲开拓,甚至专心金银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同法国,英国,荷兰在加勒比海争夺殖民地岛屿,几个国家进行了二十年不屈不挠的争斗,但最终荷兰人退出,英国人拿到一些,西班牙人胜出,占据了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大部分被英国人占据,荷兰人只是拿到了一些边角的小海岛。

法国人则同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交接的地方,百慕大等地拿到了一些岛屿,几方在加勒比海的争斗仍然在继续,但都比较疲惫不堪。

于是几方同时选择了休战,而把目光转向战争停歇的东方,那个东方战争已经远离他们二十年了,最近的同俄罗斯的争夺战也只是在中亚小规模的战斗,在西伯利亚打战的是大清国,而不是华夏帝国,华夏帝国只是在后面支持了人力和物力,枪支武器火炮等的东西。

一心埋头发展的华夏帝国是他们垂诞三尺想要进入的一个市场,虽然不能殖民了,但华夏帝国庞大的市场是西方那个国家都想进入的,只是先前的敌对关系,加上地理上的远近使得他们无法有效和及时的传递消息和同华夏帝国沟通。

他们这边已经是风帆时代,铁皮铁骨木头船身的风帆战列舰时代,而且战舰越来越大,火炮威力越来越大,交战的方式已经从跳帮上船肉搏转变为互相之间在八百米到一千米距离上炮击,虽然还是大部分的实心弹战争,但也有一部分开花弹,开花弹的发展,使得他们的战争越发的血腥和激烈了。

并且船只的造价一次比一次攀升,原先普通的战舰,一百八十吨,风帆战舰不过三四万英镑一艘,简陋的甚至一万英镑就可以造出来,在加勒比海称王称霸还是可以的,但到了远海这点钱装备起来的战舰就不够用了。

战舰的吨位从一百八十吨到三十年前同华夏帝国战斗时的的三百吨和五百吨,战斗失败撤回西方以后,西方的战舰吨位迅速提高,六百吨,八百吨成为寻常的战舰吨位,一百八十吨也只有海盗或者其他的一些民间探险船使用了。

千吨战列舰,两千吨战列舰作为一种豪华配置,平时也无法出战,两个国家国战的时候才会出动哪一级的战舰,而且每个国家都不多,三四艘,七八艘,十来艘,最多的是英国,三十多艘。

一艘的造价在五六十万英镑,两千吨左右的在百万到三四百万英镑,这简直就是浪费,因此如果不是为了凸显一个海上王国的地位和实力,很多国家不会造那么大的,一艘百门火炮的战列舰的。

造价在三四十万之间的千吨左右的军舰是大家喜欢的,专门用来战斗,追击敌人,同时花费不多的倒是很多,英国有近三百艘,西班牙有近一百多艘,不过他们的这些战舰在十来年以后,他们再次在华夏帝国南海败北以后,英国获得了华夏帝国的铁皮风帆战舰以后,突然间全部落后了。

华夏帝国那时候已经开始对风帆战舰全力向铁皮战舰的改造工作,只有有了一百多艘改造过的铁皮战舰,后来第二次同西方联军对郑智他们势力的围剿落幕以后的第二次远征和扫荡,一举将荷兰人和英国人,西班牙人赶出了华夏南海和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彻底独霸亚洲海域。

回来以后华夏帝国本着这样的东风,使用飞剪船改造出来的铁皮战舰和战列舰继续研究和改造,形成了主要是铁骨和铁皮,甚至绝大部分使用铁皮的风帆战舰,火力也从混合的实心炮弹和低劣的不稳定的开花弹转变为炮壳质地的圆筒铜铁合金炮弹。

火炮炮管也从原先的大肚子的滑膛炮炮膛转变为线膛炮直筒炮管,并且加长,科学合理的制造出了各种青铜加钢铁质地的火炮。

这些火炮参加了同大清国的战斗,并且以后一直出口到大清国,支援大清国清剿西伯利亚的俄罗斯探险者和马匪,远征军的战斗,完成了大清国第一次占领西伯利亚的战斗。

之后二十年虽然有多次改进,但改进不大,战舰的船身依然有大量的木头,风帆依然是主角,速度提升也不大,从原先的巡航六节,战斗八节九节,最快速度十二点五节到十四节的速度提升到了巡航八节,战斗速度十节到十二节,最快速度十四点五节到十五节的速度提升。

直到最近十年才获得重大提升,蒸汽机上船,最快速度提升到了十五节多到十六节,不是很稳定,但依然比原先纯粹靠风帆转向和航行,依靠大自然为主,转变为可以依靠自己的意愿在远海航行,最不济也能顺风漂流一段,然后在无风的时候启用蒸汽机,烧木炭或者木柴逃脱或者追击敌人,或者是回到港口。

而这时候,西方的战舰还在向飞剪船特点船身转变,还在考虑怎么配比设计才能达到最大速度,不过他们也得到了不少提升,他们的风帆战舰速度更快了,**节的战斗速度,更加合理的火炮配比,减少了火炮数量,船身重量,却增大了火炮威力。

这一切都是学习华夏帝国被他们俘获的那一艘飞剪船战舰而来的。

英国走在了前列。

荷兰则知道了飞剪船的厉害,大力发展飞剪船,一时间加勒比海到非洲沿岸都是飞剪船的身影,虽然抗风浪不高,但依然能远航,虽然战斗力不行,但依然能通过自己快速的进入和脱离,打击敌人,十二节到最快十七八节的速度使得西方的消息传递速度加快了,运送人口的速度加快了,人口流动速断也加快了,很好的促进了西方的社会发展。

而西班牙人虽然得到消息缓慢,但他们毕竟也是参加过同华夏帝国的战斗的,也知道华夏帝国战舰的特点,英国人和荷兰人的转变,很快他们就得到了技术,并且针对性的开发了自己的新的战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