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 第1107章 担心,应对,爵位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第1107章 担心,应对,爵位

作者:广白道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2:23:39 来源:258中文

“这是孟加拉地区的最新情报,”已经卸任军情部部长的金麒,现在担任军情司司长,顾问院元老的金麒将一份情报放在张强桌子上。

“嗯,西班牙人怎么样了?”

张强吃着饭,也不抬头,随口问道。

“西班牙人现在正在培训那些孟加拉地区的部族武装,相比战前,这些武装的战斗力已经提升不小,可以当一支精锐的守备部队存在了,当然,如果他们能相互合作到底的话,这些人别看你把他们捏在了一起,但就像沙子,没有水的滋润,泥的粘结性,他们依然是一盘散沙。”

“是吧,西班牙人现在很是危险啊,也许他们感到他们在这个地区是最为弱小的一个团体,因此要牢牢抓住这些部族武装,至少能凑个人数,他们总共有多少人马?”

金麒随口道:“根据最新情报,西班牙人正规军有四百人,雇佣军有六百人,其他的轻伤员可以战斗的有六百多人,重伤员,残疾的,现在还有五百多人,其余的都死了或者跟随他们派回去的船只撤走了。”

“部族武装精锐兵力现在有三万人,可以动用的民兵类的兵力有大约五万人,孟加拉地区总共有三百三十万人,这些人基本上都去了西班牙人的地盘上,大约有五十万人还留在我们和英国人占领的地方,还有就是西班牙人武装了五千印度人俘虏,这些俘虏由英国人的被俘的雇佣兵和没有被赎回的英军士兵率领,也是一支不小的战斗力,这些人目前驻扎在和我们接壤的原先战场的那一片靠近达卡的地区,显然是用来防备我们的。”

“看来西班牙人也不笨,知道废物利用,知道我们也不可靠,呵呵。”张强推开桌子上的空盘子,喝了一口茶水,侍从将桌子上收拾干净,然后躬身退出了书房。

·金麒继续道:“那当然,人家毕竟几百年来战争不断,而且阴谋不断,宫廷斗争不断,国内国外的争斗不断,如果连自己的处境都搞不明白,那一定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蠢货了,那样的人一般是迂腐的官员或者贵族没有见过世面的子弟,但我知道那位孟特罗少将可不是,听说他成为少将之前,是一位贵族,并且至少有十三年的海盗史,后来被另外一位男爵说服,才最终加入了西班牙海军序列。”

张强拿起金麒给的情报资料,慢慢翻阅,一边听金麒的话,金麒继续说道:“这次西班牙人走了一艘三千吨战舰,运送了大约五百名伤员和一百名正规军士兵,一百名水手,还有一些货物和他们从孟加拉地区得到的财富,估计整艘船会很挤,以他们的卫生条件,还有航海条件,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三个半月能回到西班牙。

毕竟他们的船速不算慢,大约七节到八节的样子,如果强行加速,日夜兼程的话,平均速度都在十二节左右,我们给他们输送的,通过战争让他们学习去的飞剪船船型,高上浪船首,大大降低了他们海上的航行风险,加快了他们的船速。

如果路上顺风,顺水,现在应该回到了西班牙了。如果他们马上派出增援,大概已经在路上了。”

“如果还是那些战舰,估计他们还是失败,不过如果能派遣一些合格的海战将领,也许他们可以通过其他优势遏制敌人的优势,但起码要有数量优势,就像上一次的海战,西班牙人要不是有三十五艘战舰,可能败的是他们,上一次虽然看起来是他们撤走了,但英国人也没有讨好,三艘最终还能启动的只有一艘了,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人这段时间没有再去找西班牙人的麻烦的原因。”

张强坐正,放下情报资料夹,“是,两败俱伤,总体看来拥有蒸汽机战船的英国人在潜力上胜过西班牙人,西班牙人用数量优势抵消了敌人的质量优势。”

“嗯,英国人那边怎么样?”张强问道。

金麒道:“英国人除了像西班牙人那样积极备战,积极准备以外,他们只是派出了一艘一百八十吨的旧风帆武装商船回国求援了,伤员和死亡的人基本上都没有处理,伤员扔在医院里自生自灭,虽然有点金钱奖励,有点补偿,但哪里的医生可医不好他们,大多残疾了,死亡的人没有人问,只有他们的战友或者认识的人参加了葬礼,印度人的死亡和伤残就更不用说了。”

喝了一口茶,金麒又再次讲解,“英国人只关心他们殖民地的安全,组建的不少的新的印度部队,各种武器装备相当落后,他们的正规军倒是比西班牙人多。大部分参战的正规军都没有去海上去,然后被赎回一部分,一些还在后方,因此重新组建起来一点都不难。”

总的来说比起西班牙人,英国人因为总督和总督的特使波特曼,菲利普斯都被调回了英国,因此看上去地盘很大,很强大,可总体来说他们还处于混乱之中,不过以英国人的底气,一旦有一个新的总督到任,他们会很快壮大起来,甚至盛气凌人起来。

西班牙人缺的是底蕴,英国人缺的是机会和形势。

“现在已经四个月了啊。”张强叹了一口气,四个月了,加上情报整理和传递的时间,以及一段时间整理孟加拉地区,不同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接触的时间,差不多五个月了。

按照路程,从印度洋出发,到达波斯湾,上岸,然后快马加鞭,差不多西班牙和英国人得到消息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么算起来,如果英国人和西班牙人决定的快的话,他们都已经派出增援的兵力和新的任命决定了,就是不知道英国人和西班牙人怎么看待这场战争,怎么面对同华夏帝国的关系,毕竟他们都是西方的人,还是同一个的家族,或者是都是上层的贵族亲戚,也许他们取得了一些一致的意见。

那么就有几个可能,第一个可能双方按照华夏帝国的想法,派出了针对对方的舰队和兵力,然后派出同华夏帝国的和谈代表,保持同华夏帝国的这种民间性质的平衡局势,之后英国人压着西班牙人打,西班牙人同华夏帝国走近,依靠华夏帝国生存,保住殖民地。

第二点可能就是他们同西班牙人达成协议,偃旗息鼓,各自发展,然后同华夏帝国关系转好,暗地积蓄实力,暗中不断给华夏帝国找麻烦,偷袭华夏帝国的海外领地,海外的总督区,那些地方人口和移民虽然差不多了,发展区域稳定,但再怎么说地盘太大了,几万里海域,他们如果有蒸汽战舰,虽然i开到一个防御薄弱的地方,然后集中兵力攻占一个地方,不求占领,就是杀掉哪里的平民,歼灭哪里的驻守军队和水师战舰,然后等华夏帝国得到消息以后,偷偷的溜走,在旁边看着,没有证据,一般华夏帝国都无法和他们怎么样。

这是华夏帝国最麻烦的事情,一个庞大的帝国最怕的是敌人的游击战,所以张强召集了枢密院的所有官员,下达了防止敌人游击作战的命令,命令迅速传达到总督区,并且把对那一带熟悉的米林派往澳洲总督区,阮进派往宝岛总督区,古月笙派往印尼总督区,同时把阮天派往东南亚,作为阮进的而大儿子,接替阮进出任水师总监的位置,出现在东南亚方便他随时可以调动东南亚一带的水师舰队,海外水师舰队加上哪里的水师舰队,四支舰队的实力,足以封锁那一带和海外很多的海上通道。

作为这些张强有些心累,本以为一个强大的王朝建立起来,那么华夏就可以崛起了,但西方人好像怎么也杀不完,怎么都要来东方渗透一水,而且都不安分,虽然很多事情可能是自己的放任,比如自己想的,一个庞大的国家总要和外面接触,总要和外面贸易,不能做一个封闭的国家,那样会极大的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因为越是大一统,越是能享受到安逸的发展时间,但这样的话,安逸就代表着懒惰,懒惰是人的天性,但也是一个国家的天性,而懒惰之后,文官集团就会内斗,用毁灭一个王朝的行动为他们自己谋利,他们自己给自己挖坟墓,然后让后来的文官集团里面的人或者贫穷的人冒上来,后浪推前浪,前浪再怎么优秀也会死在沙滩上。

揉揉酸痛的脖子,张强在金麒走了以后一直在想着这个因果关系,以及接下来该怎么办。

大部分朝政都交给了儿子和首相唐殿风,但一些战略性的问题以及近卫军自己一直把持着。

华夏帝国按照自己的设想,正在一步步实现,如果不出意料,几十年以后,华夏帝国即便有一些颠簸,但应该还是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几十年,英国人或者是欧洲人,西方美国人都不可能威胁到王朝的发展和命运,能威胁到王朝发展和命运的是1775年以后美国人独立以后,到1816年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才一直朝世界霸主的地位跑去。

而受到自己穿越的影响,西方可能发展快一些,然后很快能进入到蒸汽时代,这才是西方崛起的开头。

现在西方还处于风帆战舰的航海时代末期,还处于殖民时代,正在四处殖民,凭借着风帆时代的战舰便利,凭借着非洲和亚洲落后于他们很多的劣势,正在疯狂收割殖民地,亚洲现在几乎被华夏帝国占领,那么他们很可能在几十年间疯狂的占领非洲和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等地方。

然后各种科技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直接推动了西方的发展,但要知道,如果不能在亚洲或者其他地方发生战斗,那么西方的战斗一定很激烈,频繁的战斗有利于西方科技发展,但也要让西方人口或者其他的发展倒退或者停滞,这是华夏帝国风光的最好时机。

哪怕能风光一百年,华夏帝国也会在西方人心目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想到这里张强已经很舒心了,至少华夏帝国还有一百多年的风光,一百多年啊,谁知道以后会发生生什么事情。

自己能做到的也就这些了,以后让儿孙们去打拼吧。

想到后世自己穷的连媳妇都娶不起,这个世界,自己已经儿孙满堂了,老婆都五六个了,这个时代当皇帝真是很好啊,很好啊,先前的三个,后面又相继纳了三个,还有两个刚刚被自己宠幸过,真是幸福啊,这是男人的胜利。

除了比较出色的三个大儿子,还有小的已经成年的三个小儿子,已经成年的女儿都有三个了,还处于少年阶段的四个女儿,以及刚刚出生的三个,还有处于童年的五个,嗯,光这些如果回去能说的话,那些工友们应该很羡慕自己了吧。

大儿子四十多岁了,他也有三个儿子,自己的三个孙子,陆续都二十多岁了,二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三儿子更是继承了自己的风流,已经有十来个从十岁到二十岁的儿子和女儿了。

其他的儿子也是最起码三个儿女,儿孙满堂算是不错了,甚至出现了曾孙子,一个县主。

如果说张强的女儿是公主的话,那么他的孙女就是郡主,那么曾孙女就是县主,这么一出生就能获得的爵位,比起其他人来说要幸福多了,如果一个普通人想要获得县主的爵位,至少得是立功无数的有勇有谋的武将或者为华夏帝国做出功勋的文官。

这样还需要机会,不一定封爵,封爵得要皇帝同意,得要内阁审核,政议院提名,顾问院最终决定,报请皇帝钦点,每一个步骤都不容易,除非这个功勋或者本人影响力大,才能一路通过,爵位授予要含金量,华夏帝国刚刚开国几十年,如果爵位可以随便授予的话,那这个国家离亡国不远了。

到现在没有随便授予的功勋和爵位。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县主,哪怕是开国的元老们,他们的儿子,孙子,都没有被授予县主这个低级的爵位,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不断降爵获得,他们本身的赏赐就是实际的县主,就是可以吃一个县的税收,同时可以影响这个县,可以管理这个县,下一代就只能吃税收了,成为地方书香门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