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们的反应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 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们的反应

作者:广白道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2:23:39 来源:258中文

马英是处州府一个山区的农民,由于地处山区,因此好多战乱没有波及他这里,但一旦附近的某一个政权稳定下来,总是有人会找到山里面的,他和他的家人,不得不继续给这些人缴税,这就是身为一个老百姓的悲哀。

粗糙的双手,干瘪的皮肤,饱经风霜的脸孔,五短身材,背着二百斤米粟,翻山越岭,走进了丽水县城,也是处州府府城。

处州府大街上人来人往,那些穿着粗布衣服的城里的百姓行走起来匆匆忙忙的,好像都有着什么事情要办,迟了就来不及了的样子。

他前次进城,人们脸上还洋溢着笑容,有说有笑的,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脸上都是一副愁苦面容。

马英还有事情,他没有功夫闲下来,去找个路人问个明白,他得把米粟换成一些银两,就得去找个粮商卖了手里的二百斤米粟,然后给自己婆娘买点药,自从婆娘生产过后,身体就不怎样,经常受风着凉,就卧床不起,请了村头的赵神医给开了几副药方,吃了几次都不见好,但又不能不吃,要不然婆娘就挺不过去,想到婆娘躺在床上难受的样子,马英就赶紧加快脚步。

早点卖了粮食,换点银两给婆娘抓好药,然后再乘着天色还早,折返回去,要不然夜里山路可不好走,闹不好一个走心,翻进悬崖里面,或者掉进滚滚流淌的大河里面,再不然被野狼围上了,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来到粮店门口,却见门板紧闭,大门上贴着封条,往日熙熙攘攘的卖粮,买粮的人不见了,门口十分冷清,行人都绕道走。

马英左顾右盼,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办,一个人走过来,看到他的样子,对他说道:“大兄弟,去别家吧,这家粮店因为囤积粮食,哄抬粮价,被查封了,东家被官府抓了,家人一哄而散,逃去别的地方谋生了。”

“啊!”马英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

可想到以往这家粮店大斗进,小斗出,自己每次都估算好的斤两到了他这里,总是不够,总是少,而且每次买他的粮食,总是比别家贵很多,如果你要和他争辩,他总是说:“你嫌贵,嫌少,去别家啊。”

马英曾经负气去别家买卖,但都大同小异,而且别家买的粮食里面总是掺了不少沙子,石子,而且斤两短缺厉害,卖粮食的时候,其他家总是比这家的斗还大,一斗能换自己两斗粮食,这家虽然也坑人,但因为自己总是在他们这里买卖粮食,相互也熟悉了,有时候还能少坑点,虽然不多,但对于他们来说,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相比别家,他还是觉得熟人这里不错。

可现在,这家被抓了,他只能去别家。

想到要多受盘剥,自己背上的二百斤粮食,不知道能换多少银子,银子够不够给婆娘换药,马英的心理就不好过。

当他走到另外一家的时候,发现也如此,大门紧闭,门板都挂上了,马英心里就一阵着急,难道没有地方可以卖粮食了吗?

他不甘心,继续走,一连三家都是这样的,他有些迷茫了。

带着一些侥幸,一些不甘,他去了第六家,看到第六家门前人很多,马英的就放心了,背着粮食站在了卖粮的队伍里面。

排了一会儿队,他觉得奇怪,以往那些人卖完粮食,怀里揣着银子,兜里一串一串的铜钱,一走过身边,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的场景没有了。

前面的人,总是一副别人欠了他家多少钱的样子,满心不高兴的一声不吭的走了。

有的人手里还拿着一沓子花花绿绿的纸片,唉声叹气的,摇头晃脑,不知道为什么。

时间一长,他就听到了大家的议论,原来,从今以后,金华义军的地盘上,只准使用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了,不准使用银子,铜钱了。

一个议论的汉子道:“别管那些,应对官府,咱们用官府发的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私底下,咱们还是用铜钱,银子,这几百年了,大家都用银子,也只有银子才是钱,那些纸片值钱吗?官府让我们用那些东西,这不是要从咱们身上搜刮银子吗?”

另外一个人道:“就是,这些当官的没有一个好东西,先前我还以为官府改了性子,不再盘剥咱们了,收税都只收三成,困难的人家都免收税,那些地主老爷们也不敢不听,而且他们交的是大头,咱们交的是小头,觉得这个世道终于公平了,没想到,没有几天,他们的本性就流露出来了,居然想用一个纸片,把咱们手里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换成他们手里一文不值的纸片,这是太坏了。”

一个秀才模样的人道:“官府不错,估计是有人暗中捣鬼,进了谗言,蛊惑了总督大人,总督大人才这么做的,等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总督大人那里请愿,将那个谗臣送进大牢。”

“呵呵呵。”所有人都笑了。

一位老人道:“小伙子,你还太年轻,即便总督大人受了蒙蔽,你也不可能见到总督大人,如果你敢去请愿,没等见到总督大人,你就被那些人给暗中打个半死,烧了你家的房子了。那样你还敢去告他吗?”

秀才被吓的脸色苍白,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唉的一声。

“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的,你们看这种粮食票多美啊。”一个和众人截然相反的声音突然传来。

众人皱着眉头,转头愤怒的寻找那个敢于和他们唱反调的家伙,秀才道:“什么人,官府如此压迫我们,我们自个在这里说说都不行吗?”

一时间换粮食的人群情激愤,纷纷举起手,“对,说说都不行吗?”

老汉有点慌了,他没有和大伙儿一起呐喊,而是连忙拽住身边的几个人,急着道:“闭嘴,闭嘴,祸从口出你们不知道吗?想想那些大兵几次把几万的清军鞑子打得头破血流,残慌逃遁,那被拉来的俘虏,一串一串的,一溜一溜的,那皮鞭抽打在俘虏身上,抽打在那些侵略我们家园的鞑子身上,那就心狠啊,你们难道想要和他们一起吗?”

老汉的话起了点作用,但也仅限于自己身边这几个人,其他排队的人不依不挠,有的甚至抽出了挑粮食的扁担,锊起袖子,想要寻找那个发话人,他们从心底里面讨厌使用纸片当钱花这嘛事情。

众人群情激愤,终于寻找到那个说话撩起大家心底里面的怒火的人,一个穿着青袍马褂,戴着雁翎黑色明朝乌纱帽的一个小吏模样的家伙。

这个家伙身边站着两个身材魁梧的大汉,一人手里握着一根水火棍。

看到这种官差模样打扮的人,所有人顿时偃旗息鼓不再说话了,他们虽然敢在背地里面说官府的坏话,但在官府面前,他们还是一群孺子牛,甘心吃草,吐出牛奶让官府老爷们吃的白白净净的。

这是国情,具有大明特色的国情。

知道为什么中华大地四面都是敌人,从来没有朋友吗?

如果你仔细看看,发现所有的敌人都是中华大地上的那些曾经的顺民,他们出去以后,立刻以其他的国家的人自居了,然后从内心里面看不起大明,他们爬上其他国家的高位,却比其他国家的土著人还要痛恨中华,还要想要迫害中华,第一个提议的人往往是他们。

因为他们知道中华的强大,同时也深深的想要报复中华曾经带给他们的伤痛,哪怕到了他们后代,他们也不忘报仇雪恨。

他们一边想要融入当地,急切地想要褪去自己作为一个大明人,一个中华人的特征,一边想着通过打压中华来获得当地人的承认,并且来日一旦得宠,他们就会反过来制定后来进入这些国家的大明人的限定法律,而懒惰的土著人根本不想斗争,他们头脑虽然不聪明,可他们也精明,让这些人去给他们卖命,去创造财富,让他们同大明人争斗,自己坐享其成。

所有中华的敌人,所有大明的敌人,都是曾经的中华人。

满清鞑子才十几万人,为什么能征服大明,就是因为他们还有几十万的忠心耿耿的原先的汉人,还有被他们征服的朝鲜高丽人。

看到所有人一言不发,张强微微一笑。

他今天就是微服私访,来看看底下百姓对于这种纸片式的钞票的反应,没想到反应这么大。

“为什么你们不接受这种纸片?”

“为什么你们不把它当钱用?”

“难道他不够华美吗?”

张强示意粮店的安排的监管衙役提留着一个装满了他和总督府钱币改革小组设计的粮食票在每支排队的人面前走过,同时给他们发一套精美的粮食票给那一队人,两排排队的人,加上附近看热闹的百姓,总共发了十套。

当然这不是给他们花的,这是让他们看看粮食票的精美。

好为接下来的演讲铺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