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匠门鬼术 > 第104章

匠门鬼术 第104章

作者:柳问佛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3:50:23 来源:258中文

沈家河也没比方天林好到哪去,他也就最近一年多才接触到这些东西,以前连金玉店铺都从不进,对名贵木器更是没有任何研究。二·八·中·文·网他跟方天林两人都是半斤八两,方天林不清楚的,他十有八~九也闹不明白,眼下情况就是这样。

见媳妇同样无法辨认,方天林也就不在这上面较劲。檀木珠手串苏老随身带着,至少对身体无害,只要知道这点就够了。他拿起一颗放到鼻前细细闻着,一股极淡的清香飘入鼻中,原本参加完宴席,充斥着嘈杂喧哗的脑袋顿时清明一些。

尽管不明白这檀木珠是否名贵,只它具备清心宁神的功效,就是个好东西。方天林找来几根结实的红绳,将它们一一穿好,挂在儿子们脖子上。这几颗檀木珠能平心静气,无论对习武还是学文应该都有些好处。

“苏老,里边请。”安老太爷客气又不失热络地将人迎进客院。

院子里很是安静,原先负责打扫清理这个院子的安家婢仆早在苏老入住前就已经撤出,如今在这边伺候的全是苏老身边人。

安三老爷默默地跟着,这个时候可没他说话的份。

苏老背着手,同安老太爷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临近他暂住的客院时,猛然回头:“安成贤侄,明晚我就要离开,你跟我干孙子一家比较熟,走之前我想再见他们一面,你帮着约个时间地点,隐蔽一些,不引人注目最好。”

“好,我这就着人去办。”安三老爷并不想掺合到两位老人家的谈话中。

安家内部斗争一点不比其他家族少,只是有安老太爷和家规族规镇着,争斗程度没那么强而已。上头有老爷子跟大哥在,安家轮不着他做主,与苏老接触多了对他并不会有实质上的好处,反而容易惹来兄弟们的猜忌,他又没有踩着自家大哥上位的心思,自是能避就避。苏老这话一出,安三老爷便借此遁离。

苏老在宴席上露面之后,现在肯定有不少人在打探他的消息,不宜离开安家,那只能请方天林一家上门。同样,盯着沈家的眼睛怕是也不少,白天目标有点大,就定在晚上,到时候让陈管事亲自跑一趟,想来出不了差池。

“苏老,您此次来是?”只剩他们两人时,安老太爷主动开口询问。苏老位高权重,真算起来,其实跟安家压根就是八竿子打不着,这亲戚关系实在是远了点。这样的情况下,苏老主动上门,自是不可能闲得没事干跑到云州城来游山玩水,况且他的职责也不允许他这么做。

“安老,不用这么紧张,是好事,我这次顺道过来跟安家谈笔生意。”苏老也爽快,直接就说明来意,反正这事早说晚说都一样,没必要藏着掖着,要不然他这次就白来了,“实不相瞒,镇宁府一带去年粮食同样减产,今年瞧着也一般般,又有部分北部灾民被安置在那,粮食消耗很大,边军粮草无法自给,等兵部调拨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安家也算是云州城附近闻名的大粮商,我用粮饷向安家购买军粮。”

苏老话中没有半点硝烟味,安老太爷听着却不比真刀真枪干上一场来得弱。到了苏老这样的地位,已经不用在话语中夹杂威逼利诱,平平常常一句话,就让人无法拒绝,就是不知苏老怎么会看上安家?

这点安老太爷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在脑海里好一阵搜索,并未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安家同苏家并无来往,供给粮草这么重要的事情,各边军将领都是找自己信得过的商家,再不济也得是在官府里挂了号的粮商。

安家虽然满足后面这个条件,但以往他们只朝西北一带运送军粮,还不多,毕竟安家家大业大,没必要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运送军粮可不是个轻松的活计,在规定时间里没有送到,那可是要按延误军情处置的,若不是这么做能拿到价值不菲的盐引,谁愿意做这个苦差事?

自从西部北部发生大范围严重旱情,安家送完最后一批军粮之后,就再没做这个生意,盐引还有其他方式获得,没必要非得吊死在这一颗树上。再说,安家不是大盐商,经营盐务只是顺带,有则好,没有也不强求,最多也就损失一点利润罢了。

但那是在寻常情况下,眼下苏老直接找上门,安老太爷就是想推脱暂时也不能,是否深入合作这以后再说,至少得先过了眼前这关。

运送军粮基本不赚钱,风险还不小,也就能按送粮数额多寡换取相应数量盐引才吊着各大粮商。

苏老自是清楚这些,他也不急,等着安老太爷仔细斟酌此事。贰.五.八.中.文網对方不可能拒绝,他唯一需要操心的便是粮食运送数目以及价钱问题。

云州城这边很多东西都比较贵,粮食也是一样,安家要往镇宁关那边运送军粮,但凡脑袋清明的,就不会从这边调拨粮食。南方是鱼米之乡,低价粮食多得是,安家本就做粮食生意,拨出一笔计划外的粮食并不难,难得是怎么跟苏老合作。

如同安老太爷疑惑的那样,苏老确实不是无缘无故找上安家。说起来,苏家跟安家的的确确有那么一点子关系,但这不是主要的,镇宁关离云州城可是差着十万八千里,苏老抛开更近的粮商不用,反倒舍近求远,何苦来哉?这中间必然有他的目的。

原本苏老只是顺道过来瞧瞧,顺便打听一下沈家的落脚处。至于沈家又是怎么同苏家扯上关系的,这也是缘分。苏家嫡支后代凋零,苏老的大儿子早年间战死沙场,只留下一个孙女,如今已经嫁人,二儿子伤了身体,不可能再有后代,唯一一个身体健全,没有任何毛病的小儿子,却是不知为何,迟迟未能留下子嗣。

苏老家人那叫一个急,一有空就带着他寻医问药,得到的结果都一致,那就是小儿子身体一切正常,根本就没问题。小儿媳妇有一点体寒,子嗣不容易得,众人还能理解,可其他那些偏房一样没有动静又是怎么回事?

早些年,苏家人还可能疑心是小儿媳妇动了手脚,可这么些年过去,小儿子一房一无所出,小儿媳妇又不是只顾自己,完全不识大体之人,这个可能性被降低到最低。找不着根子所在,苏家人也只能叹息,只当是他们代代戍边,造了太多杀孽,有伤天和,这是老天爷在惩罚他们。

苏氏一族可不止苏老这一脉,嫡支没有下一代诞生,旁支自然开始蠢蠢欲动,爵位什么的还需要苏老去请旨,他们还能稳得住,对此并不抱太大期望,但军队那边可是实打实能得到好处,自是瞅准机会不断钻营。

虽说职务并不一定能父传子,子传孙,但这个可能性还是相当高,就算达不到苏老的高度,混个小将当当还是很容易的。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在嫡支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这样他们的机会才会大增,否则,为了苏家考虑,苏老他们也只会启用真正有能力的苏氏族人,一般般的也只能当个低级武官,要想出头,多半还得靠自家,嫡支拥有的资源他们很难享用。

谁想竟峰回路转,三年前,小儿子带着小儿媳妇去散心,途经阜阳县时,小儿媳妇想起那里有个都快出五服的堂姐在,小时候虽然不是多亲密,至少也是个玩伴,便打算多停留几天,去看望一下。

这一住下,沈家三胞胎的传闻自然入了苏家三夫人唐氏的耳。她正求子嗣而不得,听到这样的喜事,哪里还管得了其他?正巧沈家正要办孩子的百日宴,她稍微遮掩一下形容,便轻装简行不请自去。

本来唐氏去沈家走这么一趟,只是图个吉兆,好让心里头有个念想,有个期盼,实质上并不奢望这样就能让她得偿所愿。她如今压力很大,整个苏家就指着他们一房,偏偏她跟自家老爷身体都好好的,就是没能有个后代,就算得个闺女也好呀。她虽然有体寒的毛病,可症状很轻,照理并不影响生育,估计这就是造化弄人,上天这是要绝了苏家的后路。

实在没法子,就只能过继子嗣,这隔了房的,终究不贴心。苏家越是不甘心,越不肯走这最后一步,面临的问题就越大。越往后拖,挑选范围越小,过继嗣子年纪也将会逐年上升,毕竟他是要承嗣的,不管是落在苏二老爷名下,还是苏三老爷名下,年纪相差都不能太大,不然他们等不等得及嗣子长大,谁也说不准。

会来阜阳县是苏三老爷夫妇的意思,去沈家更是唐氏自己的意愿,素不相识的沈家并不存在任何陷害苏家的可能,为了沾三胞胎的福气,临走前方天林送她的那瓶蜂蜜水,不但她自己用了,连苏三老爷也一并享用到。

不知道是蜂蜜水的作用,还是真沾了三胞胎的光,老天爷开眼,翌年唐氏在边城诞下一个还算健康的小男婴,苏家总算有后,不用再跟旁支扯皮。

不过苏老对外一直宣扬唯一的孙子体弱多病不宜长途跋涉,是以从出生开始到现在,他一直在生活在边城,只有苏家老夫人跟大儿媳常住王都。即便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苏家这种状况是人为的,该有的保护措施也得有,不然苏老这把年纪也算是白活了。

过继子嗣只能继承苏家的家业,爵位就不一定,上面只要一个不乐意,就能把苏家爵位收回去。而有了亲孙子,这种可能性就被降到最低,想要收回爵位就没那么容易,没有足够的理由,上面那位不会轻易动手。

要说真是那瓶子蜂蜜水的作用,苏家人包括苏老在内都是不信的,但不管是不是因为何种因由,还是碰巧,沈家算是跟苏家结了善缘。可不就是,孩子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看过三胞胎没多久就投到唐氏肚子里,不是托福是什么?

苏老要驻守边疆,不能擅自离开驻地,苏三老爷也一样,两三年都未必能回一次王城,这次可不就赶巧了?

这边安老太爷在同苏老就往镇宁关送军粮一事逐条商议,那边方天林一家五口却是在闲适地午睡。

天气一热,人就容易昏昏欲睡,为了能效率更好地工作学习,留出小半个时辰养精蓄锐很有必要。

晚饭后不久,方天林一家就被陈管事请到安家客院。一行人没走正门,直接从后巷绕道侧门。

苏老对三胞胎见猎心喜,再次说起之前那个提议,被方天林跟沈家河拒绝。自家这三个娃还是放在眼皮子底下比较放心,真要长期远离身边,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三胞胎身上秘密太多,他们终究还是太小,偶尔被人带带还没问题,时间一长,总会露出破绽,没有他跟家河时刻注意着,真有可能被人当作妖孽对待。

苏老派人调查过沈家,自是知晓方天林跟沈家河两口子膝下只有这三个孩子,不肯放他们远离父母身边,这点他能理解。面对自家那宝贝孙子时,他还不是这样?他是一刻也不敢掉以轻心,就连送他入王城都想方设法往后延,怎么也得等孙子有自保能力再说。

靖朝认干亲虽不像过继子嗣那么正式,也比现代要严谨许多,至少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冠上一个干爹干儿子的名义,起码对苏老而言,这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之前是苏老临时起意,没有做什么准备,在当时那样的场合,甚至连他的身份都没法细说,这回该全的礼节都全了,三胞胎从这一刻起,上面就多了个干爷爷。

几人各交各的,苏老成了三胞胎的干爷爷,不代表方天林跟沈家河就多了个干爹。

苏老并没多留方天林一家,了解清楚沈家近况,顺带说了些苏家能说的事,便送走了沈家人。

“爹爹,阿父,苏爷爷送了什么?”一到家,沈璋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苏老送给他们的礼。

“别急,马上就让你看。”方天林打开锦盒,看清里面的东西后,不由失笑,苏老还真是,孩子这么小,送他们这个真合适?

“阿父,是什么?”沈璧抻长脖子,头不住往盒内探。

方天林没有答话,将三把带鞘匕首拿出来并排放在三个孩子面前。外表朴实无华,没有任何珠宝点缀,剑鞘一去,依然不见一丝寒光。方天林用手轻轻在刀刃上一抹,一粒血珠氤氲而出,剑身却不沾一丝血迹。

“好剑!”

“怎么能拿自己身体来试验?”

两个声音在同一时间响起,方天林嘴角逐渐上扬,任由沈家河为他抹上伤药,即便那只是一道小口子。

“这些匕首太过锋利,你们带鞘玩玩就算了,可别把剑鞘去掉,伤着自己就不好了。”方天林将匕首重新归鞘,一脸严肃地说道。

“知道了,阿父。”三胞胎各自挑了一把匕首把玩,不说跃跃欲试的沈璋,就连大多数时候都很安静的沈璜,都对这三把匕首很感兴趣。

靖朝炼铁炼钢工艺明显不及现代,锻造技巧却不差,有些甚至连现代都无法匹及,只是没法量产罢了。

等孩子们玩够了,沈家河将匕首重新放回盒中收起来。

三胞胎认了个干爷爷的事,第二天就报给沈家两老。老爷子跟老太太问了个大概之后,就没再继续这个话头。苏家离云州城远着呢,两家即便有干亲这个名头在,也没多少打交道的机会,既然对方想认,那就认了,对沈家不会造成实际影响。

每次来到爷爷奶奶家,三胞胎都要疯玩一通,就跟放归山林的老虎一般,尽情耍闹。方天林跟沈家河都不管,由着他们到处撒欢。

“爹,大哥,再过半个月,我跟天林定的大型货运船就要下水试航,到时候你们一起过去看看。”说起这个,沈家河眼里都闪着光。

这是沈家最大一笔财产,价格比沈宅和超级食坊还要高,的确值得庆贺。

“好,到时候让跟着我们过来的人都一道去见见世面。”老爷子也是满面笑容,虽然他不大懂为何三儿子一家整这么个玩意,但这东西值钱他还是知道的。

“家里院子多,爹娘早点过来,璧儿他们都想爷爷奶奶了。”想起自家那三个孩子,沈家河脸上笑容越发灿烂。

“好……”

“咕咕。”

沈家两老话到一半,被鸽子叫声打断。

方天林原本一身放松地听着沈家河跟公婆大哥他们闲聊,听到自家鸽子这个叫声,当即站起来,连带倒椅子都不管,疾步跑向马车,从里面抓起武器,卸下马翻身而上,只远远留下一声:“家河,我去去就来,你看好家里。”

等众人回过神来后,哪里还有鸽子和方天林的身影?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沈家人没一个是傻子,方天林这般行为,定然是有谁遇到麻烦了,想起除了孩子外,大人全在堂屋上,不禁都心中一凛。

“老三,刚才……”沈老爷子话音都带着颤,他环顾一圈,只少了沈梅跟老三家那三个娃,“快,老大老三,你们快跟过去瞧瞧,可别真出什么事。”

沈家河这时已经急得眼圈都发红了,沈老爷子这么一说,他什么也不顾,同样从马车里面掏出几样武器,去后院牵了马就走。沈家海落后一步,他除了拿武器,还去村里叫人。不知道三胞胎他们出了什么事,多叫些人总没错。

有鸽子带路,方天林不用寻踪,快马加鞭直奔目的地而去。

“嗯?”沈璧体质最好,抗药性最强,最先一个醒来,动了动身体,发现手脚都被绑着。身下一直不断传来颤动,当即明白他这是在马车上。车厢里很黑,适应了一会后他才勉强能看清楚周边情况。感觉到身旁有人动了一下,仔细一瞧见是二弟,忙示意他别出声。

沈璧轻轻挪过去用手掏出沈璋口袋里放着的折叠小刀,打开。由于双手被反剪在身后,看不清楚状况,沈璧直到手腕都磨出血才将绳索割断。

之后就方便多了,沈璧三两下就将腿上的绳子割开,紧接着把沈璋跟沈璜身上的束缚全除去。

车厢内不止他们三人,还躺着好几个小孩子,沈梅却不在。沈璧给沈璋递了个眼神,让他看好还没醒来的沈璜,他悄悄掀开车帘一条缝,前面还有一辆马车,靠在车壁上仔细一听,当即判断出这群歹人至少有三辆马车,旁边还有好几个护卫。这就不好办了,只一辆马车的话,以阿父给他们配备的装备,轻松就能将他们放倒,三辆马车,起码十几个人,就他跟沈璋两个怕是不好办。

“大哥,怎么办?”沈璋有些急,饶是如此,他也记得这个时候不能打草惊蛇。

“先把三弟弄醒,其他人先不管。”沈璧眯起眼睛,开始掏沈璜的口袋,他记得里面有不少药。车厢里很暗,他找了好一会,才找到他想要的,见沈璋已经捂好沈璜的嘴,沈璧才拿起一撮粉末朝三弟鼻子底下一抹,见沈璜有醒来的趋势,沈璧趴在他耳边小声说,等他眼神清明,才示意沈璋放开手。

沈璜惯来很冷静,弄清楚状况之后,保持原先的姿势大体不变,也加入到讨论之中。

“大哥,是在等阿父吗?”沈璜想了一下,问道。

“嗯,里外配合这事才能成,一号会去报信,一定能带着阿父找到我们。”沈璧说得很是笃定。

沈璋跟沈璜都认同这点,鸽子训练了那么久,一号最机灵,不会这么点距离就迷失方向。

之后三人都躺好,静静地等候爹爹阿父他们的到来。

方天林养狗养鸽子,也没忘记培育最重要的代步工具马。他座下这匹已经饮用空间水一年多,速度得到了提升,追上车队不过是时间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