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异度 > 第九十七章 马槊,仅此一支

异度 第九十七章 马槊,仅此一支

作者:铅笔刀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29 11:09:02 来源:258中文

在红布拉开的一瞬间,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死死的盯着柜子里的东西。

“长枪?”

“长矛?”

“居然是兵器,什么年代的?有什么特征吗?”

很显然,前面三个柜子已经给了大家太多的惊喜和震撼,他们也知道,黄伯玉绝对不会在这个柜子里放了一个普通的兵器。

“似乎不是枪,也不是矛,枪和矛没有这么长。”

“关键是前面的刃太长了,至少要60多厘米吧。一般的枪头也就30厘米吧?”

连杆带刃六米长啊!一般的长兵器也都是两米到三米之间,当然,四五米多长的也有,甚至更长的也有。《三国演义》里边的张飞不是用丈八蛇矛吗?这个就和马槊长度一样了。虽然是小说里的人物,但是也说明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人用长兵器了。

但是大多数的兵器都没有这么长,普通士兵的长兵器一般也就1米7到两米之间,将领们的兵器,最多也就两米过一点。而眼前这个似乎有点奇特。

那位保利的3号鉴定师看了一会道,“国内似乎没有第2件这样的东西了,我也没有见过类似的藏品,但是我感觉有点像传说中的一种兵器。”

听他说到这,旁边有人已经迫不及待的问,“什么兵器?”

“马槊。”

“马槊?!”

“对,就是传说中的马槊。”

“原来这就是马槊啊。今天可真是开了眼界了。”

“目前国内似乎还没有出现过这东西吧?”

“似乎从明清时期,就很少听说有人用这东西了?”

“其实从南宋开始,这东西就基本没人用了。主要是因为从两宋时起,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控制了战马,所以中原就没有了骑兵的优势,马槊也就失去了他的优势了”

“没错,这东西和记载里边的马槊一模一样。就是不知道材质是不是?”

说到这那位鉴定师便开口道,“如果主板有兴趣,在下不妨卖弄一番,多说这马槊的制作过程。”

接着他便开始给大家进行科普。

“马槊最关键的是槊杆的制作。制作槊杆时,要将桑拓木剥成千万根细蔑,用油反复浸泡。泡得不再变形了不再开裂,这第一步就算是完成了。而这个过程基本上需要耗时一年。

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然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丈约六米,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后截去两头各一尺,再在前端装上精钢槊刃,后端安装红铜槊纂。

一杆合格的马槊要求是很高的。一般判断一条马槊是否合格,都是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这样,使用马槊的人骑在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费丝毫力气。

如此制造出来的槊,轻、韧、结实。用的人可以直握着借马力冲锋,也可挥舞起来近战格斗。

一支马槊制作出来要耗时三年,并且成功率仅仅有四成,就是说制造十支,最后合格的只有四支,其他六支都成了废品,因此造价非常高,一般的人还真的用不起,只有那些世家出身将领才可以用,这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

了解了马槊的制作过程,才知道这东西的珍贵,这时候大家眼里的那份炽热更加强烈了。

看到这里黄伯玉笑了笑,“既然如此那我就取出来让大家看看,顺便也帮我看看是不是真的。”

黄伯玉打开了柜子,让两个店员将那支马槊取了出来,然后黄伯玉让轻轻的放在柜台上。这些人都是文玩界的大佬们,自然知道其中的规矩,大家都远远的退后,只留黄伯玉一个人站在旁边。

那位鉴定师先走了上来,拿起来看了看,又看了一下黄伯玉,黄伯玉点了点头。然后他才将那马槊的一头按在地下,一手握住马槊的槊攥,一手朝着中间按压了下去,那槊杆出现了一点弯曲。

但是那弯曲也就那么一点,再按也按不下去了,可见这槊杆的韧性依然保持的很好。然后他要拿在手里试了一下轻重,“果然和记载中的一模一样,今天这一趟没有白来呀。黄总,今天这事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啊。”

说完,他将马槊重新又放回柜台上。接着,其余人也都一个一个的上前观摩,毕竟这样的机会一辈子可能都不会再有了,全国大概也就这一件了吧。

一般来说,如果藏品不卖,是不能随意拿出来让别人看的。而今天黄柏玉将这支马槊拿出来让大家观摩,已经是大大的破例。

这样的机会谁愿意错过呢?就连对文玩丝毫不懂得范董一上来看了一下,甚至还摆出了一个拿着马槊刺的造型。只不过他那大肚子蹲马步,再拿一支马槊,实在是有些搞笑。

黄伯玉也被他的骚包有些逗到了,没想到这位居然这样有娱乐精神。

“马槊这自南宋以后,几乎就没人用了,也不知道这只是什么年代的?”

“这是初唐时期的。据他原来的主人说,他们祖上在唐代初期就是武将。”黄伯玉这话没有说谎,黄君汉本来就是初唐时期的武将。

“哦,初唐时期也难怪了,那个时期使用马槊的降领还比较多。”鉴定师说。

“噢,不知有那些?可否给大家再讲讲呢?”

“我们所熟知的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士贵,还有齐王李元吉都是使用马槊的高手。”

“程咬金不是用斧子吗?不都说程咬金的三板斧吗?”能够这么说的,除了范董,再没有其他人。因为大家都是文玩界的资深人士,自然不会根据小说或者民谣就信口开河。

鉴定师笑了笑,“民间传言,不足为凭。《旧唐书》记载,程知节,善使槊。”

“哦,照这么说来,那程咬金连一板斧都不会啊。”

“伯玉啊,你这下一个柜子里给大家准备了什么惊喜呢?”王一石问。

“既然如此那这第五个柜子,范董给咱们揭开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