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同陈天华的伤亡情况比王宝损失有些大但是他是硬碰硬的去和敌人拼杀二人的境况不同。
“记下。王宝大功一次。”李守汉对于王宝的战绩很满意姑且不金银财物的掠获单单那些壮丁的俘获就足以缓解如今各处工场、矿山、伐木场、船场的劳动力短缺现象而且是最为廉价的劳动力。很快这包含一万多壮丁的三万多俘虏便被分配到方才的各处将自己的血肉变成了李守汉建设自己强大政权的燃料和推进剂。
“左鹏徐大虎你们两个的战绩。”
昔日的两个跟班如今也是一营兵的统帅两人彼此看了一眼“大人的们此行战绩一般不如陈王两路部队。”
“少在那里啰唣只管来”
两个人的心里窝着一肚子的火气这次南下满心以为可以大显身手却不想千百斤的力道打出去却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我二人一路南下所到之处要么是各寨寨首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出迎数里要么是寨民杀了意图据寨而守的寨首出寨纳降。”两个人起来一脸的欲哭而无泪。
“嗯?为何寨民杀寨首而出门请降?”
要寨首们开门投降是为了自保身家性命可是各寨的寨民们能够起事杀了寨首开门请降却是为何?
“大人我们这里不是分田分地了吗?”左天鹏一脸幽怨的看着始作俑者李守汉您老人家搞得那一套让我们一路南下所经各处都是一片欢腾的人海所到处都是无数人在问“我们归顺了将军大人是不是我们这里也可以执行分田令了?”
“一路南下几乎就和训练时搞得行军训练相仿未曾打了一仗。一路到了广平境内直到了灵江岸边再向前便是南朝地界末将二人只得无功而返不过沿途的数百个汉人村寨的乡老倒是和我们一起来拜见将军。请求将军收容他们愿意执行将军颁布的各项法令军纪”
“数百个村寨?”李守汉一跃而起这应该是许还山和左天鹏此行的最大战果了。就算是一个村庄人口按千人计算数百个村寨也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了
“记下许还山、左天鹏二人大功一次”
和左天鹏、许还山一路北上的那几百个乡老们可是着实的开了眼这座远近闻名的守备府不愧是我大明的将军所居之地。一进到守备府地界便是宽阔的道路极目所望到处都是辛勤劳作的农人虽然都是汗流浃背但是看得出来那些农人脸上的笑容和希望。
对便是希望和生机这便是这里与其他所在不同的地方
看到在校场上那无边无沿的俘虏、缴获的金银、财货、牛只乡老们不禁眼花缭乱了天这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做出来的事情?即便是世家子弟有着如此的魄力、才具也是人中之龙。看来我等投奔将军大人此举绝对正确
不过接下来的一幕更是令他们印象深刻。
镇抚官包黑宣布给四位带兵将领记功的决定之后在校场上列队的士兵们欢声雷动。
“威武”
“威武”
“威武”
接着包中辰宣读了各部上交的战利品清单堆积如山的财物、金银、布匹、丝绸、生铁、粮米还有那些在树上随意拴束的水牛几乎令所有在场的人们眼睛冒出火来。
“将士们”李守汉站在将台上大声对着自己的部队开始训话。
“可曾忘记我宣布过的三大军纪?”
“一切缴获归公”
“一切行动听令”
“不得妄取一物”
回答他的是如雷的吼声。
“很好看来大家都没有忘记现在我宣布将此次缴获财货总值的四成分赏给此次作战将士”
“谢将军赏赐”每个人都听到了方才镇抚官宣读的缴获财货数字总价值的四成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啊分摊到每一个士兵头上足以让人艳羡了
“此次在府中接受训练的新兵每人加发一钧口粮”一人向隅满坐不乐这个道理李守汉懂得那些在一旁满脸羡慕的新兵们顿时欢声雷动起来“谢谢将军赏赐”
“但是我要问一句诸君当真没有人违抗我的军令私藏财物吗?”一句话让在场的人们冷静下来。
是啊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队列里开始有人的眼光游移四处张望了。
“包中辰闭眼”李守汉大声喝道。
“遵令”包中辰不知道将军为何下如此的口令但是依然遵令而行。
“听我口令全体坐下”
“夸”数千人整齐划一的动作所有人在校场的地上坐下。
“一会我会下令闭目养神如有人私藏缴获可以趁此机会放到那边的物品堆里还请诸位老人家也和大家一起闭目养神待到我下令睁眼之后如果未曾丢弃莫为守汉言之不预也闭眼”
在场所有的人闭上了眼睛就连在场外看热闹的孩子也被妈妈用手蒙上了双眼校场内响起了一阵杂沓的脚步声。很快脚步声停止了。
“好全体睁眼”
“镇抚官下令点验”
包黑摆动了手中绣有“执法”二字的旗帜“全体都有放兵器解甲”
随着一声声命令所有人将手中的弓、箭壶苗刀、绝户枪心翼翼的放置在地解下了竹甲。
“原地跳跃十次”
很快有那心存侥幸的、意图蒙混过关的暴露了出来随着几下跳跃身上藏着的金银等物掉在了地上未等执法兵到近前已被身旁同袍按倒在地。
被千夫所指的押到了将台前李守汉冷眼看了看“我过莫谓言之不预也。镇抚官宣布”
“按军规私藏缴获财货、妄取民间财物杖责八十军棍”
“宣布一下大家的分赏数字”
“此番讨逆作战我将军府共计出兵五百人四百人外出远征一百人留守。外出远征部队每人可分得大米两石、银十两每斩杀敌军军士一人者加发银一两;斩杀敌人超过10人者晋一级赏牛一头留守部队每人可分得大米一石银五两”
“哗”全场议论纷纷。人们开始交头接耳纷纷算计着自家如何使用这笔财物但是令人更加震惊的还在后面。
“我军此次讨逆作战虽获大胜然而却有三十人轻伤十人重伤致残二十九人阵亡。大将军仁厚凡伤者一律免费就医重伤致残者每人发银二十两、大米三十石并安排屯田。阵亡者每人除发银五十两、大米一百石外另授祭祀田三十亩由家人领取但祭祀田不得买卖若有违反买卖双方都将严惩三日后大将军将挑选吉壤安葬此次讨逆阵亡将士并立庙祭祀”
如果刚才的封赏是一枚重磅炸弹的话那么这个对伤亡人员的抚恤就绝对是云爆弹。中国人讲的就是老有所养入土为安李守汉的这点子抚恤以现代的眼光看来绝对不值一提但在几百年前的明末绝对是惊世骇俗特别是立庙祭祀这一条就已经能够让绝大多数在场的军士恨不得立刻为他粉身碎骨了
“大将军仁德”在场军民听镇抚官宣读完后不约而同的跪地高呼。
“诸位请起李某只是做了该做之事罢了实在当不得如此大礼啊。”李守汉谦逊的摆了摆手示意大家起来“人无信不立古有商鞅立木为信今日李某校场立信。”
“开始执行”
于是最奇特、但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副情景呈现在人们眼前。
将台左侧是一溜八十名镇抚官手下的执法兵将违纪士兵按到在地扒去中衣抡起军棍狠狠的打去顿时血肉横飞惨叫声、求饶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将台右侧是士兵们按照建制单位兴高采烈的领取赏银和牵牛竹筹。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