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木叶之隐形刺客 > 第八十八章 升龙的谋划

木叶之隐形刺客 第八十八章 升龙的谋划

作者:雪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29 14:26:18 来源:258中文

read_content_up;大家中秋节快乐月亮看见了?月饼吃了吗?

在多少年来的中华文化熏陶之下安南的风俗在很大程度上同内地相仿一样要过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chun节等。258中文阅读网2 5 8zw有民谣云:“肥肉姜葱红对联幡旗爆竹大粽粑”。讲得便是过年时分的情景。

郑梉在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团龙红袍正正头上的金冠十分虔诚的向供奉着郑氏列祖列宗神位的神龛上奉上刚刚从寺庙里采来的一枝茂盛的绿叶将这象征着天地所赐福禄的恩物贡献给祖宗。

在锦缎制成的拜垫上毕恭毕敬的行了三拜九叩之礼后郑梉起身命令世子上前为祖先奠酒。有内侍捧着一柄金丝嵌龙纹的玻璃酒壶将酒浆轻轻的在世子手中的玻璃酒杯中斟满世子举过头顶洒在地上如是者三奠酒仪式算是完成。

这是每年郑氏必须要搞的年终祭祖仪式也是几乎每一个有些体面和实力的家庭都要搞的。祭祖仪式之后才是大年初一会同黎皇一起接受百官朝拜恭贺新chun的ri子。

“王”刚刚走出供奉祖先的祠堂迎面便跑来一名侍卫。“河静郑杖大人有表章到。”按照郑梉王爷的吩咐郑杖的奏折、书信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送到他的面前哪怕他正在宠幸某位妃子也要让宦官送到他的眼前“此乃军国大事万不可轻慢”

“不会又是建议王爷试行李家那肆意搜刮民财、剥脱读书人体面的官绅一体当差完粮纳税的法子吧?”侍卫将火漆封印的奏折递到郑王身边的宦官手里低头暗自揣测密折的内容。

“好哇好”粗粗看了几眼郑梉王爷便大声叫起好来“这贼如此的不爱惜民力残暴虐民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来人”他左右望望“你报信有功赏”

他伸手示意内侍将方才世子用来奠酒祭祖的那柄金丝盘嵌龙纹的玻璃酒壶赏给送信的侍卫“此物是南中商人所进方才用来祭祖之物赏你了”

“臣臣”那侍卫顿时被突如其来的幸福感打击的泪流满面“臣誓当为陛下效死”这话如果换了别的国度自然是大逆不道之言但是在郑王这里却是表忠心最好的方式。

世子很是奇怪是什么好消息能够让父王如此高兴?连祭祖所用之物都赏赐给了报信人。“传旨郑杖办事得力jing忠王事加官一级赏田百顷民二百户。”

“传旨各部院大臣今ri暂停朝贺到王府议事”郑梉王爷大声的吩咐身边的宦官而后快步向自己的寝宫兼处理政事的院落跑去。258中文阅读网2 5 8zw骇得身旁的一干人在世子的率领下侍卫、官员、宦官、宫女、捧着旗罗伞扇纷纷紧追不敢落下半步。

“父王何事竟欢喜至此啊?”在书房之中坐定略略平心静气一番世子半是埋怨半是好奇的问自己的父亲。

“我儿你师父可曾教你读史记?读隋书?读新旧唐书?”放下手里的百合瓷茶杯郑王爷开始考校起儿子的学问和功课。

“夫子们都有教导过儿臣夫子强秦之所以灭亡便是始皇帝好大喜功不爱惜民力造成。那隋朝也是如此。若不是隋炀帝开挖运河征讨高丽以大隋朝之富裕、之强悍焉能有李家的天下?”

作为一个从华夏文明中分娩出来的政治生命对于母体的历史和文明自然是很清楚为了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统治者们都要求继承者要仔细学好中华文化。

郑王将郑杖的密折递给儿子“你看看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郑杖的密奏很简单只是明目前李守汉控制的地区之内从河静出发一路向南都在大兴土木修筑驰道“每四十里修建驿站一座可提供饮食、住宿。”

几个和修路有关的工场、矿山都在昼夜不停的开采石灰石烧制俗称烧灰的水泥用于保证这条贯穿南北的通衢大道的修建需要。

信里的事情不算是什么新闻但是如此详细的明了征发的民户数量道路的标准建筑材料施工范围和要求却是前所未有的。

“取地图来”

早有机灵的内侍取来安南全境地图在王爷和世子面前展开。紫檀木制成的画框将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变得一目了然。

“父王”在地图上端详了片刻世子的脸se也变得异常兴奋“李家贼所修筑的这条大道丝毫不亚于当年秦始皇隋炀帝所修筑的驰道、运河”

用闻讯赶来的近臣在地图上粗粗的量了一下不由得也是大惊失se“陛下李贼滥兴大工四处征伐不恤民力穷兵黩武乃是取祸之道纵然不如杨广那般身死国灭也难逃嬴政二世而亡”

“正是想那杨广身死国灭方才修成此运河却便宜了后来人。便是为圣天子清道尔”

“臣等恭喜陛下贺喜世子李某如此倒行逆施殷鉴不远便是我安南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之时”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地图那条粗粗的红线被内侍用毛笔沾着朱砂在地图上向下延伸从布政(河静、广平)、广南道(广南、广义、平定)沿着海兴、边和、河仙一直修到藩镇营(西贡的古地名)、定远州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越江河过平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越看越是让人喜形于se。

海河以南便是热带丛林气候气候chao湿闷热蚊虫多传染病多。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平素每年都有瘟疫流行整村整村的人死绝的事情发生修筑公路无疑是将人命大把大把的丢弃到荒野之中。

“陛下据细作报知顺化阮逆所辖地域内壮丁人数不过十二万六千八百五十七人(此数字是1776年的数据)李贼如何征发了数十万民夫来修筑道路?”一名大臣仔细研读了一遍郑杖的奏折发现数字有些对不上账。

“先生”世子向这位曾经辅导过自己读书的大臣恭恭敬敬的行礼“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壮丁数目不假但是李贼暴虐想必是扫地征发上至七旬老翁下至黄口幼童一律发到工地修路便是。”

“世子所言极是想必是连那溪硐之人也要在李贼yin威之下迫不得已而为他的荒谬之举流血出力”

这话倒是被大臣们猜对了也不能全对。壮丁的数字固然不对但是不要忘记守汉的地盘上是执行官绅一体完粮纳税的制度大批原先依附于阮家官绅贵族的奴仆成为了ziyou民这些人是不在丁口簿子上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在开国之初轻徭薄赋之后人口增加的原因不用缴纳人头税了嘛

另外便是ri丽十条的威力。在这个原则框架下所有的人都可以获得开垦荒地的权力但是你必须要缴纳税赋。这样一来顿时在垦荒局登记的人口数量立刻呈爆炸式增长。

“想哪秦始皇、隋炀帝为了一己之私在全国各地征集百万民夫修建宫室驰道建造长城开挖运河最后导致亡国李贼想来也是为期不远”

此话一出顿时室内一片附和之声所有的大臣都暗自垂涎这几年同南方贸易河静出产的各宗商品不论是王公大臣喜欢的玻璃、百合瓷还是升斗民需要的食盐、菜油、布匹米酒军队强烈要求全部装备的九转钢制造的兵器铠甲哪一样不是让经手人大赚特赚的东西?

这要是一旦李守汉的政权发生内乱主公大举南下自己们是不是可以从这块肥肉上狠狠的割下一块来?想到那些传中几乎是吐金屙银的工场还有那些年产十石稻米的肥沃土地大臣们一个个在内心流着口水。

“臣等恳请陛下早ri挥师南下以解民生倒悬之苦”大臣们发出异口同声的心声。“好让我们发大财”

“李贼虽然残暴不仁但是如今正是邸张之势要待他多行不义我军才好南下解民于倒悬。”抖抖团龙袍的衣袖郑王爷大义凛然却又无可奈何的向诸位公卿解释。“敌人虽不仁却是强敌我虽仁义但却弱只能相持以待变化。”

“但是本王已经决定待禀明皇帝之后便挥师西向解救那里的黎民百姓”

这个?。。。。。大臣们都哑口不言了。向西?那是寮国的地盘?这分明就是惹不起富人去欺负穷鬼嘛寮国同河静比起来有什么?除了荒山还是荒山有点田地也是出产不足。

“陛下臣不才蒙陛下重用执掌钱粮度支之事臣愿意为陛下及诸位同僚剖析一二试看李某之地还能支撑多久”

话的人是户曹主事。

很快他从钱粮开支的专业角度为郑王爷和同僚们开始分析。

“李贼征发了数十万民夫我先按照四十万人计算这些人沿着从南到北这三千里的地域内进行辛苦劳作每天要吃掉多少粮食?按照每人每天一斤半的最低消耗便是六十万斤。再加上沿途运输的损耗中间环节的消耗(其实就是经手人员的中饱私囊。)每天至少要消耗百万斤粮米。施工已有数月何时完工不得而知但是每月至少要耗费三千万斤粮米之数。此乃粮米消耗。”

“郑杖大人所路面完全使用烧灰铺就且可以并行三辆马车。那烧灰臣下家中也曾用过一桶二百斤要价银5两这条道路从河静直抵定远州三千里路途不知道要消耗多少桶烧灰?如此铺张如此奢靡李家便是有金山银山也不够消耗的”

“更不要还有那些工具、车马、人力的消耗这厮此番必亡”户曹的激动处不由得咬牙切齿面貌狰狞。

他的话让郑梉王爷、世子和百官无不点头称是。

正月初二黎皇上朝接受迟来的百官元旦朝拜。

正月初五郑王上奏寮国不行仁义屡次犯我边境焚我村庄杀我边民掠我财物要求出兵讨伐。黎皇照例恩准。

正月十一ri郑王发布诏令各军务必整顿军马拴束兵器铠甲准备出征。

正月十二ri南方又有线报至。

“李贼果然暴虐”

看了线报后自郑王以下诸位大人都是众口一词的评价。

“每人每天至少完成两方土石方的工作量否则当ri工作视为未完成。且又实行分段包干制一人未完成则一段未完成。每ri应完成多少皆有数量。民夫为了完成工作量不得不昼夜辛劳。”

大人们不得不对李守汉刮目相看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的办法呢?乖乖得分段包干每天每人应完成多少都有定额有了这样的办法我看那群奴才们还怎么偷懒

(守汉哭了你父亲的哥哥的郑杖你个昏官老子是提出了按劳取酬计件给饷怎么到了你这里变成了残酷压榨民夫了?我可是一ri三餐米饭管够咸鱼风鸡的随便吃油水充足的供给啊这你怎么不了?还有我的民夫可都是花钱招募来的虽然带点强迫xing可是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在哪里都不算少了如果不要工钱可以拿着发工钱的竹牌到工地附近的市场上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盐布铁锅刀斧。而且是不论男女老少不分种族都可以到工地上干活只要你干了活便可以在工地上吃饭领钱。然后用工钱买你以前想买买不到想买买不起的东西。你怎么没有看到这些人干活时候热火朝天的情景?背着土筐唱着山歌在工地上奔跑的情景?)

“诸臣工这里还有一份密报大家可以猜猜里面的是什么?猜中者朕有重赏”郑梉王爷拿起龙书案上另一份密报。

“敢是南方之民不堪李贼压迫有义民在阮家旧部号召下揭竿而起?”有大臣信心满满的揣测。

“莫非是李某的驰道工地爆发瘟疫死者无数?”

看着亲信们一个个为李守汉设计着一件件倒霉事郑梉很是满意“众卿所猜虽不中亦不远矣”

“李守汉部将王宝统领之南路军同暹罗军大战一触即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